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汇集众本校订一部《石头记》原本、真本,是现代“新红学”的历史性课题,也是周汝昌先生大半个世纪“为芹辛苦”的最终追求。《石头记会真》汇校本的面世,不仅是周先生“红楼”大业完成的标志,也将成为现代“新红学”事业最终告成的象征。作为一部中华文献大典,《石头记会真》必将与“尼山事业”同存而惠及千秋。  相似文献   

2.
周汝昌先生1947年开始研究《红楼梦》,60年来成果卓著,出版著作数十部(见封二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①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三个月连印三次,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1]179-204[2]2004年5月,他以86岁高龄出版的皇皇巨著《石头记会真》,精装10卷,洋洋500多万言;同年9月,他出版的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堪称自《石头记》传抄本以来,第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书原貌的真本善本,这两部书的问世再一次震动了红学界.2006年10月13日上午,笔者在侯廷臻先生的陪同下,就《石头记会真》的编纂经历、阅读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周先生.同时还邀请到三位红学家--王畅研究员、侯廷臻先生和乔福锦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石头记会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全书累积资料逾500万字,浩瀚繁杂,书稿交出版社后,编校工作异常艰难,出版时间一再推迟.1998年由《红楼梦新补》作者张之先生推荐,周汝昌先生同意,海燕出版社聘侯廷臻先生为《会真》特约编审,侯先生利用11种入校古本,逐字逐句对《会真》作了长达5年的编审工作,保证了10卷本《会真》的顺利出版.本刊特邀侯廷臻先生就编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会真》.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5.
周汝昌先生1947年开始研究《红楼梦》,60年来成果卓著,出版著作数十部(见封二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①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三个月连印三次,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1]179-204[2]2004年5月,他以86岁高龄出版的皇皇巨著《石头记会真》,精装10卷,洋洋500多万言;同年9月,他出版的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堪称自《石头记》传抄本以来,第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书原貌的真本善本,这两部书的问世再一次震动了红学界。2006年10月13日上午,笔者在侯廷臻先生的陪同下,就《石头记会真》的编纂经历、阅读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周先生。同时还邀请到三位红学家——王畅研究员、侯廷臻先生和乔福锦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胡适早期的《红楼梦》阅读选择经历了由"索隐"倾向到注重"方法"的科学"考证"式转变.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胡适注重"工具"与"材料"的研究"方法"革新,藉此强化"新红学"的开创性,促使《红楼梦》文本在胡适"新红学"考证体系下的首要存在身份是一种"史料"而非一部文学作品,最终形成以考证带动阅读获取的文本品评思路.此类"考证"式思路既革新了现代读者之于《红楼梦》的阅读期待及实践路径,亦促使现代读者获得参与《红楼梦》学术研究的入场券.它推动了彼时全民参与《红楼梦》考证的热情,促使"新红学"成为一股带有典范与权威特性,乃至隐含一定群众基础的现代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7.
《石头记会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全书累积资料逾500万字,浩瀚繁杂,书稿交出版社后,编校工作异常艰难,出版时间一再推迟。1998年由《红楼梦新补》作者张之先生推荐,周汝昌先生同意,海燕出版社聘侯廷臻先生为《会真》特约编审,侯先生利用11种入校古本,逐字逐句对《会真》作了长达5年的编审工作,保证了10卷本《会真》的顺利出版。本刊特邀侯廷臻先生就编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会真》。  相似文献   

8.
谁会想到《石头记》的作者真的是李鼐?谁会想到《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之间是真的会有联系?谁又会想到是"真"的没有想到?巧合的背后往往是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乾隆二十二年秋曹雪芹开始著书。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客观作用--肯定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否定曹雪芹是《石头记》的作者。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两个圈子”绝缘,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应该重新探讨曹雪芹的著作权。曹雪芹仅原创了明义所见的《红楼梦》,脂砚斋组织了《石头记》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小说合成。曹雪芹把《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合成一书后,无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还是主题上,都超越了这两部小说,也超越了之前的人情小说。《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人情小说取材于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并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物形象"正邪两赋",丰满、真实。并通过小说中那么多可敬可爱人们的毁灭的悲剧,传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马陕 《文教资料》2010,(29):11-13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学术名家研究】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访谈录………………………康香阁(1-1)周汝昌与红学论争…………………………………王畅(1-7)《石头记会真》校勘纪略…………………………侯廷臻(1-12)“尼山事业”争千秋——读周汝昌先生《石头记会真》…………………乔福锦(1-17)著名学者丁学良先生访谈录……康香阁,李俊丹,周冰毅(2-1)对快速融入世界的中国的建言——丁学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龙希成(2-10)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访谈录…………………康香阁(3-1)天文学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规律……………………王绶琯(3-6)LAMOST之旅…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  相似文献   

14.
《〈石头记〉交响曲》是胡风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作品。通过分析《〈石头记〉交响曲》中胡风的文艺思想,以及探讨胡风对于《石头记》的独特认识,试图能再现胡风终生坚持的文艺思想和展现胡风作为文艺批评家敏锐眼光与卓越才华。  相似文献   

15.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16.
近三、四年来,《红楼梦》研究似乎不太景气。虽然每年照样有数十篇论见诸各类刊物,也不乏论问世,但是,既未出现新颖的观点,也没有形成大的波澜。这种局面在2003年底有了转机。那是缘于中国联出版社出版了徐乃为先生的红学作《甲戌本石头记辨误》。这是一本向红学界公认的《红楼梦》的最早版本——甲戌本提出  相似文献   

17.
郭皓政 《鄂州大学学报》2011,18(1):57-59,69
传统经学与现代"红学"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相似之处。经学在汉代诞生之初,就肩负起了捍卫儒家经典权威性的使命。至于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只是它附带的成果。而"新红学"在诞生之初,是以倡导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其声势较大,客观上推动了《红楼梦》的经典化进程。"红学"刚刚踏上征程。《红楼梦》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文本研究、文献清理等等。就像传统的经学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样,"红学"作为一种治学方法,也不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红学"主要指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广义的"红学"则是开放的,它应致力于廓清笼罩在《红楼梦》上空的迷雾,真正成为研究《红楼梦》的专门之学。  相似文献   

18.
红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误区。在索隐、考证、评论这“红学三派”中,索隐派极容易误导读者,考证派有贡献也有局限,评论派则代表着红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的红学热引人注目,其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认真从学术史角度对红学加以反思和清理,客观评价红学的历史与现状,《红楼梦》研究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20.
《红楼评梦》是清代诸联一部重要的红学著作,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诸联的红学思想。此书不仅对曹雪芹的才学和《红楼梦》的成就评价颇高,而且对《红楼梦》的思想意义、悲剧价值、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艺术方法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论述,同时还探讨了《红楼梦》对前代作品的继承与创新,其中有很多观点对于当今红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