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广播在我国广播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广播事业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张克清 《中国广播》2006,(12):48-5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尤其是边境沿线,山高谷深,交通、通讯十分滞后。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播信息快、收听方便的广播仍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传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播的覆盖率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6月,我有幸随国家有关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调查,深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作为为全国各少数民族服务的民族广播事业,自然要以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本文想就新时期改革民族经济报道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处于境外思想文化渗透的阵地前沿.多年来,民族广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民族广播要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还应发挥好溢出式传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现代传播》2005,(1):110-112
史料显示, 我国第一座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吉林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于1949年1月。如若以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的创始元年, 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在数十年历史进程中也曾几经挫折, 但在中国共产党与各级政府的长期重视扶持下,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仍然循着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轨迹, 逐步形成了民族语种日趋增多、传播覆盖面广阔、传播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天, 当内地的受众被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报纸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牵引纷扰得有些不知所措之时, 无线电广播依然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创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报纸、广播、电视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96年的统计,在全国范围,用17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77种报纸,用11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153种期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自治区广播电台,使用16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州(盟)、县(旗)广播台(站)使用当地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一、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作用看,办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广播、电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大团结,实…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翻译是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广播受众研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完善广播的舆论引导重在提高少数民族翻译水平。彝语广播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广播,提高其广播的翻译水平能有效增进彝语广播的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从而完善了彝语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10.
(一) 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于1948年11月1日。这不仅是我国第一座用朝鲜语广播的电台,也是全国第一座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电台。 1938年4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延吉建立了延吉广播电台,并于1943年间将其更名为间岛广播电台。当时,它用日语、朝鲜语和汉语同时播音。 1945年11月,苏联红军对间岛广播电台实行了军事管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大力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对于繁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增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民族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探讨了如何做好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民族语言广播在新形势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当下“呈爆炸式’增长的微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节目服务的可能。本文认为民族语言广播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与先进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微博和多媒体等的融合步伐,以迎接“微博时代”的到来,更好地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哈艳秋  庞亮 《现代传播》2001,(4):113-11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已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大体上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个谱系。因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发展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传入我国以来,从1932年国民党中央台开办蒙、藏语广播到2000年 12月 24日专门以 5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8套节目的开播,从只是旧中国上等阶层的奢华享受到2000年末全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真正成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以下简称《生平检索》)是由我国民族新闻史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生平检索》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史料研究的空白,而且对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是我国卫星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多年前省级卫视上星一样,少数民族语言卫星频道展示给广电人的是另外一番新天地,也给业界带来了许多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邱成建 《大观周刊》2011,(18):215-215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情况却不容乐观。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理论与实践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源 《今传媒》2011,(9):76-77
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是我国卫星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多年前省级卫视上星一样,少数民族语言卫星频道展示给广电人的是另一康巴藏番新天地,也给业界带来了许多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数字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亦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热爱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少数民族编辑,结合近30年的工作实际和体会,将在本文浅谈对我国民族文字图书出版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面向少数民族听众最有效的现代化舆论工具之一。它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国内外重要新闻及多方面的信息在瞬间传播到草原、山乡、大漠偏远的四面八方。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和民族形式的多样性是统一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民族宣传领域里既要坚持共性原则,同时应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媒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民族新闻事业、民族文化现状为例,对民族新闻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