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商品效用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方法;商品效用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掌握商品效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的比较──兼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黄瑞玲,谈镇一、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的比较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商品价值形式的源泉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3.
边际效用论无疑是一种划时代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的最直接的意义,乃在于科学地破解了困惑经济学家两千余年的"价值反论"。因为边际效用论发现,单位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是商品的最后单位增量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单位商品使用价值便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这样一来,钻石交换价值大,决不是因其效用和使用价值小;恰恰相反,钻石交换价值大,只是因其数量小,因而边际效用大,从而使用价值大。水交换价值小,决不是因其效用大,而是因其数量多,因而边际效用小,从而使用价值小。因此,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成正比:价值反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然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边际效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人、因时、因地其边际效用是不同的,只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使用价值最大时,商品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才能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紧围绕商品和市场两大内容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所以,充分运用好这一规律,对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边际效用论,都承认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使用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实体。二者的分歧,直接说来,在于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根本说来,在于使用价值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最终说来,在于价值反论能否成立。边际效用论证明价值反论不能成立。因为边际效用论发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使用价值便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此,钻石交换价值大,决不是因其效用和使用价值小;恰恰相反,钻石交换价值大,只是因其数量小,因而边际效用大,从而使用价值大。水交换价值小,决不是因其效用大,而是因其数量多,因而边际效用小,从而使用价值小。因此,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这样一来,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便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它们是使用价值的直接源泉和直接实体,是交换价值的间接源泉和间接实体。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派误以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被价值反论所惑,误以为使用价值往往与交换价值成反比,因而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不可能用使用价值来解释交换价值。这样一来,使用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劳动、资本和土地——也就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实体了;否则,交换价值怎么能够与使用价值的大小相反呢?那么,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实体是什么?只有劳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确实,如果劳动是创造交换价值或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价值或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往往相反就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6.
评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论、按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和按供求均衡价格分配论。这三种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的效用价值论。该论认为,生产过程可归结为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各种要素协同活动使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各种物质适宜于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效用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三个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7.
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有这样一段话:“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效用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南方本《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在谈到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商品的效用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时,也解释说:“商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我认为,把使用价值同效用如此混同在一起,这是不科学的。效用,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范畴。用效用来解释商品所具有的价值,早在十七、十  相似文献   

8.
一、中小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成熟的消费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该商品所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另一个就是购买该商品时所受到的自身经济水平的约束。作为一个理性人,他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要考虑收人水平,在收入水平合理的约束下再考虑效用的最大化,然后再决定买还是不买,教育应该从小培养人的理性精神。而目前中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在论及商品的使用价值时,有的同志把使用价值混同于效用,认为“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含义是相同的。”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 在经济学上,效用和使用价值并非同一含义,而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我们知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而这种有用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才是效用问题。也就是说,效用是用来表示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程度的一个概念。一物有使用价值,才能满足人们一定程度的需要,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的前提;而满足的程度如何,即效用的大小,又决定着对它是否需要。是需要的基础。二者的密切联系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区别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兼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王正萍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问题,我曾在《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一文中(见《党建研究》1994年第5期)阐述了我的基本观点。最近一个时期,这一争论还在继续开展,而且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中有一个较为常见的理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教师教学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术期刊是不是商品的问题,论者们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其实,这一论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确认识学术期刊的属性迫在眉睫。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学术期刊商品论”陷进了学术期刊“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的泥潭,其理论基础“学术期刊特殊商品论”并不能自圆其说。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理论的基本观点不承认关系国家科学技术安全等公用事业是商品,“学术期刊商品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相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综合前人成果而成的效用价值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占据地位的两种商品价值论,通过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批判效用价值论,而能在新时期下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效用主义作为一种后果论是具有目的性的,这与人性相符合,新自然主义进一步认为,人类不但具有目的性,并一还意识到他们的目的性,统合效用主义对伦理的研究使用决策论的方法。决策论的描述-规范的双重性使得跨越实然/应然之鸿沟成为可能,生存、进步和繁荣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是“实然”这一目标也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这是“应然”。  相似文献   

15.
圣彼得堡悖论是关于不确定性和无穷决策问题中令人头痛的一个。虽然效用递减论、风险厌恶论、效用上限论和结果上限论都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消解这一悖论的有益尝试,但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圣彼得堡悖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人们思维系统自身的矛盾性和不完善性,要求我们在决策理论的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建立起理论模型既源于实践又不同于实践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1填空题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_与_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_,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_。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 (4)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_,需求的变动表现为_。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变动。 (6)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变动。 (7)需求缺乏弹性是指_变动的比率小于_变动的比率。 (8)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是研究美学问题的风靡欧美的横向性交叉学科,它的思想以其活力和可塑性而为许多学科所汲纳和融化。它的“共同创造”论、“期待视界”论、“召唤结构”论,为我们研究商品的存在方式、商品消费的审美心态、商品美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看效用价值论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专门从这一角度与之商榷的文章不多。本文则是从这一角度与效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讨论。笔者首先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偏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来分析商品价值和把马克思主义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然后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在科学抽象法认识和运用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济学视野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市场需求、序数效用论、预算线等理论和方法,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市场结构和消费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远程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调研与预测濮方毅商品交易活动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经营者对市场商品的供应,还取决于购买者对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二者缺其一,商品交易活动就不能实现。市场上除了一些需求绝对平衡和发展趋势相对稳定的商品外.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量和销售量是相当不稳定的。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