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2)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i在曲率K1=0.024、K2=0.065、K3=0.105、K4=0.146、K5=0.162和K6=0.186六种不同弯曲程度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情况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当曲率K4为0.146时,Ni与石墨烯体系结合能最小,此时Ni原子位于C—C键桥位,且C—C键被打断。对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的分析发现,在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中,Ni失去电子给石墨烯。对体系态密度的研究发现,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费米能级上移,与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分析结果一致,即石墨烯得到电子。本工作将可能影响Ni负载石墨烯体系对一些小分子,如CO、N H3、O2和NO2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刘古  鲍世宁 《科技通报》1989,5(6):21-23,53
本文报道了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角分辨俄歇电子能谱(ARAES)和功函数测量对六硼化镧多晶进行了分析。ARAES的结果表明在退火后的六硼化镧多晶表面上由于镧原子的偏析,形成了一个镧富集的表面。ARUPS的结果表明该表面上位于费米能级以下2.2eV处有表面态的存在。吸水后,伴随着表面态的消失,六硼化镧的功函数有0.2eV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1)
本论文主要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Densityfunetionaltheory)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BE来计算交换关联能(不考虑自旋)方法。在Materials Studio中castep软件包建立ZnO模型,分析超级晶胞为1*1*1、2*2*1(即覆盖度1ml、1/4ml)三种覆盖度的电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介绍ZnO的基本结构;2.探究Zn O的电子结构;3.计算ZnO(110)面的能带结构;4.研究吸附CO后ZnO的电子态密度。  相似文献   

4.
许晓刚   《科技风》2014,(6):51-53
为研究吸附气体小分子的石墨烯紫外光谱,可以能够灵敏准确的测量出石墨烯吸附的气体小分子的种类。本文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优化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结构。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计算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状态下的电子结构。基于Gelius模型,算出其紫外光谱。这为通过光学手段研究和制备高灵敏度的气体小分子探测器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发展可替代的高速、低功耗信息技术迫在眉睫.自旋电子器件是其中最具前景的技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具有潜在自旋电子特性的二维(2D)材料(WS2与SnO单层)开展磁电子学方面的研究,系统揭示了元素掺杂对体系电子结构及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未经掺杂的单层WS2、SnO是带隙为1.96 ...  相似文献   

6.
梅婷  万世正 《科技风》2012,(13):17-18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 Eu、N 单掺杂和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Eu 单掺杂 TiO2体系,可以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N 单掺杂 TiO2增强了其对可见光的响应;而 Eu/N 共掺杂引起晶格畸变,导致禁带宽度变窄,光吸收带边红移到可见光区,提高 TiO2的光催化效率以促进其更好的利用太阳能.  相似文献   

7.
考虑出射道三粒子之间的动力学屏蔽(DS)效应(简称DS3C模型),用DS3C理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垂直平面几何条件下,入射电子能量为102eV,敲出电子能量为10eV,电子碰撞He原子单电离的完全微分截面(FDCS),将计算结果与绝对实验数据,及3C、CCC等模型的理论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3C能够较好的定性描述垂直平面的碰撞结果。说明入射电子能量较低时,对于非共面几何条件下的碰撞,出射道不仅要考虑核与电子、电子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不能忽略出射粒子间的动力学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8.
可降解纤维沙障控制风蚀沙埋的作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周边流动沙丘铺设的1 m×1 m、2 m×2 m、3 m×3 m不同规格可降解纤维沙障设置前后沙丘不同部位输沙量、不同高度风速及不同种规格沙障凹曲面深度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了风速比、粗糙度、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凹曲面深度与障埂长比值(Z/L)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可降解纤维沙障后,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改变了沙丘不同部位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其中沙丘迎风坡下部0~4 cm层的相对含沙量明显大于沙丘中部和上部,特别是0~2 cm层更为显著;与裸沙丘相比,相对输沙量0~4 cm层减少,4~30 cm层增加。通过各规格粗糙度及Z/L值比较表明1 m×1 m规格对粗糙度增大最明显,凹曲面形成最稳定,对风蚀沙埋控制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闪锌矿型CdT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闪锌矿型CdTe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表明,闪锌矿型CdTe为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0.671eV.计算并分析了闪锌矿型CdTe的复折射率、复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光电导率、损失函数和反射率,其折射率为2.69,静态介电常数为7.23.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结果吻合较好,为闪锌矿型CdTe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夏涛 《科协论坛》2008,(6):47-47
本文使用了紧致密度矩阵的方法,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对CdSe/ZnS核-壳结构的球型量子点中的光学克尔效应进行了研究.我们得到了不同核层半径R1和壳层厚度R2与量子点光学克尔效应三阶极化率x3ate谈施工的函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3nm-10nm的范围内,量子点的光学克尔效应强度和该量子点的尺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5-I0015
<正>科技日报讯目前,许多由有机材料制造的电子和光电子材料都具备良好的柔韧度,易于改变形状。与此同时,不易形变的无机化合物在制造光学、电气和机械元件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但由于技术原因,二者却很难优势互补,功能优异的无机化合物半导体也因不易塑形的特点而遇到了发展障碍。幸好,氮化镓与石墨烯的结合,部分实现了强强联合这一理想目标,一种能"变形"的发光二极管(LED)材料已经诞生。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韩国首尔大学伊圭哲(音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微型的氮化镓棒植于石墨烯薄膜表面,制成了一种可弯曲和伸缩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异质外延关系为OsSi2(101)//Si(111),取向关系为OsSi2[010]//Si011的OsSi2平衡体系及附近各点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1.005nm≤a≤1.030时,且带隙值随着晶格常数a取值的增大而减小。当a取值为10.20时,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此时OsSi2是具有带隙值为0.628eV的间接带隙半导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密度、肥力对春青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以早熟春青稞品种‘藏青69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6个不同处理下‘藏青690’冠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低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其群体冠层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叶片基角和开张角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冠层夹角较小,株高在103.62cm左右,穗长6.47~7.06cm,穗粒数在47.2~50.4粒,节间长度18.65~18.87cm,叶面积47.68~60.68cm~2,比叶重4.5~5.3mg/cm~2(2)‘藏青690’不耐肥,耐瘠薄土地(3)籽粒饱满程度对其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文林 《中国科技信息》2023,(16):115-117
<正>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对四种不同晶体学位向的Ag/Pt/Ag三明治形界面模型的黏附功和界面能、电子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得到:界面处的Ag原子和Pt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原子间成键以第一层的原子为主,Ag(100)/Pt(100)和Ag(110)/Pt(110)界面模型中的原子成键能力更强,易于形成稳定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I0001-I0003
作为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由石墨获得)进入应用领域已呼之欲出。许多科学家认为该产品是革命性的新材料,将推动电子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撬动至少千亿级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计算弹性常数、体模量B以及剪切模量G以及经验常数G/B、泊松比和柯西压力预测(Ti1-xNbx)5Si3的韧脆性;并利用态密度以及差分电荷密度从电子角度给予解释。结果表明:随Nb含量的增加,其韧性逐渐增强。从电子结构角度分析(Ti1-xNbx)5Si3韧性增加的原因:Nb的加入使得Ti6g3d电子与Si3p电子强键结合减弱;沿c轴方向原子键合强烈的方向性发生改变;同时(001)面间距增大。  相似文献   

17.
在水和水蒸汽性质的计算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1968年第六届国际水蒸汽大会上提出的方程(IFC公式),和由它计算得出的图和表。自那以来,美国国家标准局在总结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于1984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水及水蒸汽物性计算状态方程。该方程适用范围为:O相似文献   

18.
对叠氮化钠晶体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得了该晶体的电子结构和介电函数等光电性质。研究显示叠氮化钠晶体是间接能隙值为3.946eV的绝缘体。在-1.60eV~0eV能量范围内,也就是叠氮化钠晶体费米面附近的价带主要由N原子的p电子构成;在3.6eV~6.31eV能量范围内,也就是费米面附近的导带主要由N原子的p电子构成,Na原子的s电子和p电子也略有贡献。叠氮化钠晶体静态实介电函数值为3.946eV。叠氮化钠晶体虚介电常数在3.35eV~25eV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有5个峰值,分别在频率为5.47eV、10.87eV、13.85eV、16.26eV和19.31eV等处,其中最大峰值在5.47eV,可能是电子直接从费米面下的第二价带跃迁到费米面上导带底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45-346
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方海平研究组与樊春海研究组合作,通过理论计算发现,把单层石墨烯放在金(111)表面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稳定吸附DNA分子,进而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在实验上很好地验证了该理论研究结果。这一复合纳米结构因具有很好的导电性,有望在生物分子检测和纳米器件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计算锂原子1s2ns2S,1s2np2P,1s2nd 2D和1s2nf2F系列束缚态和相邻连续态的本征量子数亏损,并拟合得到量子亏损函数,进而计算1s2np2P系列n=7 ~60的电离能和量子数亏损,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值相符合.采用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锂原子1s22s→1s2np1/2偶极跃迁光学振子强度,结果表明,通过包含单、双电子激发组态考虑电子关联作用,计算结果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