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2.
对于苔丝悲剧的实质,通常的看法是一个社会悲剧。笔者并不否认这种看法,但同时又认为它欠全面、欠深刻,它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无数的女性悲剧和此后的现代社会远未绝迹的女性悲剧是何以产生的。苔丝悲剧的实质应该是父权制社会以来就有的男性中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性别歧视悲剧、双重性道德悲剧。妇女要获得解放,既要消除男性思想意识中的男性中心主义观念,也要不断地审视、反思与克服女性自身的负面与残缺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妻妾成群》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大家庭中的女性的悲剧故事。本文从《妻妾成群》的文本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揭示女性悲剧的起源,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中男权文化的压迫和禁锢,另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不能自觉。正是这两个原因,造就了封建社会中无法突围的女人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安娜和苔丝是处在不同社会时代的两个悲剧性女性,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不能实现所致。她们的悲剧,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展示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中女性明争暗斗、互相争宠的故事,探讨女性悲剧的成因: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中男权文化的压迫和禁锢,另一方面是女性的不能自觉。这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封建牢笼压制下女性的悲剧命运,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女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从苔丝悲剧看妇女解放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苔丝悲剧的实质,通常的看法是一个社会悲剧,笔并不这种看法,但同时又认为它欠全面、欠深刻,它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无数的女性悲剧和引后的现代社会远未绝变的女性悲剧是何以产生的,苔丝悲剧的实质应该是父权制社会以来就有的男性中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歧视悲剧、双重性道德悲剧。妇女要获得,既要消除男性思想意识中的男性中心评论观念,也要不断地审视、反思与克服女性自身的负面与残缺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宋江的悲剧是政治悲剧,同时也是婚姻悲剧。首先宋江对于女性的态度并非排斥,杀惜、杀刘高之妻不能说明宋江对于女性的一般态度;其次宋江与李师师等人的交往及其行为也证明了宋江是"食色"的凡人,而非超人;宋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婚姻方面有着自己的理想,即"封妻荫子",作为妻子的角色,在宋江来看,当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宋江之死,在宣告政治命运终结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婚姻悲剧的酿成。  相似文献   

8.
曹禺通过对一个个女性悲剧命运的描述,揭示出在新旧社会交替时刻,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繁漪的疯狂、陈白露的自杀、愫方的出走。这些美好的女性的毁灭引起我们对她们悲剧命运的深思。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力被剥夺,经济上的不能独立,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沦为男性的附属物,几乎无力抵抗其强大的异化力量。这一切,注定了她们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对个人的爱情、自由、人生、幸福的追求,只能是悲剧结果。  相似文献   

9.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0.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美戏剧史上的代表作家,奥尼尔与曹禺在其戏剧创作中都体现了女性悲剧意识。以两位剧作家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为切入点,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孕育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女性悲剧意识在两位剧作家创作中的不同诠释等几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拓宽奥尼尔与曹禺作品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悲剧女性命运的结局是男性悲剧家对生命的一种自我提升,隐性女性命运结局成为显性男性悲剧性的对照。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伊娥、伊俄卡斯忒、卡珊德拉、克里泰墨斯特拉、美狄亚、安提戈涅等六位女性。以她们的命运结局的模式作为分析对象,阐述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命运的结局是男性悲剧的祭供这一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女性形象,其中不乏一些悲剧女性角色,而这些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灵魂。但是如果不深入分析,往往给正处于成长期的高中生传递一种有偏差的性别意识,导致高中生产生性别偏见,不利于他们健康性别观的形成,不利于高中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角色入手,揭示悲剧女性的层层面纱,探讨悲剧女性角色,发挥悲剧女性角色的教育功能。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14.
方方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大都以女性悲剧为主,本文以她的小说《水随天去》中三个主要人物天美、水下、三霸各自的悲剧命运为主线,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争议,女性在性爱与世俗伦理道德之间的抉择,方方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情感困惑的思考,揭露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丁玲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倾注了她一生的心力,她描摹千姿百态的女性生存本相,探求思考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她认为女性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是传统男权思想意识与性别观念的悲剧;是不合理的体制制度的悲剧;是女性自身尚未建构自我主体的悲剧.她进而思考女性的命运,寻求女性的解放道路.她认为要改变女性的悲剧命运必须改革社会,更新制度;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建构女性自我主体,"强自己".  相似文献   

16.
宋艳 《文教资料》2007,(15):94-95
本文通过对苏童的代表作的深入分析,深刻地阐述了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正因为这个特点,才使得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丧失了传统美、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苏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刘兰芝和杜十娘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人物形象,她们美丽、聪慧、自尊、刚强,追求生死相依的爱情,却最终被时代所吞没。她们是爱与美的化身,她们的悲剧,是女性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张春兰 《考试周刊》2012,(63):28-30
苏童的女性系列作品,多从勘探女性生存的角度虚构故事。本文试对苏童文本悲剧女性命运及其悲剧原因进行分析,透过女性生存的悲苦表象提出父权制度下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导致了红颜悲剧,以期唤起男性中心文化下女性的自省。  相似文献   

19.
常静 《文教资料》2007,(35):39-41
哈代是英国文学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结构。而他笔下的女性都笼罩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女性身后隐藏的并非是作者特殊的世界观,而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悲剧就是必然的。哈代通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对现实、伦理、道德进行严厉的抨击。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小说体现了浓重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探讨了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