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红翠 《考试周刊》2011,(3):156-156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把培养历史阅读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首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能够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中学素质教育。下面我对课堂教学中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项目化教学改革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项目化总体设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企业积极参与教学和评价,学生不仅能很好地串联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点,且可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做中学”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前沿之一,它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以教师为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亲历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到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以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下、自由的空间里广泛地参与化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做中学”中求体验,在“做中学”中求发展,在“做中学”中求创新。笔者认为,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实践与同行作分享。  相似文献   

4.
梁萍云 《教育探索》2008,(10):27-28
“从做中学”思想、产生式系统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是“做、学、教”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运用“做、学、教”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意识,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提升到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成绩和专业技能,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个中心两个辅助点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着重研究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科技竞赛和科研课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我校教学改革,尤其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语课堂教学应在模式上进行改革,即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与“习”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应该赋予家庭作业新理念,要改以往抄抄写写的机械性作业为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做项目”形式,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要有趣味性,要体现发展的思想,合作的意识。这才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建构在科学教育框架下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题,倡导在活动中“学”科学、“做”科学。探究性学习有利于科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科学技能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笔者针对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9.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辽源市教育的发展性战略.为探求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即“四学”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从以下三点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让服务性学习走进信息技术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强调通过各种经验、社会实践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性非常强。以“在做中学”为指导思想的“服务性学习”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相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