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奠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的全面建设的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确认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脚点,把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把生产力当作评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主张的标准。这一认识是我们党进一步成熟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摆脱贫困、走向中兴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中,首次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问题,具有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和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把生产力做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十三大的报告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那么,如何在执行党的社  相似文献   

5.
<正>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生产力标准”。他说:“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什呢?第一,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辩证法,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和质变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 任何事物的量都是多方面的,量变的情况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量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对我国社会的量变,更应从生产力的量变来考察,即从生产力总量的增加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提高劳动者数量的质和体制结构变化的量变形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这一科学论断,与教育工作有紧密地联系。至少可以这样理解: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我们教育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去工作、去服务;运用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指导全部教育工作,也就是作为检验教育改革得失成败、教改实验项目好坏、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对近四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研究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此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生产力标准提高到具有决定意义的地位。理解生产力标准问题,是掌握好十三大精神和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关键。一、学习和树立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坚持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检验改革、开放以及其它各项工作是非和成效的根本标准,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文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制约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告诉我们: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这一切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正是提高劳  相似文献   

12.
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标准。它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其对生产力的适应状况。研究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的理论渊源,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相关方面的实践及教训,对于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初级阶段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重视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阐述,是建立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深刻分析之上的,在他…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十三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到党的十三大全面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以之为立论的根据,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不断地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段理论时,人们都会注意到,生产力标准问题在这一理论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首先,十三大指出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特定的又是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根本条件。其次,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产力的基本含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点,认识生产力系统诸要素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按照生产力运动规律办事,对于我们正确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一切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的基本方针,不断排除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通过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得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由此便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也正是由于生产力落后,也决定了我们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  相似文献   

16.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一般说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但在道德领域中却不能用生产力标准直接代替道德标准.本文就如何正确处理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有怎样的道德标准,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关于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及划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这个问题,对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意义的.我从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方考查,认为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即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划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也主要有三个,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存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一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  相似文献   

19.
坚持用“生产力标准”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必然得出以下结论: 生产力发达是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标准;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标准。 一 社会主义作为脱胎于资本主义而又高于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我们必须促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