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檀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191-19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电力需求量迅猛增加,而电网建设与之相比却相对发展落后,如何加强用电营销管理是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实时对客户数据进行采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电营销管理的服务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并对各部分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规划的提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作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后为用户需求侧管理、用电负荷分析和预测等服务必将是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笔者单位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研究用户用电负荷特性分析方法,指导用户合理用电,为用户提供节能降耗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所以对电网进行扩大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电网进行扩大的同时信息量必然也会有所提升,这就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要求,本文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探究,希望能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用电数据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用电检查已经由以前的被动检查到现在得有针对性的检查。本文主要分析了用电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减少故障造成的电力测量成本和经济纠纷,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14)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用电信息的采集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由于对电能的依赖度愈来愈强,所以通过通信以及控制技术等实现电网发展方式的改变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基本架构进行阐述,并就其实际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加以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作为企业的本质与其他企业并没有不同,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服务水平、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对于用电客户实时查询数据也是极为便利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然后结合其功能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用化进行效益分析,希望能为电力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网企业只有向客户提供合格的电能、优质的服务和相应的附加业务,才能保障供电的可靠性与服务的优质性,提高电力客户的用电满意度,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对电网企业电力营销供电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高,因此,电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提高电力营销供电服务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建设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烨 《青海科技》2010,17(3):50-51
为适应市场变化,加快电网计量标准化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建设成为了必然。本文对西宁市城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力负控系统是根据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及计划用电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一种用电管理措施。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根据电网总的负荷情况,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用户避开高峰用电,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近年,电力需求旺盛增长,但电源、电网建设却相对滞后,怎样加强需求侧管理是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负荷控制系统采集的大量客户实时数据,能够方便供电部门掌握客户的负荷情况和用电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更好的处理与客户间的关系,抓好用电管理。本文提出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简要回顾及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挖掘系统潜力,提升系统利用价值,是成为有效推行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海量实时/历史用电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海量用电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阐述了建设平台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分别从平台采集层、存储层、分析层和应用层4个层面给出了建设思路,并立足于建设思路,针对性地分析了建设平台所需要采取的研究方法。该方案的应用,可为电网公司对"电力云"的建设提供一种补充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2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电力信息发电、输送以及配电用电双向流动的重要前提。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方式,效率较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在不断的进步。针对用电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用电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研究了用电信息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费用智能控制技术、用电信息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电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指的是对电力用户用电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此系统的功能是可以计量用电信息的异常情况、自动采集用电信息、监测电能的质量、分析用电情况、管理用电情况、发布电网相关信息、监控分布式能源、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电压、电量以及负荷等重要信息。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线损管理有效结合,可以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各个功能,对线损情况进行合理的统计和有效的分析,高效、准确的确定线损损耗,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降低线损程度,有效控制线损、管理线损,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大营销”体系,某省电力公司及时决采郎暑,于2009年11月开始,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全省建立统一的主站系统,通过GPRS方式实现远程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现场选择某县的三个低压台区(共1257户低压电力用户),分别是东花苑台区、商城变台区和西中后箱变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通信系统由变台集中器、表箱采集器(或采集模块)、智能电表组成,三个低压台区分别选择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数据的访问和终端设备的操控依托电力部门现有的内部计算机网络实现。  相似文献   

14.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火战略部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黄冈供电公司客户中心城区低压集抄安装8万户,覆盖率已达到100%.城区608台公变已实现配变终端的全覆盖,低压集抄运维体系建设及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是当前面临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市级客户中心层面构建低压集抄运维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抄核收工作中的实用化水平,如何将用电信息系统抄表成功率在短短内得到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电网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供、配电系统对用电信息采集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对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相继制定了相应政策和发展规划:如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提出的实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  相似文献   

16.
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计量异常报警、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本文就该系统的运行程序及操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同时就该系统的实施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客户拖欠电费、违章用电、窃电现象,对多年来各电力大客户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构建电费回收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用电信息包括电能计量计费信息、费率参数、充值信息、结算数据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关系到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我国能源政策和核心经济数据,保证上述数据安全可靠存储、传输和应用成为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目标。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启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计划2014年建成覆盖2.5亿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电力用户“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杨勇 《中国科技纵横》2014,(24):173-173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供电系统的质量要求愈发的高,由此引起了国家对智能电网的重视,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水准,加强对用电信息采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作出了研究,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4,(18):195-195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工作成果的大面积覆盖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实现用电计量侧的用电信息数据采集以及自动化抄表是用电营销管理自动化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途径。所属于兰州供电公司的电网网络错综复杂,用户计量装置安装分散给营销一线的用电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通过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可以对计量点各种数据的定时定点主动上传、异常信息的告警等功能,在实践应用中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未来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软硬件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