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在对待舆论监督报道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往往判若水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节目,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心的节目之一。朱镕基总理视察《焦点访谈》节目组时题词:“舆论监…  相似文献   

2.
1994年《焦点访谈》诞生 ,随后 ,全国地方台也相继诞生舆论监督栏目。然而 ,近年来 ,地方台舆论监督却步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节目难办、选题面窄 ,监督效力难以发挥 ,老百姓的期望值开始下降。难道地方台舆论监督真的没落了吗 ?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舆论监督的观念要更新。《焦点访谈》诞生以来 ,国人随之也诞生了一种观念 :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 ,就是抹黑出丑 ,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稳定 ;舆论监督违背了以正确宣传为主的原则。这些观念不利于正确认识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影响其效力的发挥 ,必须加以澄清。舆论监督的选题要准确。电视台…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主旋律报道的一种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的改善,各级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数量上呈现出加强的趋势。继中央电视台开办《焦点访谈》栏目以来,全国各地电视台舆论监督栏目已经遍地开花,推出的一大批社会影响很大的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上各种丑态和劣行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受到了群众欢迎。但如果认为新闻评论节目就是曝光、就是批评,那就不免有失偏颇了。正面题材也应是我们县级台电视节目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被访者: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采访者: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研究员(●) 一、新闻媒介监督与舆论表达● :我们正在作一个关于“《焦点访谈》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您对新闻法制作了很多研究,今天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性报道,您是怎样看的呢?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批评和建议都属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公民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写成批评性报道,建议就不是…  相似文献   

5.
马原 《青年记者》2008,(10):35-36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而强大的监督形式,已经成为媒体制胜的有力武器。从《焦点访谈》树起舆论监督大旗到《南方周末》在舆论监督上的作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几年来,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出现了集体撤退的现象。各类舆论监督栏目纷纷改版或者弱化,媒体的舆论监督进入了“后舆论监督时代”。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就得到很多受众的认同,从《焦点访谈》这个特殊个案,我们对舆论监督可窥见一斑——报道的深度决定了一个节目传播的效果。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具体案例,归纳和总结了舆论引导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阐述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详细论述了《焦点访谈》舆论引导的技巧分析,从中得出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的。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深得人心;另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是在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的情况下进行舆论监督的。既然作为中央级的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阻碍,那么,省市级、地市级  相似文献   

8.
《焦点访谈》开播8年来,在舆论监督方面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具体实践中注重舆论监督的传播艺术。这种传播艺术不仅体现在对不同监督对象所采取的不同监督方式上,也表现为在不同节目制作流程中的不同做法上。本文根据《焦点访谈》节目的制作流程,分别从选题策划,采访拍摄,编辑以及播出四个阶段探讨其实施舆论监督时所采取的传播策略和艺术。  相似文献   

9.
《焦点访谈》持续十六年有效运转,因其举足轻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焦点访谈》每期全长虽只有短短十三分钟,却是一个在叙事上非常有特色的节目,值得其他的新闻评述类节目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广大读者群众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媒介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进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伴随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而兴起的。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  相似文献   

11.
媒体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力量,要突破"补充监督"的观念,与人大、信访等监督力量一起形成互动,建构起立体的监督体系,如此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新年伊始,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变脸了,除了增加直接表达观点的评论版之外,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舆论监督的分量。自元旦改版以来,《人民日报》头版多次刊登舆论监督报道。这,显然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从元旦起首次大改版,改版后每期节目不再拘泥于一个焦点,且更加亲民。央视《新闻联播》也加大了民生新闻以及舆论监督报道的分量,收视率上涨近两成,这是令人惊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搞好舆论监督,何为舆论监督? 198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发《中宣部新闻研修班研讨纪要》的通知中,对舆论监督作了如下表述:“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党政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还指出:“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清楚地说明了实施舆论监督的部门、被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目的;实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功能。 近年来,我省各新闻媒介不畏艰难,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3.
程军祥  刘虹 《新闻知识》2001,(Z1):12-13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中央电视台写下四句话赠给《焦点访谈》栏目的编辑记者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并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对舆论监督的鼓励和有力支持,引起了新闻界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新重视。 所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政府、社团和机关部门中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社会监督活动。它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作用。现在舆论监督的内容已经涉及与人民生活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传播者以新闻的形式将社会舆论在新闻媒介上代言出来,它构成了目前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今天,批评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揭露少数党政机关及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已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在于这种批评,这种揭露吗?就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在于批评和揭露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起落点,起…  相似文献   

15.
自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个电视述评节目《观察与思考》以来,各级地方台纷纷推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类似节目。在众多的电视述评节目中,江西电视台的《社会传真》是较为成功的一档节目,赢得了“江西的《焦点访谈》”的赞誉。 从对栏目名称的解析,可以明确地得出《社会传真》的内容为“传社会之真”。即以电视的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的传播特性,展现社会生活的真实存在方式和质态。细分一下,《社会传真》的节目内容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舆论监督类与弘扬、倡导类。 媒介的舆论监督是司法行政强力监督与受众软性监督衔…  相似文献   

16.
马原 《青年记者》2008,(15):35-36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而强大的监督形式,已经成为媒体制胜的有力武器.从<焦点访谈>树起舆论监督大旗到<南方周末>在舆论监督上的作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张遇哲 《声屏世界》2011,(10):68-68
9月20日,央视在京举行2012年节目推介会,透露《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将在明年有新变化。其中,《焦点访谈》将加大舆论监督报道。(9月2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8.
王薇  刘立荣 《新闻知识》2006,(12):19-21
《焦点访谈》是央视一个以舆论监督著称的节目,1994年4月1日正式推出,到今年的4月1日已经整整12年了。在本文中,笔者以2005年所收集到的所有《焦点访谈》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一年中节目的报道特点和规律。一、资料与方法本次分析的《焦点访谈》节目均来源于央视的网站,全年共计347期,收集到的资料相对完整,可以用来做各个月份焦点节目的变化分析。这次焦点访谈节目内容分析主要是从各期节目的性质(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还是非监督类的或是其他类的)、报道的地域、报道的领域及监督对象来分析,除此之外,还以地域为定值,观察不同性质的…  相似文献   

19.
邓明丽 《视听》2018,(11):9-10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翘楚,《焦点访谈》自1994年开播以来,通过揭露黑暗、曝光真实的事件,拥有了一批稳定的收视群体。《焦点访谈》利用节目的公共性与受众发生着联系,对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着贡献。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共性问题,《焦点访谈》作为以"舆论监督"为功能的节目,在新时代如何迎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公共性方面站稳脚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节目定位、人才培养、优化内容、加强合作,都是促进公共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伯扬 《视听界》2000,(1):8-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又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关注的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为《焦点访谈》写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充分肯定《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作用。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可谓是情有独钟,备加赞赏。全国新闻媒体受众调查的有关资料记载,在受众感兴趣的题材一项调查中显示,85.1%的被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