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飞速增长,新闻聚合软件的涌现,大众畅游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信息最直接的载体,随着数码影像的飞速发展,给新闻摄影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下的新闻摄影教育更应该担负新闻阅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紧跟时代潮流,着力培养有主见、有思想、有看法、有观点的新新闻摄影人才、新闻策划的人才、图片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2.
如 果我们肯定美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新闻摄影也应该讲求美 ,尽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不同 ,隶属于实用美学范畴的新闻摄影 ,其所表现的对象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质 ,关键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它。摄影是一门运用光学原理和化学原理再现客观对象的艺术。早在人类第一批摄影作品问世之际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历史学家、政治家拉马丁就说“这是要与太阳合作的艺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但由于许多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摄影要依赖抓拍完成 ,因此如果说与太阳及替代光源“合作”的优劣左右着新闻摄影的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并对新闻作品质量及其信息传播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制作编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应做好创新及升级摄影技巧与艺术手法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新闻摄影中应运用摄影技巧与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保障新闻播出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综合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摄影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或误区,制约着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繁荣新闻摄影事业,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闻摄影发展的态势及特点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新闻摄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新人、新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望近几年我国新闻摄影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报刊早已进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代,图片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大量群众参与摄影,扩大了版面编辑选择好照片的范围,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新闻传播队伍中的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准确地定位自身,争当新闻摄影的排头兵,引领新闻摄影,应该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既可以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又可以撰写出文笔犀利的新闻文字报道的“两栖记者”。  相似文献   

6.
刘苏阳 《新闻知识》2005,(8):74-74,65
新闻摄影是指具有新闻特性的摄影作品。新闻特性在前,摄影技巧在后。既然属于新闻范畴,那么,首先就应该具备新闻的特征和要素。此外,新闻既然是记者编辑从每日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或刊登在报刊,或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传输,自然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应该具备一定的重要性、特殊性、接近性、趣味性、引导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处于前进中的新闻摄影,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或误区,制约着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重使用,轻培养我国目前虽然有一支比较能战斗的新闻摄影队伍,但是,与时代的要求、报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它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中央或地方报刊,都先后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上录用一批年轻的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这些新闻摄影战线的新兵,文化、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而且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按理说,有关部门应对他们…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的手机摄影对新闻信息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媒介特性,在图片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手机新闻摄影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传播模式,在社会媒体平台发布手机新闻摄影图片具有深远的传播力,使得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社交网络扩散。手机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生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新闻摄影影响力与参与性增强,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对社会化媒体下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进行探讨,分析手机摄影新闻传播的负效应,提出手机摄影应用建议,为手机摄影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摄影不仅能歌颂生活中的美、揭露生活中的丑,同时也能记录下历史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社会纪实摄影及实用摄影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摄影是新闻范畴的一部分,它首先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否则就不称为新闻。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多,有经济建设、科教文教、精神文明、新闻人物,以及军事、公安、体育新闻、日常社会生活、环境保护与大自然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所不有。因此,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去选择新闻和美的关系,以此反映读  相似文献   

10.
耿翔 《新闻知识》2006,(3):27-28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价值的凸显,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影象在平面传媒中的真正魅力。新闻摄影人作为一种视角文化在瞬间的创造者,应该懂得“两个提高、一个关键”思想对于中国摄影工作的重要性。在进入读图时代后,我们《陕西日报》的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闻摄影行业添加了新的活力,新闻摄影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进行比较,提出网络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摄影与新闻摄影赛事出发,对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新闻摄影赛事进行了相应梳理和归纳,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赛事与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新闻摄影往往以图片形式加强文字的渲染效果.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通过拍摄照片强化新闻报道主题.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报道实现多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报道多媒体融合报道重要意义与特点基础上,探讨新闻摄影报道多媒体融合方式与发展前景,以期为新闻摄影报道的多媒体融合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新媒体最具有活力的媒介载体,在当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中的公民新闻摄影,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和其它新媒体,抢在第一时间用图片告知新闻,填补着传统媒体的缺位和不足,并为传统媒体的专业、深入报道提供着新闻报道线索。在未来,微博时代的新闻摄影还将日益强大,并与传统媒体进行相互融合。本文通过对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五大优势进行概括性论述,归纳出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该不该使用闪光灯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争议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赞成者众多,而反对者亦不少。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闪光灯不再是大新闻摄影框架内所必需的装备,但是对于新闻摄影的不同分类来说,闪光灯的重要性也不甚相同。所以单纯说新闻摄影应该使用闪光灯与否都必须在某个框架之内,否则是武断或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报道手段,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理念和平民视角应该是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的人道精神,是当今新闻摄影工作者不断探索、追求和坚持的影像创作价值观。作为直面灾难现场的消防新闻摄影工作者,更应该拿起手中的相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在各种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面前,所体现出的崇高的人道精神。这种人道精神不仅是对当代中国的解读,更是认识人类崇高价值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包容,以前没有纳入新闻摄影视线的技法、手法也渐渐成为其组成部分。新闻人渐渐达成共识,新闻摄影手法使用上没有对不对,只有合适不合适。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外线新闻摄影得以悄然兴起,有些媒体已经在版面上展示了红外线新闻摄影实践成果。但红外线新闻摄影还是新鲜事物,人们对此并不熟悉。为此,本文就红外线的基本特性、红外线摄影的兴起缘由、数码红外线照相机的改造机理、红外线新闻摄影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以其直观的图像传播表达方式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传播设备等的兴起,新闻摄影逐渐步入新媒体发展时代.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新闻摄影从硬件设备到其内部的发展构造都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其传播方式和途径也发生着极大变化,新闻摄影的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对新闻传播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受到新兴媒体传播的竞争压力.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新闻摄影成了新闻摄影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新闻摄影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新闻摄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对新闻摄影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进而得到长足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在我国摄影界引起激烈的争论,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了也没论出个所以然来.这两年在摄影界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某些摄影人提出的一些观点,又引起了人们对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关系的议论,虽然不像上一次那样热烈,似乎有老生常谈的感觉,但我认为应该把问题谈清楚,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摆不正确,就会在新闻摄影理论上产生误区,影响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