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针和分针组装成的剪刀,在永乐大钟的“哐、哐……”声中,庄严地为2002年剪了彩。这也许是人类生活中最虔诚最神圣的“剪彩仪式”———历史被分成单元段落切割而后焊接,人生被分成章节结集而后续写,生活被分成一册日历而后翻页……,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公平地领到了365个崭新的日子。面对2002年的365页不同颜色的日历,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诗人的一行宣言:画一个圆吧,为的是圈住一个遥远的梦。只圈住个“遥远的梦”就算对每页日历负责了吗?我们都习惯于把希望寄托于“遥远”,习惯于把“梦”寄托于“彼岸”,但如果不…  相似文献   

2.
方法一:教师拿一本每日一张的日历,举起来,说:“每天早上,我们撕下一页日历,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天也就是一日。”随手板书“日”。接着说:“从1号开始,要多少天才撕完一个月的日历呢?”又板书“月”。之后,问:“每天撕一页,这本日历撕完了,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年”。这样用学生熟悉的日历引入课题,有真情实感,能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带入教学情景中。方法二:先让学生猜谜语(打一物):“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给他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等学生猜出谜底“日历”后,教师拿出三球仪说:“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考题】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者,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08,(12):40-41
【真题回放】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  相似文献   

5.
智趣     
1.星期日一上班,罗伯特就接到一大堆事情,回到座位瞧见日历,他叹了一口气:”原来今天13号,真是倒霉。”然后罗伯特拿出日程表对着日历安排起来,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个月居然有5个星期二,这时安妮问罗伯特:“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我们安排活动,那天是几号啊?”  相似文献   

6.
日历史话     
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只要看一眼日历就知道了。那么,日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人类文明史上的黎明时期。人类最早的历法也许只是计算天数,然而,“一天”在我们祖先心中的概念是和当代人不一样的。我们的祖先片面地将日出日落的这段时间称作“一天”,而对晚上则忽略不计。直到今天,西非、南美某些部落仍然在这么做。我们的祖先也注意到了月亮的变化:先是一轮圆月,接着圆月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完全“失踪”了。不过又一夜一夜地渐渐“还原”成一轮明月。从一次圆月到另一次圆月,是一个很好的“计时长度”,但是要以…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 《初中生》2008,(9):67-71
在我私人的藏品中,有一个发黄而旧黯的信封,里面装着十几张大地震后废墟的照片,那曾是我的“家”;还有一页大地震当天的日历,薄薄的白纸上印着漆黑的字:1976年7月28日。后边我再说这页日历和那些照片是怎么来的。现在只想说,每次打开这信封,我的心都会变得异样。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日历     
《中学生英语》2011,(3):29-29
星期一早上一上班,罗伯特就接到一大堆事情。回到座位瞧见日历,他叹了一口气:“原来今天是13号,真是倒霉。”然后罗伯特拿出日程表对着日历开始安排工作,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个月居然有5个星期二。这时,安妮进来问罗伯特:“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我们安排活动,那天是几号啊?”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幽默源于生活,幽默的力量却来自心灵的智慧,它离不开作者的感悟和表现。确实,在本期“幽默大转盘”栏目中,我们看到,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经过小作者生花妙笔的点缀,被染上了强烈的幽默色彩,从而展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三年级小朋友胡玉琼的作文《撕日历》,写的事情很简单,但通篇洋溢着浓烈的幽默感。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就有了很敏锐的观察力:每当日历呈现红色时“就不用去幼儿园”,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度过欢乐的一天了。于是小孩子天天盼望着日历中黑色改为红色。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就干脆撕去了那些“黑色的日历”而变成了“红色…  相似文献   

10.
现在各国、各民族使用的历法,种类很多,但主要可归为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我们现在日历上所栽的阴历,是阴阳历的一种,而不是真正的阴历。  相似文献   

11.
如意与遗憾     
①告别本身是一种遗憾的感情,幸亏还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 ②日历只剩下那么薄薄的几张了,这意味着,我们将向这位忠实的朋友告别了。每次告别旧年,总有那么一种依依难舍、感叹时光无情之感。然后那本厚厚崭新的日历,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切可以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12.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  相似文献   

13.
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郑州市西里路河南省图书发行公司发行的《在今天的日历上》一书,计划于1988年1月与读者见面。本书用日历的形式按月逐日记事或叙事而编成,是一种创新的写作形式,既不同于正史,亦不同于一般通俗历史读物的特殊史书,它兼有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是“大事年表”、“手册”、“辞典”和一般历史读物所难以比拟的。它不但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而且版式设计新颖,使人耳目一新.本书分别由史  相似文献   

14.
苏联哲学博士伊林斯基指出,“人生活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人本身也在变化,我们对世界对人和社会的认识在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急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把年龄看作单一的构成。年龄可分为由岁月记录的“日历年龄”,由机体成熟程度测定的“生物学年龄”,由智力和其它心理过程发展水平决定的“心理年龄”和由人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长期被我国劳动人民称为“通书”的日历,是一本小百科书。日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日历不仅包含天文、气候知识,还凝聚了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笔者认为,日历是可读的,同时还能作为小学生开设活动课的教科书。对小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对日历十分熟悉。但要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16.
日历     
<正>我喜欢用日历,不爱用月历。为什么?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这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线是灯光;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日历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根据要求作文。(60分)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相似文献   

18.
时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2004年也将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霸道”地充斥着我们的祝野,令我们激动、令我们HAPPY、令我们热血沸腾。就让我们在岁末的最后一期杂志里趁着2004年的余温赶紧回顾和盘点一下2004年影响我们的“之最”吧——  相似文献   

19.
日历     
同写时间,冯骥才把日历当作“生命的页码”; 同写时间,肖复兴解说“表,属于时间;钟,属 于岁月”;同写时间,迟子建感俉到:“我们和时 间是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 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亲爱的朋友,时间不偏不倚,对于我们每个人 都是一样的,它既不钟情于冯骥才,肖复兴,也 不偏爱于迟子建。读了下面的文章,你也来写写 对时间的独特认识,然后发到我们的网站(www. ywsi.com)上,让我们共同分享,好吗?  相似文献   

20.
丹麦人对时间的安排是极有条理的,在他们眼里,时间的流逝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可以具体化为个人的行动计划、事物的次序和社交的礼仪。丹麦人认为,安排好待人处事的时间,就等于创造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生活资源。随身携带日历本丹麦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除了人手一册《圣经》外,许多人手中还有一本“时间的圣经”,丹麦人称之为“我的日历”。当他们安排某件事情时,会先请对方提出一个时间,然后拿出自己的日历本,找出一个双方都认为合适的时间,填写在自己的日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