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煜原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字重光。为南唐之后主,后世称为“李后主”。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诗词,今留存下的词作大约三十余首。他为君之政不足与道,但他的词作却为后人所重视,并得到极高的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煜为宋初婉约词开山,在中国词史上有杰出的成就。李煜因为其政治上的失败,由一个南唐小皇帝而沦为北宋的阶下囚,导致他的词作更多表现的是国破家亡之情感,传达凄凉孤寂之悲音。《望江南》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相似文献   

2.
<正>李煜,南唐后主,疏于治国,工于治词,词作流传虽少但影响深远。李煜之所以能打动后世无数读者,正是因其词作景真情真,毫无矫饰。他也被誉为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千古词帝。一、夫妻情真大周后是李煜的皇后,名叫周娥皇,长得国色天香。自幼聪明伶俐,既学诗书,又学弈棋,尤能歌善舞。十八岁时,娥皇嫁给了十七岁的李煜,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谐。有一首《子夜歌》便是描写李煜与大周后春天饮酒赋诗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近时有些分析文章认为姜夔《扬州慢》一词,使用杜牧冶游的典实与“黍离之悲”的严肃意不相配合,指出“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几句是“冶游狎妓”的口气,因而就断定这是一首“思想性很差”的词作。我们以为这样的评论未免失之偏颇。姜夔平生不得志,政治地位、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词作大多思想贫乏,内容空虚,情感肤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 16 5 5—16 85 )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著名词人。他的词善用白描手法,直写性情,真挚动人,接近南唐李煜。清末梁启超曾评道“容若小词,直追后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尤称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透过那一首首“情辞兼备,超逸有神”(严迪昌《清词史》)但饱含抑郁、伤感、华美、悲怆的词作,我们即可探得作者的情感构成。一片幽情冷处浓在纳兰性德词作《饮水词》的序言中,作者顾贞观曾写道“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容若天资超逸,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清凄,使读者不知哀乐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  相似文献   

5.
李煜词作保存下来的不过 30多首 ,后期词作更少 ,但广为传诵 ,这除了其真情实感的写照外 ,还与他高超的艺术手段密不可分 ,而其中通过取璧引喻 ,立象尽意所达到的托物寄意、移情山水、情感物化的境界便是重要一种。李词借形象表现情感 ,把内心情感外化成为可触摸的感官形象 ,借助于特定意象来影响读者 ,诱发联想 ,运用情感性、形象性的艺术语言表达主观说不清的情思 ,既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又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使其发现隐含旨趣。王国维说 ,“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狂热的故国之思、大胆的亡国之恨 ,这些真挚的感受和太多的…  相似文献   

6.
宋词是我国古代艺苑中的一朵奇葩,这种艺术不仅盛行于当时而且泽被于后世,许多名篇佳作,历代传唱不衰。说这些名篇佳作熏染并丰富了我们民族的情感,培养并升华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品位,也不为过。明清时代的词论家有许多评论,或论源流,或评词作,他们的言论为我们解读词的艺术,领悟词的精神提供了借鉴。笔者阅读了一些词作和词论,深切地体会到:词的“清空”之美倍受推崇,当世词家多作清空之词,后世词论家也频用清空之语,诸如“词贵清空”、“词以清空婉约为宗”等。所以,拟以短文张扬宋词的“清空”之美。  相似文献   

7.
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现存世的词作中,有不少词篇之所以能够传颂不衰,除了词人在其中表现的情感真切、深刻,感人至深外,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创新,不能不说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素。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为词作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8.
何明燕 《现代语文》2008,(11):59-60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柳永、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放在本课首位,既承上一课的唐诗,又引出以后的词,实属必然。本课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这首词作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理解词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由于坎坷的人生经历,黄庭坚在词作中表现出或表层单一或复杂多维的情感流向,这种主体介入型词作的创作,体现了黄庭坚对苏轼词体革新的继承和发展,这使他成为两宋之间词体发展转变的一座桥梁,对后世词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贾春艳 《成才之路》2010,(18):38-38
他,无心政治只想做风流才子,却误踏九五之尊。他,大兵压境还在吟诗作赋歌舞升平,落得成为阶下囚。他,三五之夜的一首新作之词,命歌伎吟唱。却成了他绝命的快刀。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活.他的一生为诗词而死,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词人,无论是前期的儿女情长,还是后期的国恨家愁,都来自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如王国维说的乃“天真之词”,而非“人工之词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号称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全部词作进行了一番探索,提出辛稼轩的艺术功底与创作渊源还是深深扎根于婉妁词的土壤之中,并同意“诗庄词媚”、“词以婉约为宗”的观点。作者认为稼轩的600多首词作中,大多数含有绮艳旖旎的婉约成分,其情感细腻、韵味真淳、调傥风流的格调,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的词作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章从抒怀词、情词、山水词、农村词、寄赠词等五方面题材分析了他的词作,认为他的词广泛地反映了金末的社会生活,不愧为金词之冠。  相似文献   

14.
南唐后主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他的词由心而作,缘情而胜,洋溢着一往而深的真诚和毫不矫饰的纯情,在这些毫无矫饰的词作中充斥着大量斑斓的色彩意象。李煜一生也如色彩意象一般,从未平淡。笔者在对后主词进行了梳理性的分析后,力图通过对这些色彩意象的解读,探究后主词中色彩意象的特征、成因,及其背后藏匿的情感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15.
金苏琪 《文教资料》2009,(23):11-13
李之仪是生活于北宋中后期的苏门文人,著有<姑溪词>一卷,<全宋词>录有其词94首.本文试从其词作的体制工法入手,考察用字(词)、用句、用韵和作法等情况,并由此来体味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得出李之仪词作中的情感呈多元化的表达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沈雄《古今词话》引沈谦语:“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以“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和“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词坛地位之尊,只能充当“衙官”,而李后主“仍不失为南面王”,足见李煜在词史中享誉之高.谭献在《词辨评》中亦云:“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统观李煜词作,不过三十来首,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声色享乐型,如《浣溪沙》“红日已高”、《菩萨蛮》“花明月暗”;(二)清愁隐逸型,如《捣  相似文献   

17.
南唐后主李煜流传至今的词作不过三十余首,而其中涉及到“梦”的竟达到了一半左右,这在极其喜欢写梦的中国古代文人中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本文试从李煜词的梦意象入手,探讨他的梦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望江南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南绿 ,江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李煜原名从嘉 ,即位时更名煜 ,字重光。为南唐之后主 ,后世称为“李后主”。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诗词 ,今留存下的词作大约三十余首。他为君之政不足与道 ,但他的词作却为后人所重视 ,并得到极高的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煜为宋初婉约词开山 ,在中国词史上有杰出的成就。李煜因为其政治上的失败 ,由一个南唐小皇帝而沦为北宋的阶下囚 ,导…  相似文献   

19.
茅于美词作于二十世纪的中国,由于其生活阅历和情感阅历的不断丰富,其词也呈现逐渐变化的趋势。茅于美300多首词作从她17岁到64岁,把词人大半生颠簸流离中的心境一一说来,几乎算得上她的自传了。尤其她的早期词,写得芳菲凄妍,幽微悱恻,情感内涵丰富饱满。本文专论述其愁情。  相似文献   

20.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他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五口之家恬静安宁的生活画面。对于这样一首词,第一课时教什么,才不至于空洞无物,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考虑再三,我决定从“词”人手。“词”到底是什么?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