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笨笨 《家庭教育》2006,(1S):41-41
在能源使用方面,我们已真正认识到人口众多、资源利用辜低下的基本国情,不再以“地大物博”自居。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奉赫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节约成为生活时尚,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理教学应重视“危机感”的国情教育宁文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国情教育时,长期以来,我们听到的都是这些熟悉的字眼: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山河壮美,土地丰饶,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等等。忽视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出现的国家人口剧增,资源和能源短缺,环...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中,中小学生就占两亿以上。如何将这两亿以上的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使用方面,我们已真正认识到人口众多、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基本国情,不再以“地大物博”自居。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节约成为生活时尚,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似文献   

5.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用“焦虑”两个字来描绘他对如何加快培养我国自己的世界级“大师”人才的担忧心情(参考《报刊文摘》2006年第2307期)。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工作者,我们为此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果我们不能在若干年内培养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希望的世界级政治领袖和科技人才,是一种耻辱。总理的“焦虑”也应是我们的“焦虑”,因此,我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职工教育与科技成果转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建萍我国有12亿人口,本世纪末将达到13亿,2050年约有16亿人口。虽说是“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人均有效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只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1/10—1/15。况且,我国劳动...  相似文献   

7.
人们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引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是居住地区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至60%”(引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博大的物质资源开发了,辽阔的地域治理了,中国的四化建设才有希望,而这些资源的开发自然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自然要靠教育,因此,“扶贫先扶智”、  相似文献   

8.
小学地理课是一门常识性的重要课程,是中学地理课的基础。上好地理课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就如何上好地理复习课,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是搞好复习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充分运用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举世无双等优  相似文献   

9.
[引言] 谁不爱家园,谁不爱故土?记得小学老师曾骄傲地对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现在呢? 江泽民同志说:"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珍惜和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与此相左的现象却屡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请看--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154年,因汉景帝实行削藩,导致七国反叛。梁作为藩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乃汉之东部屏障,加之梁孝王刘武忠于中央政府,虽智多谋,广济贤才能将,为抵叛军,终使吴楚叛军不能越梁而西进,保证了汉军在战略全局主动,从而最终赢得七国之乱的平定。  相似文献   

11.
臧少兴 《现代语文》2007,(5):103-103
语言学习理论所研究的,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发现,人们学习语言所遇到的问题和语言学所研究的问题是两码事。比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究竟是单句还是复句,语言学家们至今还争论不休,可是说这样的句子,没有人会感到困难。人们常说的"教学"这个词固然反映  相似文献   

12.
国情呼唤可持续发展教育□任晓萌/陕西商洛地区教研室提起我国国情,人们马上就会想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国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曾经使一代代的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肤浅水平上。目前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匮乏的资源和不断膨胀的人口,这一严峻国情现状,使可...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视察广西时的谈话中指出:五个自治区的经济建设要有一个大发展,“广西、宁夏要先翻身,起码搞到中等水平或中等水平以上。”这个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没的关怀和希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落后地区赶上或超过先进地区,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又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占总人口百分之六点七的少数民族分布在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国土上。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优势中,人口众多概括了汉族地区的优势,地大物博概括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把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迅速振兴国民经济,建国以来,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具有最广阔的教育领域和众多的教育对象,也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发展途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远距离教育体系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文化交往也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其本国英语文化交流,英语在全球化,更在本地化.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英语全球化及本地化,时刻影响着中国英语进程.本文从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为出发点,进而论述了中国英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一些人一直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感到骄傲和自豪,实际上目前我国人口压力很大,许多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虽名列前芽,但人均占有量却位居世界后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明显;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较严重而抗灾能力不强等。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摒弃盲目性与片面性,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口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使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深入民心.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对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自信心的重新振起,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空前觉醒,中国人民在团结抗战中形成的强大民族凝聚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中国军队高昂的作战意志和顽强的抵抗能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国际社会出于道义而给予的各种援助,英美等国在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是促成抗战时期民族自信心重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加强民族知识教育树立崭新民族形象关于《民族常识》教材体系的探讨□靳东平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12亿人口中,汉族以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汉族在政治、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真的地大物博吗?”“人口众多是好事还是坏事?”近年来,这些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在岳阳市一中2000名学子心中激起波澜。这所学校从今年上学期起,开设了人口问题教育课他们分“人口与土地”、“人口与资源”"人口与发展"、"我国人口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