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国时期江门五邑地区的侨刊,登载了不少吸引五邑华侨“银信”业务的广告。“银信”是侨汇和家信的结合体,是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物质与精神联系的重要载体。透过五邑侨刊中的银信广告,可以观察民国时期五邑乃至广府地区侨汇流通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土改前,广东华侨约占全省人口六分之一,占中国旅外侨胞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些华侨的原籍主要分布于兴梅、潮汕、东江、珠江、粤中及琼崖等专区。由于广东华侨将其在外辛勤劳动所得的部分钱用于购买土地,因此,他们占有不少的土地,在许多地区,其占有土地的数量甚至多于地主和富农,仅次于祠堂、庙宇、宗族占有的土地。由于华侨家庭的男子成年后或大都出洋谋生,或从事其他职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少,加上其家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侨汇,因此,华侨大多将其土地部分或全部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逐渐成为“美洲华侨之乡”,华侨向侨乡源源不断输入巨额银信(侨汇与华侨家书)。海内外各种团体为争取银信递送中的利益,或以家族亲情纽带和地域意识、或以现代权利义务观念为理据进行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引发的侨乡社会观念转变,是乡土社会开始向工商社会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温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温州人的侨汇、信息、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是侨乡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对瑞安市桂峰乡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调查分析,发现华侨华人慈善捐赠的模式有个人、民间组织和政府三种并各有特点,动因则是强烈的爱国爱乡的愿望。华侨华人慈善捐赠对侨乡的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和地方经济等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抗战时期,因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占领以及对华侨的迫害,大批华侨被迫返国,国内侨生、侨眷也因侨汇中断导致生计艰难。广东省政府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展开了对归国华侨的救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救侨会的成立及其活动表明了国民政府侨务观与救济观的转变,是现代政府职能的凸显。  相似文献   

6.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世界影响巨大,华侨主要聚居地区东南亚也深受其害。由于深受所在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东南亚华侨经济本身存在着经营分散、产业落后的弱点。东南亚各国早已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国际贸易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的裹挟,因而经常牺牲华侨的利益,以维系其统治。在经济危机波及东南亚地区时,东南亚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排华的经济、移民政策。华侨经济深受其害。尽管国民党政府对华侨投资极为重视,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若干地方政府对华侨投资也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华侨投资国内,也受到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1928年以后,由于官僚资本的垄断扩张,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压缩了其发展空间,并在客观上对华侨资本产生了排挤、制约的严重后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华侨转变其经营方式,在生产经营上开源节流,在资本经营上越来越多地采取资本联合,并通过侨汇转移财产、直接投资国内等措施,力图减少损失。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摆脱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7.
银信是晚清民国时期五邑及其周边地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华人寄回家乡之侨汇、书信的统称,它属于跨国民间文献,是广东侨批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邑银信的构成包含核心要素与关联要素,除具有广东侨批的一般特征之外,五邑银信还独具特点,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精神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后,随着中外交通的恢复和海外移民网络的重建,四邑侨乡社会进入了恢复重建期.在战后广东军政当局的支持和配合下,以现代银行金融系统和邮政系统为主体的官方侨汇网络体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重建,一度成为主要的侨汇途径;随着海外巨额侨汇的涌入,四邑侨乡经济活动日益活跃.部分侨汇转化为金融资本,有力地推动着以金山庄、金号、银号、地下钱庄和零售商店为主体的四邑侨乡社会民营侨汇体系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侨批业初探     
侨批是侨信、侨汇的俗称。《辞源》对“批子”条的解释是“支取银钱的宇条”,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采取这种用法,但在福建的各种方言中,特别是闽南话中,“批”作为银钱解释却是一种基本用法。“侨批”即华侨的批信,是华侨既寄钱又寄信,因此侨批业就是为华侨汇款送信的行业,是一种特殊的邮政业务。经营这种业务的机构叫“批馆”、“银信局”或“侨批局”等,1934年后邮局则规定其统称为“批信局”。它具有民营信局、邮局、银行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侨汇为江门五邑侨乡重要的经济命脉,曾有“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说。从定量、定性两方面辨析此说的历史内涵,可以窥测四邑侨汇所包蕴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尝试把文化和当代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了华人企业的经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作者认为华人企业对经理的激励与约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关系”和“情”起了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而且还表现在物质层面。无论是家族经理还是非家族经理,他们对家族利益都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能够较好地实行自我激励与约束,从而有效降低代理成本。但是,“关系”和“情”的潜在激励作用是有限的,不利于华人企业规模的大型化。  相似文献   

12.
青田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很多华侨会充分利用每年的暑假或其他假期,将孩子送回国内接受“本土”文化的教育。图书馆作为文化聚集地,在对华侨子女华文教育中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性,应从抓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环境建设以及阅读策略的指导等两方面入手做好为华侨子女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观念。华文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行动研究”,置身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为实现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身处华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应当增强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的意识,这是华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其自身造血能力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文化教学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又大大拓宽了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领域。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运动,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五禽戏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华文教育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教学,尤其适用于如"寻根之旅"之类的短期教学,是较为科学、高效的华文教学资源。五禽戏融入华文教学不仅扩充了华文教育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问题是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社会问题乃至社会冲突都与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侨华人处在明显的差异语境中,因此他们必定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认同问题的存在。提出研究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的设想:首先必须自觉地将它放在全球化的视野当中;其次要探讨华侨华人的"多重文化认同",包括生物族群的身份认同、社区和国家政治身份的认同、语言的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以及价值和文化取向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展开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发生、文化认同的构成要素等相关基本问题的研究,并辅之以具体分析和实证性考察。  相似文献   

16.
“闽人三十六姓”,是明朝政府赐给琉球以发展该国与中国的朝贡贸易的移民。与同时期同属于中国朝贡体制下的东南亚国家的其他海外移民相比较,这支移民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是明朝的政治移民,人数不多,最初仅为“三十六姓”,且明代“三十六姓”在琉球的发展,曾一度出现凋零,以致于后来有万历“再赐”和琉球国王“补姓”之举。尽管如此,他们在琉球的特殊地位与深远影响却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往往身居高位,有担任权倾朝野的国相,有担任举足轻重的法司官,相当多的人都获得爵位,担任紫金大夫、正议大夫等官职的人比比皆是,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中,他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移民的身分、构成、在居留国的地位与影响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意义,是以往华人华侨史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华人企业的非凡成就让世人瞩目并成为研究焦点。在华人企业家伦理构成因素中,中华传统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中华传统化对三代华人企业家伦理的影响呈递减趋势。伦理构成的不同,致使三代华人企业家在管理企业时展现出了不同的经营理念,由此给华人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及变化。  相似文献   

18.
只有处于对话中的历史才是我们的历史,《扶桑》就是凭借对话才得以成功发掘了华工的移民史,这种对话在表层上是叙述者“我”与扶桑的对话,深层结构则表现为华工移民史与正史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教认同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人们疏离飘荡的心灵得到了慰籍与安宁。由此,由宗教认同所衍生出的自我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成为华人华侨和谐共生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洋节”登陆中国,这给我们的传统节日带来了冲击,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洋节”的论争。在中西方文化不对等交流的社会现实中,这将直接影响到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影响民族的命运与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正视总比回避更有益,对“洋节”论争的实质进行认真思考,客观分析了“洋节”现象的社会成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