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半乳糖是一种常见的单糖,由乳糖水解生成,现制备D-半乳糖的方法有酸解法、酶解法、提取法等。D-半乳糖也是某些糖蛋白的重要成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衍生物合成、生化临床等领域。文章综述了D-半乳糖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D-半乳糖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子囊霉素产生菌的化学限定合成培养基,为进一步研究子囊霉素产生菌的营养代谢提供依据。本文分别采用了不同浓度的D-麦芽糖、D-半乳糖、D-蜜二糖、D-海藻糖、D-蔗糖等碳源以及不同浓度的L-赖氨酸、L-色氨酸、L-组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等试验它们对菌株生长和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D-甘露糖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动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糖类。目前,D-甘露糖的科研以及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工业、医学、养殖业、合成领域以及日化产业等。文章综述了D-甘露糖的性质、应用及并展望了D-甘露糖的市场前景,以期为D-甘露糖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宣布,其培育的世界首例转乳糖分解酶基因奶牛诞生,并健康成长。该研究成果将为培育生产低乳糖奶奶牛新品种提供育种材料、生产不含乳糖或低乳糖牛奶的奶牛新品系(种)、创造低乳糖牛奶的奶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这项技术可以将乳糖分解为常人可利用的半乳糖和葡萄糖,为解决“低乳糖奶牛”这一乳业发展瓶颈打开了一扇门。此外。还可以满足糖苷酶工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D-核糖是一种天然戊醛糖,是tRNA、mRNA、rRNA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一切活的生命体中与磷酸一起作用~([1]);由于D-核糖能够转化为核黄素和核苷酸增鲜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健康、医药制药、化妆品及动物饲料中。文章主要介绍了D-核糖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车前草总黄酮清除自由基及对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车前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模拟体系研究了车前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Plantago asiatica Linn.,TFPA)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TFPA(100、200、500 mg/kg.bw)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及血清、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TFPA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其IC50分别为9.00 mg/L、107.93 mg/L和18.28 mg/L。TFPA可使氧化损伤小鼠体重增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使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TFPA可有效降低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2%和14%;同时有效增高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GSH-Px、SOD的活性,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TFPA可显著增高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脂质过氧化.从而明显保护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D-果糖是一种功能性的单糖,其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渗透溶解性、生物降解性、冷冻性等优良的性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业、医药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具有研究意义。文章从果糖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在饮用牛乳时易出现乳糖不耐症的现象,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有了低乳糖乳制品。分析了低乳糖乳制品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
肖铭 《科技新时代》2008,(10):43-43
一种卑徽的抗生素也许是最有效的抗恐惧药物。在对患有创伤后压力综合症(PTSD)的老兵试验了一种新治疗方法后,科学家宣布,让他们快速康复的关键也许是一种已经存在了50年、名为D-环丝氨酸(DCS)的结核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使用5-D-谷氨酰-D-半胱氨酰甘氨酸(D-谷胱甘肽)及其同分异构体1-L-谷氨酰-D-半胱氨酰甘氨酸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碲化镉(CdTe)量子点.通过控制反应回流时间,研究了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内由2种同分异构体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紫外光谱,发现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别能够引起量子点的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导致制备的量子点荧光性质不同.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2种分子稳定CdTe纳米粒子荧光性质的差异,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讨论了引起2种CdTe量子点荧光性质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邵靖宇 《科技通报》1992,8(6):369-374
乳糖存在于乳汁中.因肠道乳糖酶的缺乏而致乳糖不消化并出现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intolerance),这一问题牵涉到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体内缺乏乳糖酶.随着乳品应用的扩大,此情况就越显严重.应该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是一种能够催化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的酶,在不同化学条件下D-阿洛酮糖会表现出不同的活性: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活性,经研究得到在60℃该酶表现出最优活性;过酸过碱的条件也不利于酶活性的表达,只有在中性环境下能表现出最优活性;而不同二价金属离子存在时,也会不同程度的抑制或者增加酶的活性,当加入Co2+时得到最优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概述新型头孢中间体去乙酰基7-氨基头孢烯酸(D-7-ACA)的特点、应用及制备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现有文献总结出D-7-ACA的各种制备研究进展。结果:三酶法制备D-7-ACA,可将头孢菌素C(CPC)和3-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催化转化为D-7-ACA,提高了头孢菌素c发酵组份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使用有毒化学试剂,且酶法生产工艺具有条件温和、无污染、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更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2D-3D的视频转换中,深度信息的提取是整个转换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当前,深度信息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并且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使得2D-3D视频转换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处理视频单帧图片为应用背景,利用单幅图片提取深度信息的方法和DIBR算法,实现了利用视频的单帧图片实现立体视觉的生成,并在此基础上对2D-3D的视频转换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当归中含有阿魏酸、尿嘧啶、腺嘌呤、东莨菪素、伞形酮、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多糖等多种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当归多糖主要包括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本文对当归多糖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火麻提取物(EFC)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月龄的雄性大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D-gal模型组、EFC(200mg/kg)预防组、EFC(400mg/kg)预防组、D-gal+EFC(200mg/kg)组、D-gal+EFC(400mg/kg)组,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的测试。结果:D-gal模型组大鼠搜索平台潜伏期增加,寻找隐藏平台的路径更曲折。而EFC(400mg/kg)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寻找平台的路径则比较简单。这些结果表明,EFC可以有效地预防由D-gal引起的大鼠空间记忆障碍。结论:火麻仁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D-gal致衰老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不少人喝牛奶会导致腹泻,原因是牛奶中的乳糖难以消化。目前已有低乳糖的牛奶上市,它是经过半乳糖苷酶处理的牛奶.这种牛奶中虽分解了部分乳糖,但分解产物葡萄糖和牛乳糖使牛奶甜味过大.有关专利虽介绍制低乳糖、低甜度牛奶技术,但由于使用了高浓度还原脱脂奶,风味不及一般牛奶,且酶促处理温度达45℃,破坏了牛奶的部分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水布垭大坝碾压施工中应用的宝马BW225D-3型振动碾的工作性能参数、碾压效果,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复制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探讨广西产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Vit E)组(100mg/g),五指毛桃水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五指毛桃醇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在给药30d后,计算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结果:五指毛桃可显著增大衰老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并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结论:广西产五指毛桃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应用是由图意应用题逐步过渡到半文半图的应用题。随着识字的增多 ,又过渡到全文字的应用题。对于全文字的应用题 ,在教学中 ,要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以下几种方式的训练。1 寻找条件和问题条件和问题是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了条件和问题 ,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