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丰富的注意力资源以及潜在的巨大商机。对于企业而言,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既是企业品牌良好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立足新时代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微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介的传播模式与特征,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出企业在"微时代"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相应策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潜在目标客户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带来了媒体格局深刻裂变,传统媒体正经受着来自网络的全面挤压。而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信息传播格局。微时代的到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平民化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使网络舆情的产生、发酵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计算机网络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一系列的微名词悄然兴起,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微名词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和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近些年来,随着微博公众影响力的逐渐加大,大众传播逐渐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微博特点及微博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兴起下大众传播微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4亿,微信从语音、文字、图片到视频的立体化沟通方式,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补充了以往社交媒介所没有的某些实用功能,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在微信时代,传统媒体在微信应用上应更加注重以内容为王,尊重粉丝的个体需求,优化推送方式,加强互动交流,才能借助微信获得更多的传播路径和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媒介传播的迅速流行,传媒行业全面进入微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受到了极大冲击,各大纸媒纷纷抢滩微媒介入口,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然而,囿于传统新闻传播思维,这些微媒介产品良莠不齐、处境尴尬。纸媒编辑如何创新编辑理念,运用互联网逻辑破解融合困境已经成为纸媒数字化进程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新媒体媒介"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代言词。短(微)视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而生成的新媒体媒介,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拍摄技巧,所传播内容符合现代大众吸收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这就是为何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的原因。本文对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行讨论,以抖音app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新趋势、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微媒介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依附于网络得以生存和发展,其传播主体呈个体化、内容呈多元化、方式呈交互性等特点,导致大量微信息碎片化、快餐化。大学生作为网络新媒体用户的主要群体,对微博、微信等新事物格外青睐,在使用这些新兴微媒介过程中,其人际交往、消费心理、价值观念等行为和思想深受微媒介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8.
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蕾 《东南传播》2012,(1):21-23
Web2.0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由于网络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微内容"的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的微营销模式因顺应新的媒介环境而备受推崇。腾讯开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迅速推广结合微营销理念,为微信广告的投放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微信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优势,对微信广告的发展价值和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推进微信广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点,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根本无从生存和发展。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地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也日益走进微传播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继续保持舆论制高点,必须积极使用新媒体,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更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让体育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0.
翁方珠 《新闻世界》2014,(6):132-133
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兴盛将信息传播带入微型化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使"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公民新闻在微时代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都较之以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晓霞 《报刊之友》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2.
张晓霞 《今传媒》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下,地方党报也开始借助于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平台,对党政事务信息挖掘、内容组织与刊发等,作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创新。其中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微媒体"之一,地方党报通过公众号平台的运作,吸引更广泛普通民众参与到党政事务、时政资讯的了解与学习之中,与基层群体展开网络化的互动交流,不断深化党报信息传播的内容深度,从而促进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与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信的使用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微信已经成为时下最受大家欢迎的社交软件,并且成为一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正在影响受众的社交习惯.本文引用实际案例:微信表情包、微信分组、微营销等来分析不同理论在不同层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研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和大众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6.
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我国媒体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党报评论更是发挥着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及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这对党报评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党报新闻评论有必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在媒介观点竞争时代树立党报评论的话语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舒小东 《传媒》2016,(11):62-63
在社交媒体、移动终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人类已经进入一个能够随时随地展开社交的时代,这彻底改变了人际传播的场域格局。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微信打破了以往人际传播格局,呈现出全新的传播特征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微信人际传播展开系统研究,不仅是必然趋势,而且是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微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实现了广告传播的“微”范式转型.以微信、微博引领的微媒介,为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微环境下的广告宣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也导致虚假信息、抄袭创意、盗版内容等废弃文化现象传播得更快更广.本文拟以“废弃论”来观察与分析微文化与微媒介现状,以期助力当下微广告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19.
社会传播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已经改变人类阅读和生活方式的今天,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宣传带来了新的宣传阵地。行政部门如何借助微媒体这一新式媒介传播方式,来积极开展自己的对外宣传工作,力求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商榷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传统新闻传播在新闻门户网站、手机新闻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走上了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致使新闻传播过程的变化可谓是复杂而多元。基于媒介融合的视角,分析新闻传播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