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戴雪芳 《文教资料》2014,(14):105-106
作者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关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幼儿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变关注结果为关注过程,变关注知识学习为关注幼儿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芬 《考试周刊》2011,(30):234-23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面对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园进行了幼儿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的改革尝试,构建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学习环境,并初步探索了幼儿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深受幼儿们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科学启蒙教育,让幼儿在科学游戏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锻炼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本文作者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从实践中总结了科学游戏实施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幼儿科学教育属于启蒙性质,即让幼儿在认识周围常见的有代表性的事物中积极思维,懂得一些粗浅道理,萌发某种观念和意识。但再粗浅的知识也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这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质功能所要求的。要使幼儿知识经验、技能方法、智力才能、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支柱。启蒙教育的关键在于,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其“三性”,即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启蒙教育,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了以下六种科学教育方法:1.体验式。幼儿认识…  相似文献   

6.
幼儿时期是个体好奇心旺盛和在与支持性外部环境的具体交互中形成认知发展的阶段,也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的科学玩教具配备,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分析当前幼儿园科学玩教具配备的问题,主要包括:理论依据与系统性问题、配置方式与针对性问题、使用策略与适切性问题3个方面。研究认为:幼儿科学玩教具配备应立足幼儿的科学经验框架,紧扣幼儿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经验、主题活动与玩教具配置之间的多维连接,并针对教师使用玩教具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指导,方能有效促进幼儿在与科学玩教具的互动体验过程中观察科学现象、探究科学原理、奠基科学思维,同步借助配套教育政策的优化,助力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科学启蒙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它为幼儿首先开启了科学的大门,并且能够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幼儿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在的幼儿的科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之我见谢冬梅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即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不同场合向幼儿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教师以不同程度的指导或参与,让幼儿在有计划学科学和自由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主...  相似文献   

9.
孙宇芳 《山东教育》2012,(Z3):69-70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但在幼儿园内,幼儿的科学玩具材料  相似文献   

10.
幼儿科学教育属于科学启蒙教育,而学习科学的过程应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在科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尤为重要。同时,科学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深度联系,教师要在合理化链接生活基础上优化创新科学教学,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高效培养各层次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素养,塑造良好科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祝彩琴 《考试周刊》2011,(5):237-23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从而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科学教育主要是指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科学教育环境,让幼儿探究周围自然科学现象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领域包含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部分,其中科学探究部分阐明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建议。从《指南》的科学探究的前言部分,我们不难看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应使幼儿主动的探索过程获得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的深层价值,使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就是使幼儿学会学习,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产业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幼儿教育首当其冲,成为了教育领域改革研究的重点,其中,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涉及到的化学课程内容较深、实验药品腐蚀性较大以及实验操作较复杂限制了化学知识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发展。因此,文章尝试性地将趣味化学知识融入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通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不断地加强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所以如何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支撑幼儿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课题背景下,我园开展了"幼儿科学与文学启蒙教育整合"的子课题研究。课题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成为关键环节,课题目标中的认知目标成为基本问题,究竟怎样对幼儿认知发展目标进行重构和再定位成为课题的基础准备。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学习和思考。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在"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中,课题总目标中的认知目标是: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使幼儿在认识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由地表现所认知的科  相似文献   

17.
开展早期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发展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习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技能,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和建构认知能力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科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使幼儿各项认知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的过程。幼儿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又...  相似文献   

18.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成效。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知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解析是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基础。观察法和模拟实验法是幼儿期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的实施必须遵循安全性、兴趣性、时空性和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科学启蒙教育集体活动中,老师讲、幼儿听,只注重完成智育任务的现象相当突出,幼儿死记硬背一些不甚理解的内容,机械地记忆各种名词术语,不但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更谈不上让幼儿去发现学习.鉴于以上的原因,教师不断地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进行探索,尊重孩子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精神,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科学现象神奇有趣,科学活动丰富多彩。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不同于知识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它以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