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彩电总装企业的技术学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伟 《科研管理》2001,22(2):104-111
本从产品和工艺技术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彩电总装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及其特点,指出了总装企业主要是学习了产品的整机设计能力和装配操作技能,导致了总装企业较窄的知识基础,因此总装企业的“追赶”主要是专注于国内同质且可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张,难以升级到高端和正在增长的差别化产品市场,因此,总装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供应商的后向联系,以创造更广和更多样化的知识基础,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的生产和设计方面。  相似文献   

2.
均衡生产是总装造船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生产节拍的设计与应用对总装造船企业实现流水线均衡生产作业至关重要。对生产节拍在总装造船生产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阐述了总装造船节点节拍的设计方法,分别对船坞并联造船的生产节点进行生产节拍的设计,应用国内某大型总装造船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了节点节拍的模拟分析,证明了节点节拍在总装造船生产流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总装造船企业设计和应用节点节拍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电子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总装工艺是整个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总装工艺就是将电子半成产品当中所有部件进行装配与检验最终将电子整机产品成为合格产品的主要过程。如果想确保电子产品在生产阶段的质量不仅要对电路、元器件、零部件进行仔细的设计、选取、布局之外还需要有完美的总装工艺。本文主要对电子产品总转工艺的具体内容、顺序、要求进行了分析,进而简述了彩色电视机总装工艺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管理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五大障碍入手,论证了国内企业在知识管理上处于起步阶段,得出知识管理起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正确选择合理的知识管理模式”。本文首先从与企业知识管理高度相关的顾客、产品差异程度、企业知识构成和产品生命周期四个因素分析,提出了CDKL分析模型,以帮助国内企业做出知识管理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董志远  李云慧 《大众科技》2021,23(10):52-54
自动化生产线的开发与应用是在提高效率提高产能,质量稳定且提高产品的一致性.节约劳动成本消除浪费和提高电动玻璃升降器总装生产水平的一个质的飞跃提升,更是为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市场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低成本高价值的核心路线必须引进一流的设备和一流的现代化工艺.文章结合CN210S车型电动玻璃升降器对装配工艺进行介绍,为生产线设计问题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专家工作通讯》2001,(7):13-13
大连服装机械总厂是国内专业设计制造特种工业服装机械的大型企业,主要生产剪裁机、钉扣机、锁眼机、加固机、电钻等产品。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外智力提高了工艺水平、促进了新产品开发,并使产品质量在国内领先,有些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发展特点,企业对此进行了研究创新。总装工艺最大的优点就是就是能够进行精益化生产,正是因为如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受到了企业的普遍重视。在汽车总装物料配送的过程中,应确保总装装配线与物料生产配送之间紧密联系,实现物料配送的最优化。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对汽车总装工艺工程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2005,(8):F002-F002
我公司前身——无锡纺织器材厂始创于1959年,是国内生产纺织器材的专业企业。公司生产四大类纺器产品,积数十年设计制造经验,拥有国内一流的装备和检测仪器、优秀的管理、技术、销售服务人员,能为用户提供国内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我公司设计开发的新一代系列纺织机深受客户青睐。企业已通过2000版IS09002质量体系、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各类产品畅销各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亚、非、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李永东 《科技风》2012,(12):12+25
本文介绍了飞机总装移动生产线技术的理论基础,浅析飞机总装移动生产线技术的特点,结合我国飞机总装企业的情况讨论实施这一技术所需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江旭  高山行 《情报杂志》2007,26(7):8-10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对合伙企业间的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在联盟知识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吸收性学习决定了知识分享的程度而开放性学习对知识创造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给企业内外部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动性。现阶段,企业急需构建动态能力,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作为技术、管理以及市场都落后的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技术、管理与市场能力的协同演化来构建动态能力,成为现阶段后发企业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华为公司追赶过程中的技术学习、管理学习以及市场扩张行动,探究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管理-技术-市场”能力协同演化推动后发企业形成应对环境震荡的动态能力,其中,管理能力为企业技术与市场能力积累提供管理基础,技术为市场能力的积累提供产品基础,市场能力对企业技术与管理能力具有资源反哺效应;其次,技术学习、管理学习、市场扩张是后发企业获取与改进技术、管理以及市场能力的重要渠道;最后,在不同追赶阶段,后发企业的能力积累依赖于差异化的技术学习、管理学习以及市场扩张战略。案例企业的追赶过程显示,案例企业通过技术学习、管理学习以及市场扩张的方式实现三维能力的协同演化以及可持续追赶,具体而言,其技术学习行动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为:产品仿制引发的技术学习,产品改进引发的技术学习,技术应用与推广引发的技术学习,全球创新网络引发的技术学习;其管理学习行动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为:产品质量改善导向的管理学习,组织(机构)建设导向的管理学习,流程改进导向的管理学习,流程融通导向的管理学习;其市场经验积累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为:来自于低端市场的经验积累-来自于中高端市场的经验积累-来自于国际中低端市场的经验积累-来自于国际高端市场的经验积累。对现阶段后发企业制定追赶战略而言,本研究主要管理启示为:首先,应对数字化下的环境动态性,后发企业应注重推进多维能力协同演化;其次,针对不同追赶阶段,后发企业应该根据其所处阶段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技术、市场能力改善战略;最后,后发国家应该为国内企业提供有助于其多维能力协同演化的支持政策,推动后发企业实现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的协同演化,进而全面推动后发企业实现可持续追赶。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Taiwa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s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it lags behind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strength of Taiwan's industry lies in its low-cos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which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undermined by rising wages. Faced with a massiv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China,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prevent the hollowing out of domestic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local firms to embrac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their ties to multinational firms. The initiative aims at enhancing the 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speeding up responses to the market through concerted actions by brand marketers, parts suppliers, and assemblers. New technologies underscore new working methods that erect entry barriers to protect existing network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Taiwa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s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it lags behind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strength of Taiwan's industry lies in its low-cos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which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undermined by rising wages. Faced with a massiv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China,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prevent the hollowing out of domestic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local firms to embrac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their ties to multinational firms. The initiative aims at enhancing the 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speeding up responses to the market through concerted actions by brand marketers, parts suppliers, and assemblers. New technologies underscore new working methods that erect entry barriers to protect existing network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4.
组织学习是企业提升其经济绩效、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基于438份来自中国企业的有效问卷以及与14位中国企业经理的深度访谈结果,探讨了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特别地,适应能力包括企业对市场环境以及非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非市场适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把节约和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破解资源的瓶颈制约;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20年来,通过加强矿产勘查,提高了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在矿产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增长;加大矿业开发,提高矿产品供应能力,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监管,规范勘查开发秩序,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发展绿色矿业,建立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推动矿产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受国内市场规模影响,大的市场规模更具技术创新的优势。第一,大的国内市场规模能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第二, 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易于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而利于技术创新;第三,国内市场规模和需求特点制约技术创新类别;第四,国内市场规模直接制约技术创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进而影响创新效率;最后,国内市场规模制约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为创新群的生存提供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拓展国内市场规模,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建文 《科教文汇》2011,(20):75-76
20世纪30年代.“国家”意识增强,在民众抵制洋货的同时.政府则大力提倡国货运动。南京因观瞻所系.提倡国货运动尤为积极。市府多次组织宣传活动.整理了国货商场,规定非国货需标明。实施结果.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尤为可贵的是.南京市政府也认识到.提倡国货的根本办法在于全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芯片行业的三家国际新创企业为例,采用跨案例分析法,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要素和模式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其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嵌入路径。研究发现:国际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式可分为信息探索式学习、技术探索式学习及开发式学习;国际新创企业的GVC嵌入路径包括价值链横向嵌入、价值链高端嵌入及价值链深度嵌入;国际新创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组织学习要素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和嵌入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瑞佳  杨建君  邓程 《科研管理》2021,42(3):180-190
产品创新是一个“发明+商业化”的过程。为得到较高的产品创新绩效,企业不仅需要良好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发明)做支撑,还需要在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具有相匹配的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基于此,文章以知识基础观和理性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之间的偏离,即产品创新绩效偏离对双元学习平衡和互补的影响,并引入企业家导向这一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情境要素,分析其对偏离和双元学习平衡或互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国内257家制造业企业的有效问卷数据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偏离负向影响双元学习的平衡,正向影响其互补;(2)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大于或等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正时,企业家导向加强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3)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小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负时,企业家导向削弱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加强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