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太极图起源于性交合崇拜普学旺太极图是怎样产生的?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对此略作探索。一、太极图中白色和黑色的文化内蕴分别与男、女生殖崇拜有关太极图是用黑、白二色组成的一幅图像,要认识太极图的文化内蕴,我们需要把黑、白二色的文化底蕴揭...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八十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愿望。”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关心化建设,始终把握着中国化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化领域里的各项事业十分关注,从方针政策、宏观战略、方法步骤到工作实践,都给予全面的指  相似文献   

3.
寒冬已逝,初春将至。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如约来到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官邸,采访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明义先生即是我此行的目的。热情的大使先生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房间里接受了我的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大使先生,与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相比,匈牙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国家。那么,匈牙利这个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历史是怎样的?它的人民又是怎样的?大使:你说的不错,许多的中国人对匈牙利并不了解,这和它的历史以及它的发展现状有关。其实,匈牙利这个国家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你对欧洲历史很熟悉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中国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是其五十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及思维活动中共同创造、积累、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历经五千余年而不衰,其间,虽有曲折和倒退,但现其总体,她始终随着时代而前进,显示其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动和自我更新的勃勃生机。中华民族以坚定的自信,坚守自己优秀的传统,同时,她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不断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丝绸之路的开辟…  相似文献   

5.
春的音符、春的旋律,和着新世纪的节拍相伴而来,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华夏儿女翘首期盼举世瞩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它似出征前的动员令,如雷贯耳;它像鏖战时的冲锋号,催人奋进。聆听着高层决策者们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喜讯,沙乡民勤的文化体育人激动不已,奔走相告;遥望瀚海起伏的腾格里沙漠,大开发的旗帜在乍暖还寒的朔风中猎猎抖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与研究中国历史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学经历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文学到近代史学,从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我国广泛传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的这个发展变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发展变化。回顾近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面对21世纪的即将到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第一.着力开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  相似文献   

7.
來新夏 《中国文化》2006,(1):224-22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遗留与积存,为数极夥;但是,这样丰厚的历史遗产,究竟是怎样传递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言说术王德民一、中国古代言说术的发展梗概言说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伴生同步的。我国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①就是对人类这一基本属性的正确认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言说特征、自己的言说传统。各民...  相似文献   

9.
杨柳 《华夏文化》2002,(1):63-6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作为古尧人的后裔,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在与自然抗争融合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不仅塑造了本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而且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有提高,也需要有普及。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可能更急需普及。如果没有普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就不能代代相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难以建成。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至少有一、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民族的优秀...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它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与文化传统、历史因由相联系 ,从而向读者传递了许多的信息。古老的汉字 ,自然也传递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内容 ,尤其是传递出了中国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诸多奥秘。一、“儒”、“士”与尊儒传统自先秦孔子之后 ,儒学便闻名华夏宇内 ,成为诸子中的显学 ,到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更成为“国学” ,大盛于天下。大哲学家罗素在《中国之问题》一书中就称中国“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意思是说 ,儒学在中国充当了准宗教的地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 ,儒学事实…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以自身的特点屹立于世界之林,保持民族自身理论独立与自信,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找到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支柱,并在文化自信中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是当下的文化工作者应当竭力思索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现阶段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因此,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文化究竟负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也就是说,信息、科学、技术的生产、创新、传播、应用,在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未来国家、区域以...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有关历史与文化的书写和话语表达中,大量充斥着的是对帝王将相、英雄伟人的塑造与描述,而往往忽视了历史与现实中真正鲜活而繁复存在着的平凡大众,也有人不断在质疑人类文化视野与文艺创作中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大历史”,而真正隶属于民众的“平民生活的小历史”一度处于缺席状态。文化表达又何尝不是?在当今许多文艺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馆是否已经成为民众的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的问话.点破了会议主题。文化馆究竟在人民社会生活中占据何等位置,其功能作用如何?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长张永新表示.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骨干的中国文化馆事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六级网络体系和基本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许多文化馆近年陆续迁入新址,基本业务经费也得以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征精神: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创新□周益锋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长途征战之绝唱,是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的创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神话”,显示了中国人民为求得翻身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只要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文精神就有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文化精神也有衰落的可能。为什么中国文化得以长期延续?这就不能不谈及文化中国。中华文化与文化中国有密切的关联。文化中国的资源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独特的文化观以及中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等遗产,其本质内容无疑在于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文明理念及其赖以传承的心理基础。所谓心理基础,指的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抱有坚定而积极的认同信念。所谓认同,就是共同崇尚和热爱中华文化,也包括研究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所谓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原创性的文化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产生的文化,其中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不是僵死的名物制度和封存于博物馆中的文明,而是指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19.
“侠”与中国文化□张旗“侠”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曾是中国历史宏伟乐章中的一阙插曲,但没有成为历史主潮。侠符合中国文化心态,其在悠悠岁月里嬗变成一种精神象征。这种象征在维系中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试通过“侠”管窥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20.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恩洪 《寻根》2006,(5):19-27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创造了风格独特的高原文化,并世代传承,推陈出新。其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发展和光大的民间文化,是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部分。在藏族民间文化的宝库中,珍藏着一颗足以与世界文化精品相媲美的瑰宝,这就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