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及时、公正是新闻节目的普遍性要求,这使得新闻节目主播的整体形象也呈现出了严谨、庄重的特色和风格。随着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加快,以康辉为代表的央视新闻主播也根据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慢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平民化发展道路。本文将以央视新闻主播康辉为例,从央视新闻平民化发展现状以及主播平民化形象塑造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新闻主播平民化道路的转型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阐释了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城市电视台新闻资源拓展的手段,主张通过有效推行平民化原则使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拥有自身特色,打造城市台品牌。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以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为主的新闻节目载体。在整个节目的主持过程当中,主持人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特色与沟通技巧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贴近观众的生活,走进观众的心里,这其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平民化和亲和力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丽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66-167
通过对城市台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基于城市台新闻节目立足百姓的平民化发展方向,从以百姓为新闻主体、平民视角、报道形式、新闻策划和编辑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进而明确城市台新闻节目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平民化已越来越成为各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追求方向。本文从新闻记者要树立平民意识,运用平民视角,运用多种手段来阐述如何让电视新闻走向平民化,做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赢得观众的喜爱,大量有个性、传播风格“平民化”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然而有些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平民化”表述方面的~些做法却值得商榷。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理解正确的“平民化”表述方式.才能保证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确立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观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传播过程也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所以能成为一股热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平民化"取向——民生新闻将新闻定位于普通  相似文献   

8.
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新闻界》2006,(4):74-75
对于近年来方言新闻节目的勃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桥也是墙”,认为方言新闻节目消解了大众媒体普通话示范功能,不利于外地电视观众对节目的接受,而且题材也相对比较局限。但是,不容否认,方言新闻栏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栏目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少方言节目创造了当地收视率新高。对此,正视方言说新闻节目,理解方言在新闻节目中的性质和定位,不论对此类节目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其他节目的借鉴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言说新闻:平民化的新闻表达平民化的新闻表达,是通过平民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新…  相似文献   

9.
白静 《新闻实践》2008,(6):62-62
民生新闻其特有的地域性、亲民性、平民化、本土化特点,为主持人提供了发挥个性的空间。其中,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平民化”特色,引发了业界对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定位的全面探索。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各地方电视台的一批新闻节目以其平民化、人际化的传播追求在收视率和社会反响上再创骄人佳绩.形成新的一波民生新闻热。  相似文献   

11.
郝娟 《记者摇篮》2009,(10):46-46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异军突起,占据了新闻节目的半壁江山。它平民化的视角、对百姓生活的关注让其彰显出别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栏目深受观众喜爱。与传统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最成功的突破在于受众本位的确立。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形式上,民生新闻一改传统新闻高高在上的特点,转而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人身边发生的事。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它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新闻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那么,民生类新闻节目该如何实现平民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新闻节目流程都是由编辑编好稿子再由播音员一字不落地“播”,目前,不少电台正尝试编播一体,由主持人选编稿件再夹叙夹议“平民化”地“说”出来,这就是“说新闻”。其实,“说新闻”就是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化”,这也成为时下新闻节目变革的一种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如何才能说好新闻,怎样“说”才能符合节目变革的需要?笔者把近两年来“说新闻”的体会总结成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安旺 《青年记者》2007,(18):61-62
自《南京零距离》肇始,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效仿,以各种名目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并且大都取得了成功。民生新闻立足大众,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也成为业界学者重点关注的节目形态。尽管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和危机,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有向公众新闻发展才是民生新闻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丁策 《新闻世界》2012,(5):68-69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受到观众的欢迎,很多省市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这也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要“说新闻”,要以优化传播效果,满足观众收视愿望为目的,富于创新,注重故事性表达、平民化诠释、趣味性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讲述新闻稿件的平民化内涵,分析了新闻稿件平民化的优点,并讨论了如何实现新闻稿件平民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各省市电视台脱颖而出,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影响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以其个性化的"播报"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语言表达向口语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为受众和社会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潘宁 《传媒观察》2008,(4):40-41
走“平民化”路线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经济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能及时反映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并能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民生新闻节目的创立为突破口,城市电视台力求新闻节目变革,在日趋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寻求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增长点。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首先是民生新闻节目拥有新闻信息的本地化、新闻视角的平民化等优势。民生新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平民化的进程以《生活空间》开启了先河,从播新闻到说新闻,以形式带动内容。民生新闻兴起的主要原因为平民意识的倡导和觉醒,传媒自我发展的需要,受众心理需求使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