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首先应确定问题的性质,在抓住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明确计算量的关系,即定性问题的解决应先于定量问题的解决。赵凯华先生在《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一书中指出:“一位成熟的物理学家进行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时,常常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人手。从整体上作了定性思考之后,才有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首先应确定问题的性质,在抓住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量的关系,即定性问题的解决应先于定量问题的解决.赵凯华先生在《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一书中指出:一位成熟的物理学家进行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时,常常从定性或半定量的研究入手.从整体上作了定性思考之后,才有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否则一下子陷入细枝末节的探讨,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定性与半定量的方法,包括对称性的考虑和守恒量的利用、量纲分析、数量级估计、极限情况和特例的讨论、简化模型的选取、以及概念和方法的类比等等.2005年…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首先应确定问题的性质,在抓住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正确计算量的关系,即定性问题的解决应先于定量问题的解决.赵凯华先生在《定性与半定量物  相似文献   

4.
量纲分析作为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在探索复杂或未知物理现象时非常有用,也极其简单、有效。它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避开了细枝末节,通过简单的运算就达成对问题的性质和规律的概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本文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给出量纲分析在发现新的物理规律方面的应用,期望对读者逐步培养物理学直觉和洞悉力,运用好量纲分析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 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包含这样的流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抛除非物理信息).确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场景.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在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解决问题.下面分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障碍 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困难,表现为思绪的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物都既有质又有量。要全面认识事物就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定性与半定量方法,以促进学生定性与半定量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多是定性的,高中物理则有较多的定量计算;初中物理以现象为主,比较形象,高中物理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要求,学生解题时张冠李戴,生搬硬套现象严重。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何入手学习物理呢?创设问题情境,融入分析方法应是重复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对称美屡见不鲜,广泛存在于各种事物之间,结构对称、物像对称,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点阵对称、转轴对称等等.在物理试题中迷人的对称现象也经常出现,有些题目初看起来难以下手,其实分析解决时,只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利用对称的特点采取一些变通,常常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学科的内有美.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快速简便地求解.  相似文献   

11.
物理典型模型所给出的物理机制往往是许多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和基础,典型模型既是物理知识的综合,又是能力和方法的载体.当遇到一些陌生的复杂的问题时,就可联系上相应的模型,从而迅速地把握问题实质.其实,学生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抓住典型就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深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用到的两种分析方式.而所谓半定量分析则是在定性之上又增加了定量的特征,准确性比定量分析稍差的分析方法,特点是简单、明了和快捷.在物理教学中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半定量分析法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数理不分家",说明数学与物理有着本质的联系.数学是基本工具,可解众多的物理问题,反过来在求某些数学问题时,如果能够纵观全局,抓住数学与物理问题的内  相似文献   

14.
机械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也常常是令学习者困惑的内容.由于中学物理中对波的描述和处理是定性和半定量化的,解决波动问题时,更多的要借助于波动的特征和波动图象.因此在学习中要建立全面而准确的波动过程的物理图景、充分认识和理解波动的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许冬保  潘文 《物理教师》2012,(4):59-60,63
物理学是一门高度定量化的严密学科,它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物理世界丰富多彩,有些问题无法完全做到定量化处理,定性或半定量的处理,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物理学家在进行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时,常常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入手,其中包  相似文献   

16.
一、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 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包含这样的流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抛除非物理信息),确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场景,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在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物理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者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者定量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物理图像,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提升学生数理融合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图像中,特别应注意其"面积"的意义,如果能掌握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然后求解新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折叠问题的本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要抓住因折叠而形成的等线段和等角.  相似文献   

19.
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遇到困惑难题、无从下手的题时,不妨将复杂问题退到简单的地步,从中找出能反映问题本质的属性,这就是“以退求进”策略,它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推导前引入定性半定量方法讨论此问题,既可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又可提供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