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大师。在他手里,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他被朗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以“小人物的荣辱”为题材的数量不少。他熟悉小市民的灰色生活,很善于描写小市民的猥琐的心理状态,把他们的自私、吝啬、虚荣、势利、渴慕荣华富贵等的品质加以无情的鞭笞,基本武器就是讽刺。讽刺,构成了莫泊桑这类小说艺术手法运用上的一大特色。《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讽刺手法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费力卜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的丑恶心理。正是在揭露这种心  相似文献   

2.
严阳 《师道》2011,(5):32-32
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享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若干篇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米隆老爹》等。这些作品被我们誉之为莫泊桑的代表作,倍受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的创作成就,已经有很多人从他的短篇小说本身深刻的思想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就他的创作思想与他短篇小说成就的关系进行探析。一、独创性与一鸣惊人“根据你的气质,用最适合于你自己的形式,给我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吧。”——引自莫泊桑的《“小说”》综观莫泊桑繁多的短篇小说,我们在作者笔下可以看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法国的整  相似文献   

5.
张志公 《华章》2011,(11):28-29
莫泊桑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短短的一生当中,他写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其作品以丰富多彩的题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简洁明快的语言、幽默机智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其中,代表作《羊脂球》共收集了六篇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日报》上。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请同学们读作家作品简介。屏幕显示莫泊桑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的不长的一生中,他创作了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中、短篇小说300余篇。其中他的短篇创作成就最高,被文学史家称之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中学时就开始学习写作。他曾从军,不久又退伍进入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从1873年起,他师从文学大师福楼拜,并在福楼拜的引荐下,结识了著名作家左拉、都德、屠格涅夫等。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法国文坛后,有一次在接受《高卢人报》记者采访时说:“人除了依靠他…  相似文献   

8.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泰戈尔,作为众所周知的印度文学光辉代表,同时也是国际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大家。他博学多才,在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过93部短篇小说作品,他本人更是被誉为印度短篇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泰戈尔:"他的作品完全可以和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作品相媲美。"可见泰戈尔短篇小说的名气之大、成就之高。在这里我将从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摩诃摩耶》(又译《莫哈玛娅》)着手,试探究隐藏在这些作品背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东日 《同学少年》2010,(3):52-52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其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以及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等。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但是面对如此富有盛名的作家作品,有些学生却在预习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但本文的魅力何在呢?”面对学生们的疑问,我不得不思考——我们该如何读出这篇小说的“魅力”?看来,我们得学…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短篇小说领域成就斐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堪称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不朽珍品。  相似文献   

13.
骆宾基在《六十自述》中说他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接触了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普希金、莫泊桑、契诃夫、高尔基等十九世纪文学大师们的著作,产生了“以文学艺术为武器,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的意愿”。这时,他所阅读的主要作品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雪花围》、《父子骠骑兵》和中篇自传体小说《现身说法》,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莫泊桑的《项链》、《两渔夫》、《羊脂球》,契诃夫的《坏孩子及其他故事》、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中,他发表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  相似文献   

15.
<正>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1910)素有“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之称。在世界短篇小说作家中,他也经常与莫泊桑、契诃夫等齐名,被人称为短篇小说的大师。他一生写了三百多个短篇,收有《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拉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中,他发表了300多篇中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名作《人妖之母》在艺术上的“得”与“失”。《人妖之母》之“得”在于其选材、人物形象、风格方面的成功;而其“失”则在主题的分裂,即“金钱的恶果”与“虚荣的恶果”两个主题的出现破坏了作品的整一性,也有悖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这是莫泊桑以创作中的“败笔”为我们提供的教益。  相似文献   

18.
鲁迅开始创作《不周山》(后改题《补天》)——《故事新编》的第一篇,是在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那时,他正当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而且现代题材短篇小说创作获得很大的成功;于是,他想拓宽创作题材领域.“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创作第一篇《不周山》,便取材于“淑诡可观”的古代神话.他构思了宏大的美学结构:“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相似文献   

19.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中,他先后发表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和许多文艺论文。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与他初学写作时得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莫泊桑评价很高,称之为世间两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另一个是契诃夫),肯定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上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所要求具备的高度。”关于《项链》,鲁迅介绍日本著名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意见道:《将刹那间的幻觉当作生命现象之真,以至堕入悲剧的境地,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富有哲理性的暗示,使读者读后如梦初醒,遂使它终于成为不朽的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