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3月19日,20世纪最著名的科幻巨星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离开了我们,当天英国著名广播电台BBC报道了有关他的事迹和他的科幻作品对科技的影响。 克拉克是一位太空工程师,更是一位科幻思想家,与艾萨克’阿斯莫夫和阿尔伯特·何林并称为科幻三大巨头作家。他从小就喜欢看科幻小说,中学毕业后没有上大学,但他的业余学习和思考让他有能力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皇家空军的雷达指挥员和技术师,1945年他提出的卫星通信的设想,使他获得了1963年的富兰克林学院金奖,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管理》2002,22(5):64-64
太空梯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的小说《天堂的喷泉》中提出来的,他设想在地球上向下伸展出一个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当时有人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太空旅游,阿瑟说,在大家停止微笑后的50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科幻之父”郑文光.于1954年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并用精确的科学术语.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康和大同社会的理想。他是迄今为止惟一荣获国际科幻奖的中国科幻作家.他注重把精力放在预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上。他说.“我的作品主要反映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欢乐、痛苦、爱情、挫折、胜利、斗争……”晚年.他亦用科幻来抨击人性中的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4.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并从事过天文史研究工作。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发表在《科学大众》上的作品《火刑》,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高中课本中的语文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他因脑中风无法握笔写作,但仍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99年4月,郑文光荣获迄今为止中国科幻领域惟一的“终身成就奖”。20O3年6月17日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5.
正王侃瑜,青年科幻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专业,2014年在《萌芽》杂志连载科幻作品《云雾2.2》,2015年创作《重返弥安》参加"彗星科幻"国际短篇科幻小说比赛并获优胜奖,小说见于《收获》《萌芽》《上海文学》《香港文学》《科幻世界》《南方人物周刊》等,多次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并被刘宇昆、胡绍晏等人翻译成英语收录于美、加等国的选集,现出版有个人小说集《云雾2.2》。王侃瑜是一位从科幻迷中诞生的科幻作家。她是上海科幻迷组织"科幻苹果核"的发起人和核心成员,在进行创意写作硕士学习时才开始正式的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0月25至27日,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10周年庆典在重庆举办,以刘慈欣、郝景芳、韩松等为代表的百名科幻精英汇聚一堂,为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星云奖的科幻作者进行颁奖。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思宇同学凭借作品《蠕虫》获得了最佳青少年作品银奖,这也是继2018年苏州中学周天行同学获奖后,江苏省青少年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再获殊荣。  相似文献   

7.
<正>人物点击日前,具有世界声誉的科幻大奖雨果奖在美国颁出。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奖,被业界称为中国科幻值得纪念的一天。作为责编、最早发表《三体》的《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表示,在这样中国科幻历史性突破的一天,仍然看到当下中国科幻创作存在忧虑,主流作家群体还比较弱小。刘慈欣在获奖之后表示,这次获奖有幸运的成分,所以还是保持平常心为好。昨天,刘慈欣并未前往颁奖现场,作为《三体》译者,美籍华裔科幻  相似文献   

8.
台湾自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本土科幻小说以来,台湾作家在科幻文学方面的努力令我们瞩目。本世纪初,为鼓励、促进中文科幻小说创作,台湾设立倪匡科幻奖;2011年2月,为推广华人科幻文化,中华科幻学会在台北成立。从本期开始,我们与中华科幻学会携手台湾科幻作家,为广大读者陆续奉上引人入胜的台湾科幻佳作。本期刊载的,是出版了近百万字奇幻作品、并连续两届获倪匡科幻奖的著名作家李伍熏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合金弹头6     
《世界发明》2006,(10):21-21
《合金弹头6》是《合金弹头》系列10周年纪念作品在保留了4位熟悉的角色Marco Tarma、Fio、Eri外,还增加了在《怒》与《格斗之王》中登场的人气角色拉尔夫和克拉克。  相似文献   

10.
科幻大师亚瑟&#183;C&#183;克拉克曾经写下过一句话:“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毫无二致。”但他错了,二者的区别很简单——魔法是假的,但科技却真正管用。例如,称自己具有“千里眼”的人说他们能看见很远之外的东西,但在测试中他们从未成功过。事实上,千里眼很简单:它就是电视。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气垫船、飘行汽车、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人造蛋白……现代或未来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的科幻写作、科普写作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童年。一生留下3500万字180部著作叶永烈的写作之路堪称神话。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叶永烈从11岁起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是国际知名作家,60年来笔耕不辍,在科普、科幻与纪实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出版了300余部作品,累计约3 500万字(不包括日记与书信)。叶永烈11岁就发表诗作,18岁发表科学小品,19岁写出第一部化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他多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  相似文献   

13.
科幻小说作家总是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些人甚至掌握真正的技术知识。欧洲航天局现在想对这些人的技术知识加以开发。他们已请伊韦尔东一家名为“来自别处的房屋”的乌托邦博物馆就未来对科幻作品中的技术加以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家博物馆有一座收藏了 4万本科幻书籍的图书馆。博物馆馆长、欧洲航天局“科幻小说创新技术应用于外层空间”项目负责人帕特里克·居格说 ,这项研究还将包括对连环漫画和《星际旅行》等电影的利用。在与现实有明确联系的科幻作品中 ,居格列举了金·斯坦利·鲁宾逊创作的《火星三部曲》。这部作品描绘了如何把火星…  相似文献   

14.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1976年他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史研究。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他发表在《科学  相似文献   

15.
梦幻晚餐     
苍茫之旅   克拉克是一位英国的土木工程师,受聘于伊朗一家在建的水泥厂.这天中午,他离开德黑兰,要赶150英里的路到一个叫曼吉尔的小镇上办事.出发前,克拉克只吃了一些没有放发酵粉的干饼和一种液态的酸奶酪.   ……  相似文献   

16.
<正>《今日科苑》自2016年5月推出科幻栏目"微型科幻小说"以来,吸引了许多科幻作者投稿,刊登作品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认可。为了鼓励和发掘更多原创科幻小说作者,《今日科苑》将与蝌蚪五线谱网共同举办第六届"光年奖"原创科幻小说大赛。大赛于2017年4月6日正式启动,获奖作品将获得主办方奖励,欢迎广大科幻爱好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7.
中科 《金秋科苑》2012,(18):62-65
克拉克马上与安德雷生取得了联系。两人畅谈了几个星期。开始,安德雷生主要听克拉克的,因为克拉克不仅是个老练的电脑专家,在斯坦福大学当过教授,而且创办过一家富于创新的电脑大公司。但渐渐地,克拉克决定在技术方向上听安德雷生的。他告诉安德雷生:“你决定干什么,我来找钱。”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7,(3):23-24
城市是一个母体。现在的城市都在寻求改变,寻求独特的氛围,寻求与其他城市的不同电影《骇客帝国》还有一个名字叫《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而其"真身",英语The Matrix的本意却是母体、矩阵.子宫的意思。在《疯狂的石头》里,当谢小蒙在缆车里泡妞的时候,他说这个城市是一个母体。事实上,这不是科幻,也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科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科幻作品作为科学幻想的载体常将科学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为深入探讨科幻教育的作用,了解科幻作品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结合SPSS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中等程度相关,子维度中技术观影响与应用关注、想象力影响与议题关注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齐马蓝》     
正2019年,美国Netfilx播出由大卫·芬奇监制的动画短片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些包含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等元素的2D和3DCGI短片,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深邃厚重的思想内涵征服了一众动画爱好者,这部被观众亲切称作"爱死机"的作品也迅速成为全球热议的现象级爆品。作为大卫·芬奇的御用编剧,英国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Alastair Reynolds)负责了"爱死机"第一季第7集、第14集的剧本创作,他亲自操刀改编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齐马蓝》和《天鹰座裂隙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