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诗文意境、绘画等皆有紧密的联系.这里就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进行阐述.诗文内容是书法表现形式的载体,书法是对诗文的艺术再造.使书法与诗文的意境达到意境共美.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学士为它的繁荣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历史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书法队伍,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论著和被称为墨宝的书法作品,这些艺术财富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园地.八十年代以前,书法指的是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而创作的抽象造型艺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艺术春天的来临,随着书法热的兴起,出现了以钢笔为主体的书写工具创作的硬笔书法,作为中国艺术园囿中的一株新苗,它的成长速度之快,令人眼花镜乱,目不暇接.短短的十年里,它已拥有一支比较庞大的队伍,好多以前从事毛笔书法的人也跻身其中,软硬兼施,进行探讨和创作,作为一门艺术,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同异、发展,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探索和研究.下面我试将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作一比较,以就教于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动态眼光,分析了中国诸多历史朝代中书法与文化教育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认为书法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中国文化含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国书法不仅要在传承上努力讨生活,还应当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拓展。当今"水墨书法"已成为中国书法发展中一个重要门类,"水墨书法"具有"现代书法"属性,但它又有别于"现代书法",它具有其墨韵、书写性和形式感三大艺术主要特征。"水墨书法"的出现顺应了大艺术发展规律的,水墨书法作品的创作已体现时代特征和个人的思想,并通过各类展览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被更多的阅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相似文献   

5.
书法欣赏是整个书法创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欣赏者面对书法作品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感受活动.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来说,书法欣赏又表现出自身的审美特点,具有再创造与再评价、抽象性、情感性、模糊性、共同美等重要特征.只有把握了这些艺术特征,欣赏主体的创造性才能在书法作品欣赏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理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罗振玉的生平及学术成就,结合罗振玉的印作,从清代学术与艺术发展的视角对罗振玉的篆刻艺术风格以及书法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罗振玉将印章研究与学术研究熔为一体,印章风格与书法风格一致,从而启示当代的篆刻、书法学习者重新审视书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对当今学习篆刻者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内涵、笔画、字形结构、字距行间以及编排艺术规律、色彩浓度等角度分析字体设计中的书法表现,同时对中国传统书法与当代书法表现的字体设计进行比较,还提出字体设计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书法文化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书法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早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书画同源"观点,它的意思是说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着对方,一起发展。书法学习不但能够使学习中国画的学生陶冶情操,养成平和的心理素质,还能从艺术的层面,增加学生对美感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由此看出书法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中国画是有很多好处的。文章写了三点,叙述了书法与中国画的联系,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书法教学为中国话提供的有利填充。  相似文献   

9.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自由联想。书法艺术这种形象的联想与异化,正是书法线条本身的抽象与综合,这种形象思维是美的艺术作用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不仅是唐代的伟大诗人 ,在书法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初唐以来第一个敢于公开否定王羲之的人 ;他的书法创作亦自成一家 ;在诗歌和书法两种不同艺术领域的贯通方面 ,树立了“诗中有笔 ,笔中有诗”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也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迄今为止,书法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随着计算机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普及,加之近20多年来应试教育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传统的书法课几乎被废弃,广大中小学生对练习书法的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而成年人的字体已经成形,在练习书法过程中较中小学生困难多一些,本文就成年人如何练习书法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墓志是古代石刻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蕴藏着丰富的书法艺术价值。唐代墓志艺术内涵丰富,文字书体多样,志文多用楷书。由于北朝后期曾发生文字复古现象,因此唐墓志中出现了许多隶书。唐太宗倡导行书入碑,于是唐墓志中又有了不少行书。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墓志书法,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书法史学价值与书法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书法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它不仅为中国的文明增添了光彩,还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生的书法教育,不但能让学生写好汉字,而且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第一,书法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书法在国际艺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她历经了三千余年的发展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产物。中国书法具有极其广泛的实用性、欣赏性、社会性和普遍性。真正的艺术是植根于广大民众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是能够被民  相似文献   

14.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传统艺术,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历来鲜有论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近来,学界已有人开始涉入这一领域,但仍少有力作。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与文学之关系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征,它以其特有的笔情、墨韵和实用、欣赏的双重功能,表现出了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示出了历代书法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举凡艺术,都是籍外界事物来抒发情志,在真善美的意境上,兴起人们的敬穆与神往。每一种艺术,又都有着与它种艺术不同的特点、技能和审美规律。文学通过语言,舞蹈通过人体造型,音乐通过弦律,书法则是通过线条质感、节奏的疾迟、结构形式、章法布局、用墨的浓淡枯润等来表现。书法审美主要指欣赏和批评。欣赏较偏重于感性认识,是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体…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一种重要的书面表达工具,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俗语说:字是挡门锤。对于师范学生,在教学上,掌握这门工具更显得重要。我校不少学生书法基本功甚差。因此,学校增设了书法课,由书法造诣较高的教师讲授。同学对书法的源流、流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创作求新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动力。我们应继往开来,充分发挥书法的丰富内涵和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成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新安画派"中的两位主将渐江和查士标,在书法风格上迥然有别.渐江走"复古"的路径,行书学颜鲁公,楷书学倪云林,形成自己"苍老天然,简淡高古"的艺术风格;查士标跟随"崇董"的时风,兼学米芾、"二王",形成自己"俊逸潇散,气韵高远"的艺术特色.究其根源主要有三:其一,二人的人生遭遇和经历不同;其二,二人的性格不同;其三,二人的艺术取向不同.然而,不论二人的书法风格如何,他们的书法都能触及艺术的真谛:表达个人精神境界和人格追求."新安画派"的艺术家们在"师古"与"创新"的关系上开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之路.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功利因素的干预。这在唐代的书法艺术中有很明显的反映。文治的需要,使众多的书法家挤身仕途;而书法家干禄的成功又促使唐代书法空前的繁荣,以至于尚好书法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风气。干禄实用也决定了书法端庄、易识、整饬的面目特别突出,这是唐代书法“尚法”的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突出展览和观赏效果为目的的"展厅书法"创作获得了发展,而书家们也以此为方向,从形、色和奇等入手,在书法的视觉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我们在追求新思想、新观念和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认识到书法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书家对书法创作应理性的回归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现代艺术理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