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重点: 感悟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及她感动人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本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激越。理解和欣赏作者对燕子及春天景色描写的语句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时应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走进春天,品味美丽。一、体验中感悟对于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美、飞行时的美、停歇时的美和春光美的几个重点语句,学习时可以结合每个句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例如写燕子外形美的句子,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再抓住重点词语“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可爱”来体会燕子活泼机灵的美;在体会燕子的飞行美时,可以通过表演“斜着身子、掠、沾…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品味赏析语言、提高文学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中,这类题目出现得比较多,如“从选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作者刻画人物简约而传神,找出你认为值得品味的一处,写几句进行赏析”……面对这些题目,有些学生不得要领,无从下手。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语言赏析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4.
沈志媚 《江西教育》2004,(15):68-69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  相似文献   

5.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八大考点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中的一部分,侧重于挖掘语句的思想内涵,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似文献   

6.
李丽 《山东教育》2005,(1):62-62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本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激越。理解和欣赏作者对燕子及春天景色描写的语句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时应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走进春天,品味美丽。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选入的反映革命生活的文章《小橘灯》,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为《中国少年报》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精品。教学本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小姑娘的性格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及小橘灯的寓意。本课的教学不妨分为三个板块——理解、品味、感悟 ,整个教学过程以诵读一线贯穿 ,以学生为主体 ,紧扣精彩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完成教学目标。一、诵读·理解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在书上画出描写小姑娘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2 .学生按句式说话 :读描写的语句“”,我看到了的小…  相似文献   

8.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9.
怎样让小学生尽早掌握读书方法呢?我在学生刚跨进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开始教给学生边读、边画、边记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具体指导,并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符号,定位置。“定内容”,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除了要学生画出每课的生字“重点词句”修辞句和段落层次外,还要根据每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和每课的特点、课后思考、练习题等做好具体标记。如学习记叙文要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学习写人的文章要画出描写人物外貌和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句;写景的文章要画出描写景色特点和能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定符…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隋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优美语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积累诗句的兴趣。 3.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唯一”的内涵。 2.圈画并交流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以及描写老人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旨,品味课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13.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区级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骨干教师执教了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文的第二课时。整节课是这样展开的: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来找一找文中王冕是在哪些地方读书的。学生进行交流,相机进行语句的练读,感受环境的美。接着,引导学生把视线聚焦在课文第五自然段对七泖湖景色描写的语句上:“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中提出,要使初中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阅读训练”一项中,又具体化为“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而本册则定为“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这些要求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呢?成  相似文献   

16.
《西湖的“绿”》是一篇游记,文章描写了西湖神奇的“绿”。本教学设汁变常规的理性剖析为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西湖多彩、多姿、多情的“绿”,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围绕“绿”字,读中现景,思中显形,说中悟情。  相似文献   

17.
1.描写课文插图在教材中,有些插图课文描写一笔带过。如《奴隶英雄》课文只用“狮子就跟斯巴达克打起来,打得非常激烈”这句话对插图作了描写。学文后,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狮子凶猛的样子,斯巴达克躲避狮子进攻时的机敏以及打倒狮子时的神态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斯巴达克在打狮子过程中的内心活动。通过描写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斯巴达克身上那种强烈的反抗精神,激起学生对斯巴达克这位古代罗马杰出的奴隶起义领袖的敬仰。2.重组精彩语句所谓重组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  相似文献   

18.
散文教学中,只有尽量还原每一篇具体散文的"自我",引导学生体验蕴含其中的独有情感,才能真正了解散文的"共性",从而教出散文的"个性"。具体途径有:制作预习学案,比较"同类"作品,分析"暗示"语句,品味细节描写,关注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品味描述性语言的生动形象 1.品味词语的传神。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为什么用“点”而不用“撑”或其他别的什么字?仔细品读,就可以品出“点”字的精妙传神。它极其形象地  相似文献   

20.
品味语句是近几年中考常见的题型,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的答题并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针对这类题常见的几种形式进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品味语句类试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几种: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2.画线句子能否改成……为什么?3.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或:文中加点词语能否改为……请说明理由。4.画线句子在文中(或某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5.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一)第1种命题形式这种形式的命题看似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其实在答案上却悄悄对学生提出了限制,这种隐性限制就体现在“理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