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语的传播与有声语言、文字的传播不同,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手语的媒介形象运用比文字更易于被认知和记忆,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韩国手语地名是韩国聋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某一地域并用手势表达出来的视觉语言符号。本研究对韩国手语地名进行理据分析归类,以此探讨手语元素在多维传播语境中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刘苇 《新闻世界》2022,(2):52-55
当前,我国有听障人士2000多万人,浙江省100余万,温州市16万有余。因听力有障碍,生活存在诸多不便,该群体渴望通过媒体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更为主动地融入社会。很多听障人士通过"看"电视接受讯息,因此帮助他们理解节目内容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手语电视节目现状,结合笔者的手语电视节目创作实践,从媒体责任担当、专业学科构建、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创新手语电视节目播报模式。  相似文献   

3.
1997年 10月 5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部电视手语新闻《一周新闻综述》 (以下简称“手语新闻” )栏目正式开播。“手语新闻”将省内的本周新闻浓缩在 15分钟内,配以手语翻译,以帮助全省 200万聋哑人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拓宽了电视新闻的服务范围。可以说,“手语新闻”的开播为聋哑人开辟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架起了一座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回顾一年多来走过的路程,我感到只能用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爱心来构筑桥梁,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连心桥。  河南省有残疾人 520万,占全省人口的 5.77%。…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聋人参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聋人迫切需要与健听人共享信息的权利。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情意。本文阐述了通过电视媒体推广与传播聋人手语的意义和途径,以期拓展手语影响力,为聋人创造无障碍沟通环境,促进现代文明,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手语是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是聋人与健听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听障者有2000多万,作为社会一员,他们很需要通过媒体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调查表明,听障者爱看电视,因为他们想通过“看”来了解社会。但由于语言障碍,他们仅能看电视画面,用猜来辨识电视内容,十分不便。自从有了电视屏幕下方的手语翻译员,以子母画面让新闻主播与手语翻译同步进行新闻播报工作,听障朋友便能“听”见电视,而不用猜电视了。然而,电视手语新闻的收视率如何?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聋人2004万,由于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他们很难通过正常的声音渠道获得新闻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为聋人群体更好地获取新闻信息安排了手语翻译,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本文就电视新闻手语翻译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央视新闻频道每天傍晚18点到j9点直播的《共同关注》节目增设手语主播,在原有新闻主播带给观众当日新鲜资讯的同时,手语主播同步用手语将节目内容翻译给聋哑人士。  相似文献   

9.
手语翻译的职业概况及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聋人与手语翻译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聋人,他们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的人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使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我国现有聋人2000多万,手语是聋人群体中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具有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表达情感的功能。它形象、简便、快捷,是其他工具难以替代的最适合聋人特点的交流手段,只要有聋人群体的地方,就有手语的自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信息传播平台。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此背景下,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路径探析”为题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推动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水平提升,确保广大师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汉语言文字知识及技能,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网络符号和中国手语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形成特点及原因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运用了象形、会意法创造符号,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等,进而预测了两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手语律师     
《全国新书目》2021,(2):40-42
被称为"中国首位手语律师"的唐帅,叩开了无声世界的大门,他帮助被冤枉的聋哑人洗清冤屈,教育无知的聋哑孩子懂得什么是法律,仔细聆听聋哑人的诉求和困难,并于2018年获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本书是作者历时两年追踪唐帅的生活轨迹,走访重庆的大街小巷,采访相关社会人士完成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出"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唐帅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3.
白瑞霞 《新闻爱好者》2022,(12):107-109
字幕和手语是听障者听觉器官代偿机制的有效体现。当前媒介传播仍存在实时字幕信息不完整和手语新闻可懂率较低等。在当前媒介生态变革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媒介歧视残疾听障群体和传播生产缺乏供给等制约媒介主动作为现象,基于听障者获取信息的刚需愿望,提出普及信息无障碍理念、科技赋能无障碍传播和满足听障受众共情体验等改进措施,旨在为听障群体消除信息资源访问壁垒,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促进媒介生态各种群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对2006年至2011年国内四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新媒体研究论文分析发现,随着产业发展的推进,新媒体研究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齐飞的基本态势,国内学者关注新媒体对社会建构的作用、受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新媒体应用与技术扩散产生的效果与影响等理论重点,引发了国内传播研究的新媒介转向、丰富了传播研究的理论内涵、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本土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2054万听力障碍人士,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就电视服务听障人士的节目类型、服务方式等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在我国听障人士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新闻与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资讯节目是听障人士最希望获得的电视节目,字幕比手语更易用。就未来我国电视服务听障人士的可能性,在参考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操作经验基础上,笔者对公共电视服务听障人士的法律政策层面、内容制作方面、资金来源与投入方面,以及设施和具体实施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肖红  方堃 《青年记者》2016,(8):48-49
中国目前约有2054万听障人士,生理差异使他们在信息时代常处于弱势地位,诸多以声音为介质进行传播的大众媒体平台对听障人士来说颇显无力,电视新闻便是其主要代表之一.如何让听障人士对等享有媒介权利,提高听障人士的媒介使用满意度,为听障人士搭建起了解世界的另一座桥梁,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传播学者的大力关注. 针对听障人士获取电视新闻信息难这一问题,国内外现行办法是语音播报电视新闻的同时,手语新闻播报员同时对语音做出翻译,将语音信息实时转化为手语信息,方便听障人士进行电视新闻信息的获取与识别.但通过笔者调查,电视新闻中手语播报方式虽对听障人士进行新闻获取有积极促进作用,但媒介效果不理想,电视新闻中手语播报方式亟需创新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陈楚 《兰台世界》2016,(12):43-45
新媒体技术使得人们的工作方式与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给档案利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本文以新媒体在档案利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研究背景,分析新媒体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并走向成熟,而新的市场经济形势对新媒体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就使得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对新媒体行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各种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人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脑、手机以及智能电视等传播媒体已经成为现今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途径。与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效率高、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应用优势。新媒体的有效使用已经成为党建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国内党建宣传报道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特点,具体阐述了新媒体在我国党建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若干加强党建报道的有效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在新媒体时代,企业职工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资讯,但新媒体的开放性较强,部分职工由于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正视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工作全过程中积极应用新的传播技术,深度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