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本文在充分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实践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新形式下新产业、新技术发展人才需求,实现工科人才培养向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应用型转化,提高人才与技术国际竞争力,为国家输出工科骨干力量,根据建设"新工科"的战略思路,梳理分析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改进高校教学模式,倡导创新思维、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探索;通过国家战略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学生多方位发展,为构建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社会新思路,才能建设自己的特色方向。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转变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低","教师背景来源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以西安科技大学高分子系为例,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通过更新教学体系,打造"双师"队伍,"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对"新工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作为"新工科"建设中重要的实践场所,应积极地调整及优化工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学生工作作为高校和谐、稳定、全面育人的重要保障,也应有所调整。江南大学君远学院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先行单位,从多维度进行教学改革以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本文从意识引导、学科交融、国际化引领、多元化培养四个方面,介绍了江南大学君远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工作重点方向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尤其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新的要求。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在分析了电信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差距后,通过合理制定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增大实践课程比重、压缩理论课时等,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刘馨阳 《知识窗》2024,(1):102-104
新工科是我国工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支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实践路经,为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29)
当前,能源供需多元化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成为关键。在详细剖析国内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发展格局4个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团队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为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9,(11):111-112
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以适应新时代下新的经济模式对新技术人才需要为基础,并以我国工科教育规模之庞大为事实,指出"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内涵,具体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转型升级需遵循的原则,并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案"、"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内涵"、"教学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旨在为相关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充分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实践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4)
"新工科"建设是中国工程教育应对新技术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面对这一新形势,要重塑通识教育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工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5)
本文阐述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探讨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摸索出一条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层面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做出的战略部署,依托"双一流"建设,提升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融合,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性综合大学工科专业积极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促进地方性综合大学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兰州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转型发展要求,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及实践体系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培训、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探索与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效果显著,专业升级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对同类专业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5.
徐雪芳 《科教文汇》2021,(12):88-89,103
新工科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建筑学主要培养具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以及加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该文通过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探讨了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实际开展新工科建设,探索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程序、收获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2)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目前新工科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计算机通识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并结合实际情况分享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过程。同时针对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出了三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为落实课程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伶 《大众科技》2010,(11):187-187,183
工科院校作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突破旧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