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维诗《鸟鸣涧》第一句有“人间桂花落”与“人闲桂花落”两说,且对“桂花”的理解也不相同。文章拟对此进行考释,并力求从王维写此诗的文化背景及文字训诂的角度探明出现“间”、“闲”两说的原因,说明应是“闲”而非“间”。  相似文献   

2.
王维诗《鸟鸣涧》第一句有“人间桂花落”与“人闲桂花落”两说。且对“桂花”的理解也不相同。章拟对此进行考释。并力求从王维写此诗的化背景及字训诂的角度探明出现“间”、“闲”两说的原因,说明应是“闲”而非“间”。  相似文献   

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是《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在“禅静”、“清空”的思想指导下,作者抓住春夜的特征描绘.表现了淡雅安闲的生活情趣;诗的灵魂中回荡着对生命意志的追求和肯定。关于这首诗中“云溪”、“桂花”等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山水诗,这些诗多创造出恬静幽远的意境,《鸟鸣涧》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诗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既写了人,还概括了多种事物,如桂花、静夜、山峦、宿鸟、春涧等。这些景物在诗人的构思中凝聚成完整生动的艺术画面,使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首句以动感写静态,一开始就营造了恬静的氛围。“桂花落”是一种轻微的动态,或是落地的瑟瑟之声,或是落在身上的触觉,或是轻轻飘落的情景。而无论哪种情况,如果诗人处在动态  相似文献   

5.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鸟鸣涧》,是写他朋友的别墅所在的云溪春夜幽景的。人们对首句“人闲桂花落”曾产生过疑窦:为什么春季会出现“桂花落”呢?直到现在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目前选注版本等,对此诠释,错误有三:①认为诗中“桂花”是春桂,故有“落花”现象。以特殊替代一般的景物描写,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似不可确信。②认为“桂花”是指月的“光华”,神  相似文献   

6.
对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一句中“桂花”的解释,历来颇多歧见。本文联系诗人后期生活、思想作出新的理解,可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8.
王维诗中风景幽美的“鸟鸣涧”到底在哪里一直不甚了了。一般注释、赏析者或避而不谈,或想当然地认为其地在长安附近,其诗作于王维隐居终南时,并因此而产生了诗意理解的差异。如对诗中桂花”一词就有不同理解《,文学评论》曾刊出讨论文章。综合历来解说“,桂花”之释主要有三种:一是实指桂花说,二是代指月光说,三是用灵隐寺月中桂落之典,即第一句应改“为人间桂花落”说。以上几种说法其实都有漏洞。若说实指桂花,长安春天何有桂花落?有人找出“春桂”来作解释,多数注本、选本也采用这一说法,但桂树生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北地无桂,白居易《…  相似文献   

9.
鸟鸣涧一、“人閒”、“人間”/“人閑”《鸟鸣涧》为王右丞《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其一,有多个版本流传于世(1)。除宋蜀刻本与其它版本差异较大之外,其余版本仅于首句第二字上有异(为说明清晰,异文用繁体表示): 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版《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人間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四部备要》校刊本《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人閑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四部丛刊》《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  相似文献   

10.
诗中独舞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极其精练的笔法,勾画出一幅淡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苏东坡所说的“诗中有画”正是如此:诗人悠闲地漫步山涧,桂花的花瓣徐徐落下,春天的夜晚,山涧寂静空旷;明月升起,惊动了栖息的山鸟,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  相似文献   

11.
<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把我们带到一个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自古以来,桂花总与中秋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中秋的月亮必然想到桂花,说到桂花又一定想起中秋的月亮。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她的姿态,她的花香,甚至她的花落都分外迷人,各占一景。前人为此留下了不少名句。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写金桂一词中说:"梅蕊重重何  相似文献   

12.
王怀义 《语文知识》2003,(10):41-41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后徙家于蒲州,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上元元年(760)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奉佛,曾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受禅宗思想影响甚深,以禅入诗,故人称“诗佛”“高  相似文献   

13.
咏春诗话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有如一颗灿烂的明珠,熠熠生辉,给人以无尽的熏陶和感悟。其中不乏一些歌咏春天的佳作。下面就撷取几首以作欣赏。赞美春天是历代文人写作共同的主题,咏春诗中此类作品最多。老少皆知的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作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写花之落,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想象。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的意境突出一个“静”字。以月出惊动的山鸟在春涧中鸣叫反衬春涧的空寂。  相似文献   

14.
<正>在卷帙浩繁的古诗歌园地里,"闲"字忙得不可开交。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看似"闲",却含万般意绪。王维以"闲"显静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闲"字写出了春夜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  相似文献   

1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诗中的第一首,也是王维诸多山水诗中的佳构。诗人夜深访友,凭栏远眺,月夜静谧,一如诗人的心情。无独有偶,百年之后的宋代文学家苏轼携友赏月,有感于月夜的静美,内心澄明而作《记承天寺夜游》,与王维的《鸟鸣涧》可谓同表心迹,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6.
近日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6期《诗,要用诗的方法去教》一文,受益匪浅。阅读时,费洁老师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引该段: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知识:桂花有四个品种: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前面三种一般在秋季开的,而四季桂一年四季都开花。这里是四季桂。这么说来,写的应该是春天夜晚的景色。以前阅读的书中,常见《鸟鸣涧》一诗的争论是对"桂花"的理解到底是"春桂"还是"月光"。如"月光"说的代表者郭锡良先生发表《〈鸟鸣涧〉里的桂花》一文,支持"桂花"是"月华";  相似文献   

17.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相似文献   

18.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235页中间有一段评论王维的《鸟鸣涧》诗的话: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这是视觉形象……因为桂花很小……读完此段解说后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因为此句后紧接的一句是夜静春山空。俗语讲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  相似文献   

20.
“人闲桂花落”(唐·王维)春天的夜是这样的美:一切归于平静、一切归于安宁,是一种静谧的美。人在春夜闲来无事,静看朵朵桂花洒落在春天美好的夜里,浅黄的或是深黄的花瓣就是春天里的雨了,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想像,无边的遐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