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68年,在倒幕战争中登基的年仅十四岁的睦仁天皇,发誓要在日本打开一个开明治世的时代,从此,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殖产兴业”政策就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它与“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同为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殖产兴业”的基本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直至动用国库资金,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这一政策的成功推行,使日本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进而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一、“官营示范”和“技术移植”“殖产兴业”政策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17日,日本产经新闻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靖国的祈祷》,它的副标题是“亲眼看看明治、大正、昭和、平成”。这是一本大型照片集,长达270页,是为纪念靖国神社创立130周年而编辑的。该书内容十分反动,宣传以天皇为中心的皇国史观,鼓吹侵略战争有理,宣传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靖国神社的由来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去世,皇太子睦仁即位,改年号为明治,故称明治天皇。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于是,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队与幕府军队发生战…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常德县龙潭庵中学杨明森问) 答:袁世凯称“中华帝国皇帝”的日期是1916年元旦。1915年12月12日他接受“推戴书”,12月13日受“百官朝贺”,但这两个日子不能算他称帝的开始之日。他本来在12月31日下令从明年元旦起改为“洪宪”元年,并准备于元旦登基”。然而1916年元旦未能“登基大典”,其后又先后决定于2月6日、2月9日及2月20日举行,也因“外交之困难”、“滇战之发生”而落空。不过,袁世凯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公开发表了。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对于帮助中国人民了解日本的历史和现状,曾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日本杂事诗》是黄遵宪出使日本充任参赞期间认真考察日本历史和现状的产物。一八七七年,黄遵宪随同清朝驻日大臣何如璋出使日本,这是我国清王朝第一任驻日使团。在这之前十年(即公元一八六七年),日本各界人士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德川幕府为期二百六十五年的反动统治,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5.
赖山阳在《日本政记》中评述了107代天皇的生平事迹及政治得失,藉此建构了其史学中的天皇论。天皇权力包括宗教权威、文化影响和政治权力三个要素。在上述三种功能"名"与"实"的交互作用下,虽然天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几乎丧失了政权方面的统治力,但这并未影响天皇地位的存续。赖氏天皇论有务实态度、复古倾向及妥协平衡三个特点。基于这种对天皇制的考量,赖山阳的理论一方面对倒幕维新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方面与极端国家主义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6.
一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相似文献   

7.
说“吐槽”     
先看两个例子: (1)放牛吃草,“吐槽”到老。(《新民晚报》2011年3月18日) (2)两位“国帅”隔空吐槽。(《新闻晚报》2011年2月14日) 这是两个新闻标题,都有“吐槽”一词。那么,“吐槽”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正文,例(1)和《弯家有娘初长成》这本书有关,弯娘“用放牛吃草式的天兵教育法则.与弯弯小手牵大手一起长大”.  相似文献   

8.
宋人邢 日丙 和今人马茂元都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和命和仁”。文章结合孔子的思想 ,从《论语》中倒举出大量的实例 ,并根据相关书籍的解释 ,认为这段文字应标点为 :“子罕言利 ,与命 ,与仁”。译为 :孔子很少谈利 ,他信命 ,赞许仁。  相似文献   

9.
下面两个句子,都出自国家级报纸(圆点为笔者所加):1.他的心砰砰直跳,屏住呼吸,仔细看着眼前的一株灵芝……(《中国青年报》1998年6月5日第4版:皓月《灵芝草》)2.拨看树心(我)心砰砰的,希望有人告诉我那里抱心的一团就是一朵含苞的铁树花。(《人民日报》1998年6月6日第6版:许谋清《铁树花》)加点的“砰”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释:“象声词,形容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一的一声,木板倒了。”(199年版修订本第960页)。但是,上述句中的“砰砰”并不是这种用法,而是表人心跳的声音,可见它用错了,而应用“怦怦”。《…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欧洲联盟条约》签订的时间出现了“1991年底”和“1992年”两种说法。其中,在《历史1(必修)》第146页中是这样说的,“1991年底,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而在《历史2(必修)》第130页又说:“1992年,欧共体12因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而且在同一页上方的引言中还明确地提到签约的具体时间是1992年2月7日。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明治维新时,在1868年曾发生大规模国内战争(因1868年是农历戊辰年,故又称“戊辰战争”)鸟羽·伏见之战是这次国内战争的第一场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鸟羽、伏见均系地名,在京都西南郊。因战斗主要在这两地进行,故称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3日(农历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以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为首的倒幕派,依靠萨摩等藩的兵力,成功地实行“王政复古”政变,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在4日举行的新政府会议上,又决定让德川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即辞去将军职务和交出全部领地。德川庆喜根本不想服从。因为这等于放弃  相似文献   

12.
几点商榷     
《辽宁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刊载的《略论朱元璋对辽东的用兵》,引证的史料相当丰富,读后颇多收获。但尚有美中不足之几点,值得商榷。一、文中说,“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元顺帝被迫北走。这时元朝军队已所剩无几,较大的只有云南的梁王和东北的纳哈出”。事实是:一三六八年六月元君妥欢帖睦尔北走应昌,此时元军之主力在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手中。先是一三六七年末,妥欢帖睦尔下昭夺王保保官爵,命诸军共击之。当妥欢帖睦尔北走时,王保保正在平阳与诸路元军混战中。闰七月,元君在应昌下诏复王保保官爵,命其总统元军诸路,  相似文献   

13.
“新概念”:10年了 2月3日,由《萌芽》杂志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暨“新概念十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这或许是历年来最青春最热烈的一次文学活动.会场里挤满了十几二十岁的少男少女.年轻的气息几乎要从空气中溢出来。每每有醒目的人物经过,总会引起追星似的小骚动。而那些被窃窃私语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详的:韩寒、张悦然、郭敬明……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 ,中学历史教材坚持着一个定格的评述 :“…… (1945年 ) 8月 14日 ,裕仁天皇发表《停战诏书》 ,15日他亲自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见于历版及 2 0 0 1年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这也是国内史学、历史教育界现在仍占居主流的评述 ,只是在《诏书》名称上较多使用“投降诏书”或“终战诏书” ,没有照用教材的《停战诏书》 ,如“(8月 ) 15日正午 ,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 ,‘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 14年的侵略战争 ,终以日本天皇的‘玉音广播’正式宣告而结束”(天津《历史教学》1995年第 6期廷华的文章 )。…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常会看到日本“浪人”的形象。那么,“浪人”是怎样一种人呢?日本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天皇。但在1192~1867年的670多年间,天皇成了被架空的、没有实权的象征物,一切大权落在“征夷大将军”手中。由于大将军是依据军事实力控制国家政权的,所以便把大批武士  相似文献   

16.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由17个文件构成的《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宣布废除俄国的农奴制,给农奴以人身自由。对俄国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1956~2000年的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多称之为“1861年改革”.仅偶尔用“废除农奴制”来概括和反映。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维新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厄运,并在东方崛起。维新之所以成功,是日本在维新前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德川幕府,为维新扫清了道路。这次倒幕运动由日本历史条件赋予许多特殊性:倒幕打着“尊王”旗帜;武装斗争是倒幕的主要形式;下级武士是倒幕主力;倒幕运动中民族活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对这四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8.
查《汉语大词典》可知;“撕打”表示扭扯殴打,从字典引例可更加明确“撕打”的含义.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犀利的穿山风,像脱缰的野马在混沌无垠的大戈壁上撕打咆哮。”而“厮打”则表示双方(有时也表多方)互相扭打,“厮”就是日,俩男子当街厮打互相的意思。请看下列新闻标题:情人厮打在情人节《合肥晚报》2005年2月15《合肥晚报》2002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1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十二》)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八遨刊头“读书”二字(书法,署“端木蒸良”)为环字大团日迎春征联作(词,署“端木蒸良”) 1988年初题于北京。“人月圆”一首。 原刊1988年1月3日《北京日报》第3版(副1988年2月初作于北京。 刊“读书”)。原刊1988年2月13日北京《团结报》第3版清到龙的家乡来(散文,署“端木萃良”)(副刊“百花园”)。 1988年1月初作于北京。为《铁岭日报》“星期天”刊题词(书法,署“端 原刊198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8木蒸良”)“ 版(“国际旅游年专版”)。手迹印影”。为!植甫教泽碑事题诗(书法,署“端木尊良”)原刊1988年2月14日《铁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