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面描写有什么特点呢?一是必须有人物活动。二是场面不是静止的,是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进行场面描写,既要写环境,更要写人物的活动;既要写“面”,又要写“点”。这样“面”和“点”结合起来,人物与环境相映成辉,生活画面就热闹起来了,就有了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我忘不了您     
<正>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征一、外貌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目的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凸显人物的性格情感。所以,外貌描写要以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刻画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二、人物语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经历和地位等相吻合,要能够真实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三、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揭示其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这种方法在小说中经常运用。四、要结合人物的  相似文献   

3.
1.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人的作文,从外貌对话等方面表现人固然重要,但行为动作也不能忽视。人物的行为动作总是他们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露。所以,刻画人物,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就离不开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写人物  相似文献   

4.
人物的内心活动能表现其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同学们写作文时如果注意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能使文章更感人,人物形象更鲜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5.
《后汉书》写人个性鲜明,叙事首尾完具,取得引人注目的艺术成就。它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常用声口毕肖的人物语言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更能通过聚焦事情进程的典型场景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还出色地融鞭辟入里的议论和意味深长的抒情于写人叙事。这样就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所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所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内心观察一个小时,要比细心观察一些纷至沓来的外在景物所获得的信息更多。作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穆时英更注重内心观察,始终保持着神秘感的探寻,不受时空的束缚,对内心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他从不有意去抑制对其笔下所有人物的内心观察,总是不断地转移视点与叙述角度,以期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特征之一:透视法利用绘画中的要素透视法毁坏那些隐藏于现成事物中,把握难以系捉却确实切近人物本身的内心观察,以这种方式构造作品人物内心世界图景,使最贴近的与最远离的心境同样显得完满而…  相似文献   

7.
外貌描写     
学会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基本功。外貌描写就是写人物的长相、衣饰、神情、姿态等。成功的外貌描写能够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的境况,烘托人物的内心。因此,俄国大作家果戈理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当然就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下面我们来读读描写人物的有关词语、句段、文章,从中学写人物外貌。虎头虎脑白里透红眉清目秀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炯炯有神亭亭玉立其貌不扬面黄肌瘦老态龙钟蓬头垢面胖嘟嘟黑黝黝水灵灵皱巴巴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我们要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描写人物外貌…  相似文献   

8.
人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其丰富复杂而奇妙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外部世界。人物的外部情态(语言、动作、外貌)究其实质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深入地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写好人物的外部情态外,更要写好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激烈斗争的环境中,处理矛盾、抉择事理的想法,最能显示人物灵魂的美与丑。  相似文献   

9.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一重点项目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和挖掘,来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必备的一种能力。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透过人物的外表(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联系所处的环境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我的战友邱少云》(第  相似文献   

10.
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写小说离不开写人物,写人物必然要写人物性格,写人物性格,实质上就是勾勒出人物的感情特色,这正是人物不同性格的核心。而人物的内心宇宙,绝非仅靠大块内心独白的组合,也非作者陈述所能。它要靠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传导出来,不同的姿态动作,渗透着人物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着人物的对话、行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在许多情形之下,则是在写人物的言(对话)行(动作)之中,着意透露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着笔十分凝炼、十分含蓄,揭示得却异常丰富、异常深刻,这是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传统笔法。因此,只要是在特定的情状之下人物的言行可能暗示着某种合乎性格发展的内心活动,读者就理应细心玩味,以求得对人物丰富性灵的准确把握,对作家的艺术匠心的深刻领会。这决非主观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武昌城》是湖北作家方方近期推出的历史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文学想象,重现了北伐战争中一段被遮蔽的历史,并从敌我双方、城内城外双重视角透视,试图展现战争环境下复杂的人性状态和精神流变。因此,在写人物时,方方更关注人物在战役过程中的心灵变化,不论是知识青年罗以南、革命乐观主义者梁克斯,还是北洋军官马维甫,他们的内心和伦理都在战争这种极端环境中得到考验。  相似文献   

14.
王长明 《甘肃教育》2014,(15):56-56
正一、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带着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比如要指导学生写人,首先就要让学生锁定某一人,然后去接近他,观察他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揣摩他的内心活动,进而了解他的为人处世、思想倾向,这样写起这个人来就觉得有话可说,能将人物写真写活;要指导学生写花草树木,首先让学  相似文献   

15.
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是:“从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中,选一件写成一篇作文,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根据题愈,写作前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①写一件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值得回忆的事;②记叙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③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是同学而不是自己);④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题中要求写出“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我认为既然是要求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必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既然是第一人称,那么“我”怎么会知道”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呢?我认为题的要求有误,故改为写自己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6.
1.学习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学习文章通过细腻刻划人物心理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情分析 课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跳跃性较大,再加上人物心理活动较为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有些难理解的,可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有些跳跃性较大的“空白”,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动笔写一写。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入手,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相似文献   

17.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8.
陈蓉 《学子》2013,(9):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散文审美鉴赏,不象研究小说和戏剧那样。因为小说,戏剧所取得的美学成就,往往集中于塑造人物的性格、形象。散文主要不是以人物的造型和情节冲突来赢得读者的,而是侧重于直接抒发内心感情和思想体验的,它靠的是独到的艺术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来吸引和感染读者,它的审美鉴赏的主要尺度,应放在对这些方面的审美把握上。这就需要鉴赏者不仅要洞察作品表现的艺术世界,而且更要透视作者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活动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作者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是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也是作文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部分。如何引导小学中段学生通过写好人物的内心活动把作文写流畅、写有趣呢?主要从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用心体会感悟、学会自然表达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