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教信箱     
△冬季,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编辑先生: 我儿子4岁半,上中班。可早上他总以天冷为由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也不肯上幼儿园,真叫人头疼。您说我该怎么办? 安徽 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 首先想问您一下,您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您得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如孩子的确是因为怕冷才这么做,可以多给孩子讲  相似文献   

2.
家教荟萃     
《宁夏教育》2011,(3):78-78
构建和谐的家族教育1.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有一位家长每天晚上九点提醒儿子该睡觉了,一次,儿子告诉他说:"爸爸,以后我自己睡,你再不要喊我睡。"他问儿子:"你能行吗?"儿子说:"行。"于是那天晚上他没有督促儿子,8:58分他看了看儿子,没有睡觉的意思,于是他有点生气,想发火,可他忍住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第一个孩子是班级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  相似文献   

4.
家教信箱     
怎样表扬效果更好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小建今年上三年级,因他表现不尽如人意,我就常教育他,没用;数落、责骂,也没用。想表扬他,又觉得没什么可表扬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做?答:或许孩子自己比你还着急,他也想自己好的。也许因为听到的常常是批评,他就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成为好学生。建议你改变一下方法,今天就找出孩子的5条优点(优点总比缺点多),并告诉他。以后呢,要变着法子多表扬。1.提前表扬。比如孩子来到厨房,你可以这样说:“小建帮妈妈的忙来了。”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本来孩子并没有想到要帮忙,可经你这么一夸就会高兴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5.
家庭的育人作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教育资源。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家长参加班会我班实行班干部轮流“执政”制度,我把家长请进课堂,让他们参加子女的就职演说会。他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孩子,切实了解孩子的工作水平、处事能力和内心世界。一位同学在演说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任期的工作计划、目标和要求,妈妈高兴地说:“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要不是班会上亲眼所见,我还会把他当小孩子呢。”班级工作有了家长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成就欲望和主动发展意识,“做出一流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家教信箱     
△孩子弱智怎么办? 编辑同志: 我的孩子都5岁了,可连路都走不稳,话也说不完整,更不要说穿衣、学习了。对着这弱智的孩子,我常常暗自流泪,却又无计可施。您能帮助我这个可怜的母亲吗? 河北 方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家教荟萃     
《宁夏教育》2012,(9):78
我的父爱方式我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一直随我在镇里小学上学。我除了上好课,还要照顾儿子的一日三餐,农忙时还得回家突击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不管生活多么繁忙,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我的心里很满足。一天晚上,我的一位同事到我家里,告诉我一个怎么也不能接受的消息:孩子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经常小偷小摸。经过调查,我确认了儿子的桩桩罪证,可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处  相似文献   

9.
家教奇招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多数都是以说教为主。我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庭,有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写下来,给家长们作个参考。 那是20多年前,我接管的班上有一位幼儿名叫吴  相似文献   

10.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曾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等等……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帮着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文学的不好,是不是心理上不太正常?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位同事对她的上小学四年级的侄女谈到终生学习的问题 ,小姑娘一脸惶恐地说 :“啊?毕了业还要读书啊!”我联想起80年代我教中学时 ,每当考试后放假前 ,常常在厕所里看见被撕成碎片的课本和作业本 ,还有被整本扔到便池里的。每次中考和高考后 ,此种镜头更多。前年 ,一位家长请我去帮助他厌学的儿子 ,那孩子正上初二。我去到他家 ,推孩子房门时 ,感觉有障碍 ,往门后一瞧 ,原来是一大堆碎纸片。家长告诉我 ,这是孩子全部的课本和作业本。我对家长说 :“您的孩子不是‘厌学’ ,而是‘恨学’!撕出这么一大堆碎片 ,也是比较重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家教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我曾经在日本早稻田等大学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中国人与日本人心理比较研究,对日本家庭教育作过观察。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突出特点。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家教断想     
1 那是一辆途经公园的公共汽车。暖暖的阳光温柔地透进车窗,洒在一对母女的身上。妈妈非常年轻漂亮。小女孩不过4岁左右,红红的脸蛋长得比年画上的孩子还好看。我一边看,一边心里着实羡慕:有这样的孩子真是一种福份。这时,孩子的妈妈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干干净净的红富士苹果,极其亲昵地说:“吃吧,宝贝,苹果甜极了,里面有很多的维生素……”其实,孩子妈妈的劝说毫无必要。她那宝贝女儿一把就夺过了苹果,迅速送往口中。第一只苹果很快吃完了,只见小女孩用衣袖擦了擦嘴,说: “我还要!”汽车到公园并不太远,这个小女孩一声未吭,一  相似文献   

14.
家教信箱     
△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编辑同志: 我的女儿很不自信。因为她虽然努力了,却很少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我该如何帮助她? 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 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心比成功更重要,但自信心的建立又恰恰是由一件件具体事情的成功积累起来的。因此,我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文学得不好,是不是心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家教有如下突出特点: 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二、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烧饭和吃饭前后的帮忙;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相似文献   

17.
没有几个月我就师范大四毕业了。一天,一个朋友说:“阿楚,你学的是师范,将来当灵魂工程师,现在有一个孩子,你敢不敢去教?”哪有不敢之道理,我学的专业就是教孩子的,我毫不思索就点点头。就这样,在毕业前夕,我受聘给一个叫皮皮的孩子做家教。  相似文献   

18.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相处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条件。 问:我的小孩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由于我和爱人之间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令我非常苦恼。简单说,他的父亲是那种简单粗暴型,虽然他也很爱孩子,但动辙就用通常是对成年人的语言来斥责、谩骂他。我已无力改变他的父亲,我很为孩子性格的发展担忧,更令我担忧的是父亲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家庭教育研讨会结束后我有幸上了送陈一鸣先生、曹子方教授的专车,聆听了陈先生和曹教授对家庭教育的一席话。他们的话题围绕着“爱的教育”展开。陈先生说:“爱的培养就应从教育孩子爱周围的人、物开始。比如,从爱小动物开始。”他接着举例说:“女儿很小的时候,我曾买过一只小鸭子,然而,却被邻居的孩子无意中踩死了。她伤心极了,哭个不停。我想,怎么办呢?后来我对她说:‘给你买一只与这只一样的小  相似文献   

20.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曾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孩子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等等……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帮着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文学的不好,是不是心理上不太正常? 我全神贯注地同孩子谈了一节课没谈之前我以为孩子一定有些古怪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然而谈后令我大吃一惊,这个14岁的小男孩居然一口气同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