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10)
根据2014年建湖县乡镇主要河流以及行政村主要支流水质监测指标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结果对农村河流的水体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流经乡镇主要河流的水质指标看,溶解氧变化范围较宽,存在劣Ⅴ类水的严重缺氧情况,也有达到Ⅱ类水情况,其浓度受河流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高锰酸盐指数为Ⅲ类、Ⅳ类,以Ⅲ类水为主。(2)从流经乡镇主要行政村主要支流的水质指标看,溶解氧变化范围较宽,从Ⅱ类到劣Ⅴ类水,河流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更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Ⅲ类、Ⅳ类,以Ⅲ类水为主。(3)全县西南恒济镇、九龙口镇、沿河镇和颜单镇四镇河流水质相对较好,其他镇水质较差,普遍存在溶解氧劣Ⅴ类水情况,说明河流水质污染与经济活动有关,经济发达乡镇污染情况更为突出;行政村主要支流水质普遍比乡镇主要河流污染更为严重。分析了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成因。必须从源头控制、环境管理和宣传报道等方面同时着手来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最近对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
  海洋监测部门对今年3-6月监测的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其中,长江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三类,黄河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四类,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劣五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采用Zigbee技术对水环境水质参数进行综合监测,具有多点、自动、实时、连续、准确、低功耗、高稳定性等特性的无线传感器水质数据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水体温度、PH值浊度值等参数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4.
pH值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参数,一旦超标水质评价即为劣V类。对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调查某河流水质pH超标问题进行总结,简述了采取遥感解译、水质监测、水生生物监测、水质监测车等现代化监测手段开展调查等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解决类似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流的自然地理规律是河流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础,尊重河流的自然规律、保证河流水质、协调人类生态建设与河流的关系,是整个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我们应当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等方面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到人类与河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宾 《科学生活》2007,(5):35-35
主要威胁:气候变化其他威胁:抽水过度,农业污染和6座申请中的大坝水资源对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降水、蒸发、冰川融化、洪水和干旱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印度河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冰川的融水。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喜马拉雅冰川的融化速度,虽然在短时间里会引起河流水位上升,但在未来几十年内,河流水量会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张晋娇 《科技通报》2020,36(7):112-115
工农业对河流的污染是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诱因,加上人们对治水理念的偏差,致使小流域河流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在主成分分析方法适合分析情况下,以特征值大于1,贡献率大于80%为标准,利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从14项水质污染指标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通过这4个主成分可知,影响小流域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特征是氯化物、硫酸盐、总磷、氨氮和硝酸盐氮等指标。实验结果证明,通过提取的这些小流域河流水质特征能够详细了解到水样采样点小流域河流的污染指标,对这些污染指标采取有效的治理方式可缓解小流域河流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流水质监测的发展需要,对河流水质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及基于RS-485网络的远程监测软件。该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河流水质监测成本,提高水质监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我国河流水质远程自动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灌河响水段纳污能力及污染总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7年响水县污染物入河量,并对灌河响水段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河流二维模型,根据功能区管理目标、设计水文参数等分别计算出河段2010年、2020年的纳污能力,并提出了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22)
为了有效了解河流水环境及变化状况的断面,尤其是河流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有必要设置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本文从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理论角度,分析了河流水质控制断面设置的原则,探究了河流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设置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河流穿越是管道工程的咽喉.拳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河流侵蚀蚀机理、侵蚀强度、冲刷深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系统介绍和探讨,根据区域河床岩性特征,提出了适应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河流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冲刷深度参数.  相似文献   

13.
宗永臣 《西藏科技》2011,(10):28-31
文中在重新考虑当地大气压强并重新计算当地饱和溶解氧、复氧系数、耗氧系数的前提下,运用多河段水质模型对高海拔河流水质进行预测,发现该水质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高海拔河流水质预测。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河流水体纳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光 《资源科学》2006,28(6):141-145
海南岛有大小河流154条,纳污主要来自四大源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面源(面排放污染源)。2002年海南岛各河流容纳主要污染物的量分别为COD量75 345t、无机氮10 946t、磷酸盐2 477t;河流(河段)纳污量最大的污染源是城镇生活污水排放,COD、无机氮、磷酸盐分别占全岛河流纳污总量的44.89%、45.04%、46.14%。海南岛河流全年监测值中出现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河段主要是COD、氮的影响,湖库则主要受COD及氮、磷影响;河口水质受氮的影响较大,城市河段主要受氮、磷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质的主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中水质二维模型预测遇到的问题,在分析河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型所需的各参数后,用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演算和评价。为相关报告编写中水质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曾秀华 《大众科技》2012,(7):105-107
针对惠州市各县区主要饮用水源地现状,结合流域历史水文资料、水利工程调度情况和水污染事件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惠州市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主要来自水污染事故,分析其主要风险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惠州市应急备用水源初选方案,该成果对有效推进惠州市应急备用水源保障规划及工程建设、保障惠州市应急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娜 《科技广场》2007,(1):123-124
本文应用VRML、VC 的交互功能对河流水质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三维实时动态表示方法进行了重点的研究,从而弥补了传统水质表示方法的不足,并提高了河流水质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18.
闸坝对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作用规律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人口密度较大、生产生活相对集中、水质污染较严重的流域(如淮河),如果闸坝(或水库)调度不当,常常会导致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目前,国内在典型闸坝的水质水量作用规律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以作者在淮河流域沙颍河槐店闸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发现河道实际水质变化情况与先前认识的闸坝作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综合分析其原因,认为以前很少考虑底泥因素。因此,本文预测了考虑底泥之后闸坝对重污染河流的水质水量作用规律,把COD、氨氮浓度变化沿河流位置分别划分为Ⅶ段、Ⅳ段;并提出了在实验结果基础上构建水质模型,进行闸坝扰动河流底泥的模拟研究,重新全面分析闸坝的作用规律;并对闸坝作用规律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这对于重污染河流闸坝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圣柱 《大众科技》2012,(9):57-58,37
广东省阳春市潭水河"9.21"特大暴雨洪水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通过调查研究本场特大暴雨洪水的成因、规模与特性,计算分析出潭水河的水文特性和参数,对流域内的洪水预报、防汛抗洪、河流的规划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特性相似的流域规划、防洪决策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3-564
国家重大水专项“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针对巢湖东部水源区水质改善,研发与集成了周边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不同类型人湖河流水质改善及其河流生境修复以及多项湖内水质改善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达到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