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欢乐喜剧人》是我国首档大型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共同打造.《欢乐喜剧人》第二季12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过10亿,蝉联12周冠军,它的播出使我们迎来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大狂欢.作为一档“后现象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不仅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放松、愉悦,也给当下纷繁芜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李梓琳 《视听》2022,(5):65-67
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扎堆出现,呈现井喷之势,基本上由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占领主要市场.但是近三年来,喜剧题材的节目呈现疲软状态,《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综艺节目高开低走.基于此,《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通过在内容引领、价值转型、表达升级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强势扎根荧屏,避免了喜剧市场主题和形式同质化、笑星人才断层、节目质量粗糙等...  相似文献   

4.
于宁 《视听》2016,(6):31-32
在综艺娱乐节目广泛流行的今天,《欢乐喜剧人》凭借其喜剧竞技真人秀的定位,在众多娱乐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节目中一个个高水准的小品表演,既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小品艺术作为中国喜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紧紧迎合了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为例,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出发来分析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后期,种类繁多的综艺节目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上,形式单一的节目样态变得更加丰富,色彩单调的画面内容变得更加多彩,不同层级的电视观众都能从中得到满足。2016年,场景式喜剧综艺节目的井喷式发展,让观众对喜剧综艺节目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一档优秀的喜剧综艺节目不仅要有良好的内容作支撑,更要为观众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文章以东方卫视《今夜百乐门》为例,将节目片头、舞美设计、后期编排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场景喜剧综艺秀的包装策略。  相似文献   

7.
罗悦  肖文甲  贾超明 《东南传播》2016,(12):135-136
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成功既是对当下国内受众需求的真实体现,也是将传播理论运用到喜剧综艺节目中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欢乐喜剧人》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喜剧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于晓娟 《出版广角》2016,(20):66-68
我国即兴喜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喜乐街》是一档即兴喜剧类综艺节目,其依托一定的文化资源打造.《喜乐街》在节目中充分运用了即兴喜剧的戏剧元素,并且这些戏剧元素是为电视节目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喜乐街》是对即兴喜剧的电视艺术重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媒介内容与形式的不断丰富,喜剧和电视艺术的融合也日趋引人注目。在喜剧类电视节目中,"跨界"的介入为电视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形态——跨界喜剧节目。本文以《跨界喜剧王》和《喜剧总动员》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对电视喜剧节目的跨界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野中探讨跨界类喜剧节目中的解构与重构、戏谑与讽刺以及杂语与对话。  相似文献   

10.
张李偲 《东南传播》2020,(4):127-128
竞技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如今已经成为广受电视人和观众的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相关节目充分吸收了喜剧艺术的精华,特别是喜剧的审美艺术,将大量的喜剧性手法渗透到电视节目中,表现出喜剧美的特点。在韩国流行真人秀《Running Man》中,从前期人物设定到后期节目制作等各方面,都十分明显地呈现出喜剧美的特点。喜剧美作为竞技类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若喜剧性手法能得到适度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真人秀节目喜剧美带来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王紫薇 《视听》2016,(7):81-82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视台以真人秀节目为核心展开市场竞争,真人秀节目先后从节目形式和节目质量两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竞争力。如今,正确把握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成为节目提升收视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第二季节目为例,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节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节目从明星加盟、选手后台展示、现场角色扮演、新媒体全方位互动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成功满足受众好奇、个人认同、内心互动、社会互动的需求,并逐步引导受众情感投入,增强受众黏性,从而获得了较高收视率。《欢乐喜剧人》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对我国真人秀节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2014年扎堆出现不同,2015年的电视荧幕上喜剧类节目屈指可数,东方卫视推出的《欢乐喜剧人》表现优异。这档以"搞笑,我们是认真的"为口号的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通过对传统戏剧与剧场的模仿,利用大众流行文化中文本的"互文性",将喜剧从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降格为对轻松、时尚、感官刺激的一种简单追求。流行文化符号的无限复制与随意拼贴、全景式的呈现打碎了剧场的时空,以及喜剧精神的缺位,恰恰折射出欢乐愉悦的欠缺与"疲软":欢乐的欲望难以从自身与现实获得满足,只能转向符号文本以获得虚假的慰藉,并在符号的狂欢中被麻痹。  相似文献   

13.
《喜剧总动员》是由浙江卫视携手欢乐传媒共同打造的原创季播喜剧竞演综艺节目.该节目自2016年9月10日播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通过观看节目,受众深刻体会到了喜剧的魅力.本文通过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深入剖析该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而指出节目的成功之处,为其他综艺节目的制播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喜剧综艺节目陆续登陆各大卫视,形成该年度电视荧屏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收视率名列前茅在观众中产生一定影响的《我们都爱笑》为例,分析了高收视率背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并对此类节目热播现象进行了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中国喜剧综艺又出现扎堆热的现象,然而相比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的模式更趋于稳定和成熟,也呈现出"跨界"星素"结合等新看点,节目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得到创新.然而这种创新是一种"伪创新",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同时伴随着低俗搞怪的不良现象.面对网络综艺的竞争、喜剧人才消耗速度快等挑战,喜剧综艺应该以内容为身躯,以喜剧精神为灵魂,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16.
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努力转型升级、改进提高,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些"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必将从原来的娱乐化进行一些转变.2015年7月26日,中国首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在四川卫视推出,节目播出之后得到各方关注,本文将从节目的内容、形式、游戏设置以及社会意义四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茜  贺雪飞 《东南传播》2021,(8):136-137
在泛娱乐背景下,芒果TV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及综艺节目的 制作能力,运用多维度的新媒体形式,成功打造出全新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朋友请听好》立足"声音互动直播"加"真人秀"的全新综艺形式,将广播节目搬上荧幕,创新真人秀节目的 呈现方式,体现了芒果TV在综艺制作上对内容和形式的积极探索,也实现了"治愈"观众的节目主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经济收入提高,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状态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消费,娱乐节目的兴起正是基于此。以我国主要的四大地方卫视为例,不论是浙江卫视的《跑男》、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还是江苏卫视的《极速前进》,以及作为综艺节目标杆的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等等,真人秀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地方卫视提高知名度,获取巨大经济收入的不二选择。放眼全国各大卫视,综艺节目都会邀请流量大、人气高的当红明星进行录制,即使价格不菲,节目方依然会与这些明星签约录制,也就是所谓的"粉丝经济"和"明星效应"。真人秀节目为进一步夺得市场,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最开始完全复制国外已成熟的节目,到原创类节目的诞生,我国真人秀正不断发展。【研究意义】真人秀节目发展至今,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目前来看,拥有不错市场口碑的真人秀,主要有竞技类真人秀如《跑男》、音乐类真人秀如《我是歌手》、艺能展示类真人秀如《声临其境》、生活体验类真人秀如《向往的生活》等。于观众而言,真人秀可以展示明星们私下的生活,满足观众对公众人物个人生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参加的明星艺人也同样能够借助节目,提高知名度,获得更多的曝光率。最后对节目组来说,尽管投入成本远高于传统综艺节目,通过一档火爆的真人秀节目,获得的收视率也是其他节目所无法实现的。由于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那么多的真人秀,如何在激流中"遏浪前行",这是关键所在,也是本次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内综艺节目战场依然硝烟弥漫,轻松娱乐的大综艺时代已经过去,"泛真人秀现象"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一道瞩目的风景,在这一环境下,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作为全国首档原创明星子女励志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位列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综艺类节目排名第一。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成为2014年戛纳电视节唯一组委会官方推荐的中国原创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作为国内首档自主研发的原创类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侣行》打破了中国市场真人秀节目娱乐至上的特性,从受众本位出发,制作一档融合生活体验与文化交流的真人秀节目。《侣行》的播出不仅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而且还获得多家媒体的报道。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了《侣行》节目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引出在自媒体发展浪潮中,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