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5年,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中心顺利起飞,升上太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自"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以来,停飞几年后的首航。查尔斯·卡马尔达是7名宇航员中的一位,这是他的第一次宇宙航行。他知道,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航天飞行,他为自己能登上"发现号"而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2.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不懈地努力,1981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8名,飞行时间2~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  相似文献   

3.
小链接:“发现号”航天飞机 “发现号”堪称美国航天飞机中的“劳模”,它是美国航天局执行任务最多、将宇航员送入轨道人数最多的一架航天飞机。自1984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以来,在“发现号”27年执行过的前38次飞行任务中。总共运送过246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对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是它给送上天的。  相似文献   

4.
点击     
科技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北京时间7月26日22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正常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自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的首次发射。北京时间7月28日19点1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相关链接:“发现”号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是以18世纪美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的小船的名字命名的。他驾驶着这艘小船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成为第一个踏上夏威夷群岛的非土著居民。“发现”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建造的第三架航天飞机,前两架是“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一次飞行是在…  相似文献   

5.
这是发生在20世纪朱期的一件奇闻—— 1995年6月8日,正当全球的航天爱好者期待着“发现号”航天飞机再度升空,引发新一轮的“航天热”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却向世人宣布:此次飞行因故推迟。  相似文献   

6.
载有7名字航员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着陆前几分钟解体,这一灾难带来世界载人航天飞行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在震惊与悲痛中,这次事故也给载人航天飞行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1,(4):42-42
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点53分,“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是发现号最后一次太空飞行,任务结束后,“发现号”航天飞机将被送进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一波三折“发现”号航天飞机的首次复飞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的成败于否,不仅关系到机上7名宇航员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返回地球;还将对改进后的航天飞机进行最为严格的考察,看其有没有达到新制定的安全使用要求,从而决定着航天飞机的未来命运;它也直接影响到到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因为如果离开了航天飞机的支持,这一空间大厦很难竣工和运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所以从各方面讲,美国再也输不起了,“发现”号的首次复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美国航…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在得克萨斯州中北部地区上空解体坠毁,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继“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人类航天事业的又一次大挫折与灾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今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进行了它的第28次飞行,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22年来的第113次飞行。人们利用航天飞机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此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科研之旅预计费时16天。其间,7名机组人员分成两组,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进行生物学、地球和…  相似文献   

10.
你在电视、杂志上没少听说“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新闻吧,让我们掰着手指数数它的功劳: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人轨道,在美国两架航天飞机爆炸后两度承担重返太空的重任……服役27年,完成39次太空之旅的“发现号”终于“退休”啦!  相似文献   

11.
真的英雄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为代价。2003年2月1日上午,在太空飞行了16天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途中,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坠毁。本期我们选用美国总统布什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当天发表的讲话,以资纪念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遇难以及所有为科学探索而牺牲的人类英雄们。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太空任务返回地球途中坠毁。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两年后,又有7名航空勇士踏着前人的足迹登上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年7月,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被送上蓝天。在本次实验中,科学家们又采取了哪些比“哥伦比亚号”更为先进的技术?实验过程又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些问题都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充分的前期准备为了让“哥伦比亚号”失事的悲剧不再重演,科学家们对本次航空实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他们将原定于2005年3月的发射时间推迟到了7月,以避开不利于实验的天气…  相似文献   

13.
<正> 爱好航天知识的同学都知道,我国发射成功的“神舟四号”是宇宙飞船,美国不幸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航天飞机,而俄罗斯著名的“和平号”则是宇宙空间站。可是,你知道这三种帮助人类遨游太空的神奇航天器有什么不同吗?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83年11月建成,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三架航天飞机,代号为OV-103,前两架“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已经分别在2003年和1986年撒寰而去。“发现”号于1984年8月30日进行首次飞行,第一次出征就出色地完成了向太空运送三颗通信卫星的任务。它服役至今差不多已有21年时间,共完成了30次飞天任务,比其他任何一架航天飞机都要多。除了“经验”丰富外,“发现”号还以两次被选中执行“重返太空”任务而驰名。第一次是在1988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空难后,是“发现”号承担起复飞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月历     
1998年6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6时10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有力的磁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由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送入太空,在宇宙空间进行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测研究,并测量宇宙中的元素成分。这是人类的一项跨世界重大科研项目,也是中美两国空间技术方面的首次重大合作。  相似文献   

16.
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突然发生解体,这一事件令世人震惊,更会NASA蒙羞。事后来看,这一航天史上的大灾难似乎不可避免。七个月之后,事故调查委员会详细列举了NASA管理体制中的种种疏漏:决策者们对已经发现的风险不以为然,长期以来他们不切实际地追求“更快、更好、更省”的战略。回想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时,人们并没有失去对航天飞机的信心。而今年的哥伦比亚号坠毁则为航天飞机的未来飞行投下了永远的阴影。调查委员会正建议尽快开发其它航天器,并要求尽可能快地逐步淘汰航天飞机———实际上,NASA多年来一直在围…  相似文献   

17.
1981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卡拉维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开始了第一次太空穿梭飞行,她的成功发射也开辟了美国载人航天器进行外太空飞行的时代。于是,又有了“挑战者”、“哥伦比亚”以及“亚特兰蒂斯”号的相继升空。人类在探索宇宙文明的进程中,一天一天的有了更加成熟的有力武器。然而,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1984年,“挑战者”载着11名宇航员伫立在巨大的发射架上,飞船里的成员们一个个兴高采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重点1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让学生了解新闻作品中隐含的丰富信息 ,激发学生读书看报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课文解读1 996年 1月 2 8日 ,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第 1 0次飞行时 ,从发射架上升空 70多秒后发生爆炸 ,价值 1 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 ,坠入大西洋 ,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造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这是美国 5 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爆炸事件。“挑战者”号的爆炸 ,使美国举国震惊 ,华盛顿和其他各地均下半旗致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于第二天打电报给美国总统里…  相似文献   

19.
1.“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太空之旅2006年12月23日,载有7名宇航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人们翘首以盼中,以大俯角、用减速伞平安滑翔降落在机场的跑道上。“发现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俄罗斯是航天领域的“两极”,其载人航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欧洲空间局、中国和日本正成为航天领域迅速崛起的“第三极”。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自1958年成立航空航天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从“水星”计划到“双子星座”计划,再到“阿波罗”计划,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重点实施“天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两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