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琦 《今传媒》2010,18(9):102-103
目前,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推行"新闻立台"策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新闻立台"?如何寻找"新闻立台"关键点和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是重点。但是多年来,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弊病甚多,笔者主要抓住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3.
马径  马凓 《东南传播》2016,(6):72-73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是舆论宣传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皮尔斯三元符号传播谈起,认为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需要从意向解释项、效力解释项、共同解释项三个层面着手,重视受众核心地位,认真研读电视受众心态新变化,实现传者与受者"两个心灵间的相互沟通"。同时,文章结合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平安和谐在厦门"的四篇系列新闻报道,从选题、立意、表现、互动四个视角提出创新电视时政新闻贴近受众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4.
余婧 《新闻世界》2013,(11):218-219
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大题材,但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是,时政报道长期流于仪式化的报道,内容严肃不易读,严重影响到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以《新京报》对2013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以市场、受众为导向的纸媒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熟悉的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时政新闻报道自身存在的公式化、程序化以及主题化的问题已经对报道生产和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推动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扩大时政新闻认知度、到达度、喜爱度以及粘合度,真正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的内涵外延,更大程度地让时政新闻走进群众,让好政策更好地惠及百姓,是现阶段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冗长沉闷、千篇一律、程序太多、语言生硬公式化等问题存在已久,近年来各大媒体在努力改进时政新闻报道上下了许多工夫,业界也有许多呼吁,但总的来看仍有改进的空间.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新闻传播媒体,具有把时政新闻做好看的天然优势,本文拟从电视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加好看,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视时政新闻是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报道政治领域新闻事件的重要形式,在电视时政新闻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本文在对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现状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播报时政新闻是地市电视台的重要职能,是"新闻立台"的重要支撑。当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普遍缺乏吸引力、影响力,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是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此,试图从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和保障等几方面探讨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改进与创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6):117-11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不断拓展,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问题,严重阻碍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究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策略,本文重点提出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的发展路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原雪  卢旭东 《传媒》2022,(14):36-38
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主张、引导正确舆论、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使命。对于省级党报来说,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重要任务。融媒体时代,推动时政新闻报道的变革与创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是省级党报的重要任务和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本文以河北日报系列融媒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和形式等多重角度,探讨省级党报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刘鹏 《新闻传播》2022,(3):88-89
众所周知,时政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在推进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时政新闻报道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如何能够更加接地气,吸引广大受众的广泛关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它担负着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党政领导政务活动信息、解读和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和举措等重要任务,含有大量丰富的新闻信息,是展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成就的具体载体,是党和政府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贴近群众、沟通群众的有效手段,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同时,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是电视台"政治家办台"的集中体现,是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新闻立台"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在电视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因而,做好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高度重视,也是每个电视时政新闻工作者认真实践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提高新闻时效性和信息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以正面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题材和载体,如何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一直是电视宣传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纷纷开设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报道是许多客户端报道的重要内容,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手段与效果。但由于脱胎于传统媒体,依然带有许多问题,如何破解其中的困局,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要,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邱建浩 《东南传播》2022,(11):17-19
电视时政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化形象深入人心,但电视时政新闻在融时代的受众减少,其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融产品,确保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权。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融时代下电视时政新闻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融时代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特征,提出: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与“融”相结合,通过内容、平台、传播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整合,不断占据舆论主阵地,引导受众思维,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报道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反映政治属性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时政新闻纪律要求严格、自主空间比较小,目前许多省级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写作方式固定、报道模式单一,存在端着架子、不接地气等问题,再加上传统的报道模式也无法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省级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必要性和现状,从五个方面对省级党报时政报道提出创新路径,以期为今后时政新闻报道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池蕾 《视听》2022,(2):164-165
时政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其传播效果的"倒挂"是当前时政新闻制播遇到的"悖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接受和认可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前提.推进供需对接是时政新闻报道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时政新闻报道,很多电视工作者都有一种复杂情绪。一则因为时政新闻承担着党和政府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领导关注、群众关切,因而地位突出、意义重要;二则把握不好时政新闻报道的规律和手段,会使时政报道流于表面、流于形式,领导不满意、受众不买账,收视率低迷更是很多时政新闻面临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报道是中国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部分电视时政类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对立思考两重属性极大地减弱了报道的可视性和影响力。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是践行"走转改"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电视新闻品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