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当代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中,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渥莱·索因卡(1934— )的作品无疑属于最难读懂的。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格伦斯坦承认索因卡的小说和诗歌“深奥复杂”,认为他的戏剧“暖昧费解”。美国的研究者奥比·麦达克称索因卡的小说《解释者》是“一部困难的作品”。本恩·林德斯福认为,  相似文献   

2.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被誉为英语剧作家中最富有诗意的作家之一。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荣膺 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非洲第一位 ,东方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戏剧中无论是轻松愉快的喜剧 ,还是严肃悲壮的悲剧都充满晦涩、玄虚的非理性思维。本文将从神话秩序、循环历史观、原始宗教观念等方面分析渥莱·索因卡剧作的非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走向现代——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四新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2):38-41,32
索因卡是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生活在欧洲文化向非洲文化急骤渗透的年代。处在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以诗化的形式对于非洲传统文化与欧洲现代文化碰撞中的尼日利亚的现实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继承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承受了可融入非洲文化之中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非洲现代戏剧和小说。对此,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联系索因卡的作品,进行了较具体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素因卡是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生活在欧洲文化向非洲文化急骤渗透的年代。处在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以诗化的形式对于非洲传统文化与欧洲现代文化碰撞中的尼日利亚的现实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继承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承受了可融入非洲文化之中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非洲现代戏剧和小说。对此,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联系索因卡的作品,进行了较具体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十月,瑞典文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颁给沃莱·索因卡,从而非洲作家第一次获得了这一荣誉。 (一) “索因卡是英语剧作家中最富有诗意的剧作家之一”,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这样评价沃莱·索因卡,可  相似文献   

6.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以其深刻的本土性、现代性征服了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作家。在他的剧作中 ,神秘、玄虚的神话仪式内容与诙谐、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 ,既表现出对非洲传统文化的颂扬 ,又表现出对非洲现代社会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7.
沃尔·索因卡是用英语写作的尼日利亚作家,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激发了我国学者对其研究兴趣.他们不仅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化背景来揭示其作品的深层内涵,还从语言、意象、文化等方面来阐释其作品的艺术性.但是,目前索因卡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扩大研究领域,拓宽研究视角,才能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痴心与浊水》是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的长篇小说,传统阐释对它的分析焦点放在其对社会黑暗的揭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等角度。本文试图从性别叙事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再解读",并且通过这种解读窥见索因卡所无法规避的、关于民族寓言的讲述困境。  相似文献   

9.
战后至今4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49位作家,其中有5位东方作家获此殊荣。依次是以色列的约瑟夫·萨缪尔·阿格农(1966年),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年)、尼日利亚的沃菜·索因卡(1986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1988年)和南非的纳丁·戈迪默(1991)。东方具有悠久的文学传统,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疆域,近半个世纪里只有5位作家获奖,当然所占比例太小。但我  相似文献   

10.
尼日利亚著名戏剧家索因卡以约鲁巴族神话为基础,创作了古典悲剧《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他运用创造性的手法将传统神话与自我牺牲精神融合在一起,并以此向世界宣称:非洲文化来了。通过对剧中人物艾勒辛的伪美学悲剧性体现和欧朗弟的悲剧性超越的分析,可以看出,索因卡创作该剧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张扬以约鲁巴文化为主体的悲剧精神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同.算法学习中“惑”并不是坏事,“惑”正是思考的动力,“惑”正是未来“获”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是20世纪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体现了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东方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和艰难选择的一个侧面。东方现代“流散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古代“流散文学”的特点:规模和影响远胜于古代;不再对异质文化充满新奇感和紧张感。将索因卡当作“后殖民主义作家”的代表,已是学界的共识,但从东方现代“流散文学”的谱系中来考察索因卡,我们认为他是现代非洲典型的流散作家,既有穿梭于本土与西方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感受,也有非洲作家“本土流散”的深刻体悟,更有创作中文化身份问题的思考。不同于一般流散作家具有的身份困惑和焦虑,索因卡更多地认同异质文化的融合和人类的进步与自由,从东方现代“流散文学”的视角能更好地揭示索因卡文学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但学生往往局限于“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另辟蹊径,可把比较法拓广到“作和比较法”及“作积比较法”,展现数学和谐之关、奇异之关.  相似文献   

14.
“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原为哲学上的术语,现借用来说明英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英语中有些词可以“一分为二”地写成两个词.也可以“合二为一”地写成一个词。它们貌似神非。在读音上相同或相似,但在用法上有异,在词义上有别,给人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不少学生混淆不清.常叫苦不迭。现归纳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芊芊 《人生十六七》2011,(10):56-57
从儿子4个月起.妈妈就着手实施优佳成长计划.精心为儿子打造“无菌”成长世界。可妈妈万万没想到。儿子一天天长大.一直生活在“无菌”环境下的他全无抵抗力.连细小的“尘埃”都能置他于死地……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发挥的主战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然而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视作文为语言学习中的“拦路虎”.由此产生对作文的敬畏感、神秘感。为了能引导学生轻松写作文.消除学生习作中“开头难”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言之无物”的恐惧感。教学中,不妨采取“欲擒故纵.‘淡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作文的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底,笔者参加市散文教学研讨会.听了《老王》、《怀李叔同先生》、《祁连雪》等几堂课后,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很少(几乎没有)带学生领略文章中的人情美、风景美,甚至连真正的思维训练都谈不上.更多的只是明示或暗示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捕捉文中的相关信息、整合答案。比如,“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王的不幸?”“不幸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叔同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李叔同的认真体现在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8.
章云华 《小读者》2010,(8):49-50
你想体验一下“上坡轻松、下坡费劲”的奇妙感觉吗?你想目睹一下“车往坡上滑、水往高处流”的奇异景观吗?那么.不妨到世界各地的“怪坡”去“潇洒走一回”.看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颤抖”中“颤”读音为chan,“颤栗”中“颤”读音为zhan.但“颤抖”与“颤栗”中“颤”的含义都有“发抖”的意思,所以很难在意义上区别读音,这也给学生在把握读音上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1986[尼日利亚]索因卡《狮子和宝石》剧本散文获奖理由: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1987[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诗散文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