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新闻前哨》2013,(7):95-96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网络成为网民,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语言也正影响着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这种语言随着网友队伍的壮大,走出了网络这一虚拟世界,融人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成了人们的口语。与此同时,这种快速发展的语言也影响着传统媒体,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如何做到网络语言与广播语言的完美链接,对广播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玲玲 《今传媒》2021,29(4):76-78
交流对于有意识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问题,这种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是一个集自我思想、社会认知和时代冲突等为一体的复杂体。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构建出不完美交流的认识论框架,又从历史观出发辩证分析精神与精神之间不可交流性的现实与人类追求心灵互通的幻想之间矛盾关系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彼得斯在该书中的思想观点出发,简述人类不懈追求的完美交流最终会走向失败"宿命"的现实,继而立足当下分析互联网新技术时代在四个层面的不可交流性: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媒介、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最后试图探讨走出交流困境,弥合交流鸿沟,走向和谐交流的应对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若鸿 《今传媒》2011,(11):142-143
当今社会,符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方面,图形符号是平面广告的一个分支,作用是服务于平面广告设计。信息传播是图形设计的关键所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则是平面广告设计的主要目的,而图形符号无疑就是这交流中的必然工具。正确理解图形符号的意义,掌握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建构原则,方能设计出个性、独特、合理、完美的图形符号,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平面广告设计。  相似文献   

4.
科兹  凯逊 《全国新书目》2010,(23):53-53
这本书将告诉您:每个痛苦的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不完美的我;一个完美的我。不完美是人的本性,因而这个我是真实的;完美背离了人的本性,因而这个我是虚幻的。追求虚幻的我,就像抓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会将人分裂,会把心撕碎。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虚幻的我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回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先进人物群众关系本来不错, 可见报之后却往往引起群众的反感、误解。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的作者采写时片面追求人物形象“完美”,歪曲了先进人物的原形。一般来说,所有的人,在熟悉他的人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所谓先进与后进,只是从主流一面说的,而主流则是从两面对比中反映出来的。要想完美地表现一个人,必须从他的好和坏、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着眼。先进人物报道也逃不脱  相似文献   

6.
五种粮食之精华的糅合汇聚,使味觉层次全面丰富,综合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美感的最佳享受,品质中渗透着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实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7.
人际情报网络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人际情报网络的兴起 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人际交流一直占据着 重要的地位。而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存在于人 类社会中的各种人际网络。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 络,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网,是一个由某些个体或组织  相似文献   

8.
李名萱 《视听》2022,(5):147-150
约翰·彼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在《对空言说》一书中,他回溯了传播观念史演变的过程,探讨了人类传播史上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心领神会的完美交流不懈追求却始终身陷"对空言说"的无奈与困境.其中蕴藏着一条若隐若现却贯穿始终的主题——传播中的身体问题,成为探索与思考传播中身体在场重要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高钢文 《中国广播》2012,(11):94-95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从而推动着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使得信息传播得以在全天候、全地域、全社群中实现。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与互联网直接连接的便携智能终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幅新闻图片,不论拍摄的好与坏,都应该经过图片编辑进行裁剪加工。一幅好的新闻图片就像一件天然的艺术品,第一眼就能够吸引着图片编辑的眼球,这样的图片不需要精雕细琢,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很完美。一些并不十分完美的新闻图片,就像是一件半成品,需要图片编辑精雕细琢,使其成为一幅完美的作品。图片编辑就像是报纸版面的美容师,能够使报纸做到锦上添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超越自我     
理想的职业状态应该是人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谋求生计与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完美地统一.而我正是这样一个幸福和幸运的人. 我是一名从青藏高原走出来的女子,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时候起,做会计的母亲严谨细致的生活态度,做新闻记者的父亲刻苦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就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  相似文献   

12.
梁慧芩 《大观周刊》2012,(31):122-12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同语言、信仰、习惯、利益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工作,相互交流,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但多样性的文化同样也导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企业人才环境的复杂化,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因此,了解文化多样性下管理沟通的障碍、以及如何在文化多样性下构建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对于当前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全球化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记者采访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不仅要到现场观察,更多的是要访问直接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从他们那里了解客观事实。在人际的交往中,记者的心理活动还会受到采访对象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者之间心灵(精神、心理)的碰撞,是人与人之间知识、意见、感情、愿望以及对社会认识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交流,记者的意向和形象影响着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意志也制约着记者的心理,表现出双向心理活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几千年忧乐贯古今。在古城巴陵,传颂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岳阳中科电气创业兴业之路,对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无不完美诠释着中科人对国家、对事业、对企业博大的忧乐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一部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档案的制作,是由人与人和人与设备两大方面的完美合作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又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制作方的合作(包括导演、摄像、编辑等工作人员)、被制作方的合作(授课教师和学生)和制作方与被制作方两者之间的合作(沟通与协调、相互融合与默契配合);人与设备的合作,表现在熟练使用摄像、编辑、通讯等设备。当这两大方面协调、融合后成为一个整体,一部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档案"较完美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16.
从水龙头里淌出的,永远是水。从血管里涌出的,永远是血。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决定着这个人言说的内容。这些年,我始终呼喊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正是因为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在书香世界里拥有完美人生,我的人生因阅读而幸福。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内刊在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它在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培养学习型馆员、推广全民阅读、促进行业交流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只有确立先进的办刊理念、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设计风格、加大宣传与网络推广相结合,才能使图书馆内刊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紫嫣 《声屏世界》2006,(2):44-44
主持人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职业的人必须具有对隐性有效信息的捕捉与概括的能力。而透过显性信息捕捉出隐性信息,这就需要主持人具备思维的探索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主持人才能思一般人所不能思、言一般人所不能言,才能在麦克风前游刃有余。思维探索能力不是一日半日就可练成的功夫,它是在不断的多元化的交流中历练出来的。多元化交流指的是与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交流。交流的对象从广义上分有三种: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物的交流;人与自我的交流。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疏忽后两种。因为人与人的交流是有声的交流,后两种交流是无声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员要营造和谐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校图书馆员须加强语言、仪表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以优美的艺术性语言和完美的外在形象与学生交流,提升优质服务,强化导读活动,双方互动共鸣,创造一种民主愉悦的人际环境,营造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20.
魏伟 《大观周刊》2012,(36):180-180
本文着重探讨“和谐”的问题,正如谊词条本身所承栽的特殊意义,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从自身与自然,生命与艺术,道理与法则等等层面寻求着完美的契合点,也正是由于完美契合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并不可能存在的无奈,才更加触动着历朝历代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们苦苦探索。而作为凝聚智慧与文化多重素质于一身的艺术家或艺术人士们,更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和谐与人的和谐当成了终极的命题。人的和谐与艺术和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元论人民或者艺术从业者的生存状态是好是坏,但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寻求出路寻求和谐的追求却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当艺术和谐与人的和谐趋于完善时,人们可以享受这种状态;而当艺术和谐与人的和谐相对背离时,人们又可以互换其正向的趋势回归。这也许正是“和谐”一词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