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正确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有助于把握说明文的思路、说明顺序,从而更好地把握全文的说明内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①引出说明对象;②阐述说明对象;③总结说明对象。主要的结构顺序有: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如《山市》一文;③纵横交错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⑤总分式结构,如《苏州园林》、《松鼠》等。划分说明文的层次,可以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说明在说明事物时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不能杂乱无章,言之无序,否则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或不能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要做到条理清楚,必须安排好章的结构和顺序。开头总说,中间分步解说,结尾再加以归纳,是说明结构的基本模式,简称“总——分一总”式。  相似文献   

3.
说明段阅读     
说明段阅读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介绍事物、说明事理的段叫说明段。它通常用于解说概念,解说事物或事物的性质、构成特征、内在联系或用来说明作者的意图感受等。从说明对象的性质看,有的介绍说明实体事物,即事物说明段;有的阐释事理,即事理说明段。一、事物说明段(上...  相似文献   

4.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这一标志或表现于形态、结构、功能,或表现于性质、成因、规律,或表现于操作步骤、方法、演变过程等,我们都应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搞清说明的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具体地说,找“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找关键句。如《苏州园林》和《个园》  相似文献   

5.
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会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主要运用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可抓住行踪或方位名词作推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赛宫》;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工作程序的说明文,主要借助于时间顺序,可抓住时间名词和序数词作揣摩,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活板》,其中程序顺序从属于时间顺序。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如《万紫千红的花》,《统筹方法》。有许多文章,由于说明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多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一类文章。写好说明文的关键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在介绍、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特别重视语言的修饰和限制。说明文的语言是为说明事物服务的,它要求准确(有分寸)、简明、平实,这是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所决定的。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事理)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句,恰如其分地把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明清楚。这就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时特别要重视修饰、限制,恰当地运用定语、状语和补语。举个例子说,《向沙漠进军》一文开头有这么两句话:“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7.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一篇以客观实体为对象的说明文。这篇说明文对我国最常见的树种——杨树的有关科学知识都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说明,不但语言通俗,概念明确,内容具体,而且说明逻辑条理,结构层次分明。在内容安排上,本文是先“定义”后“解说”,在“解说”部分,是先“种类”再“特点”后“用途”,分层依次写来;在材料处理上,是先“总”后“分”再由“分”而“总”,条分贯综,一脉相承,使整篇文章的重点得以突出。全文九个自然段,依据内容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即“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可见 ,初学写作说明文需注意三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其中“说明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根本目的。如果把说明目的比作“过河”,那么说明方法即是过河的“桥”。没有了说明方法的桥 ,过河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说明事理的阐述更充分。说明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而且要能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茹 《作文》2023,(7):22-23
<正>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1.
逐层递进法     
《新读写》2010,(7):102-106
逐层递进法。又叫层进式。它与并列式(并列组合法)、对照式、总分式一起构成了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四种模式。逐层递进法中,各分论点呈现出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说明性的文章大多是对被介绍的对象先作分类,按事物的性质、特点分成若干方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从文章内容的归类着手,反过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如《晋祠》一文,是以实体事物为说明对象的文艺性说明文。”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是晋祠的特征,说明和描写按“总———分———总”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 (总)分(总)悠久的历史文物优美的自然风景  浑然融为一体(Ⅰ)自然风景(2—5)山美:巍巍 长长 春幽香 秋箫疏树美: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水美:多 清 静 柔历史文物(6—11)三绝圣…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当然也“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叶圣陶语),使人读起来有滋有味。如何让说明语言平添风趣呢?办法是:把握事物的特征,选取生动的词语。1.巧妙设喻。即凭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例如:“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把“云”喻为天气的“招牌”,把握了二者内在的相似点,揭示出了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2.借助拟人。将说明对象赋予人的形象、性情,用新奇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特点,这就是拟人说明的方式。比如《雪花的自述》一…  相似文献   

14.
一篇说明文可能出现多个说明对象,但处于核心地位的事物,即“核心说明对象”总还是确定的。把握核心说明对象的内涵、外延等重要信息是阅读此类文章的基本任务,自然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2006年高考17套试题就有9套对此进行了考查。综观这9套试题,我们发现考查形式有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写好说明文,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是关键。下面我们结合《食物从何处来》这篇文章具体来谈谈。下定义。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以便读者明确了解被说明事物的基本概念。《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在介绍“食物”、“自养”、“异养”,“光合作用”等事物时,就采用了  相似文献   

16.
抓住特征介绍事物,使读者了解说明的对象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其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无论说明什么,都必须抓住对象的特征——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来介绍,这样才能使读者认识说明的对象,获得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阅读说明文,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制作、用途、分类、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事物特征的。阅读时可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也可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语九册10课《太阳》是一篇内容比较复杂的说明文。文章在说明事物的特征时,使用了并列、总分、递进等综合结构的方式和多种说明方法,井井有条地说明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和与地球的关系。第一大段(1—3自然段)使用了并列结构方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间的关系完全并列。运用这种结构方式,能准确而有条理地说明太阳的远、大、热三个特点。第二大段(4—7自然段)使用了总  相似文献   

18.
【能力定位】事物的特征 ,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具体地说 ,就是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 ,特别是相类、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如青城山的“幽” ,峨眉山的“秀” ,华山的“险” ,黄山的“奇” ,滇池的“阔”。写说明文 ,主要是为了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 ,解说给别人 ,让别人获得有关的知识。但是 ,别人读了 ,了解得是否清楚 ,还要看我们是否抓住了事物特征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 ,写作说明文的最大难点一般不在说明顺序 ,也不在说明方法 ,主要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要点阐释】事物的特征往往不止一个 ,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  相似文献   

19.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表现事物特点的说明文。一写说明文,首先需要给文章"搭架子",这是说明文写作构思的第一步。所谓"搭架子",就是规划出文章大致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咸水湖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文中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未来。在说明过程中 ,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 ,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恰当地说明了事理。一、举例子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或介绍知识。对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 ,要让读者了解并且信服 ,就得举出实例来说明。举例方法可分为三种 :列举例子、典型举例、类比举例。本文中涉及到了前两种。列举例子即举出较多的例子来说明。如第一段中介绍死海的“死”,作者列举了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 ,甚至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