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知识雨林     
日地月之间的神秘数字在太阳、地球与月亮之间,存在着一个神秘的数字——395,这个数字常令科学家们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第一个395: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两数相除,约等于395。也就是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月亮的距离的395倍。第二个395:太阳的直径约为138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千米,两数相除,也约等于395。也就是说,太阳直径约为月亮直径的395倍。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天文学家发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拉大,大约每年会增加15厘米。对于地球为何会远离太阳,科学家一直没有合理的答案。最近,日本科学家提出,地球远离太阳的原理其实和月球远离地球的原理类似,也是潮汐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月球的半径只有1737千米,而太阳的半径则将近70万千米,两者相差巨大。可是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相近,这是距离造成的视觉效果。如果太阳移到月球的位置,地球将会毁灭。但如果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移到月球的位置,它们看起来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5.
<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也是唯一一颗大质量卫星。科学家设想了多种在月球上建设工厂的情景,以实现利用月球资源的目的。月球上资源丰富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气体,可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但前提是我们能掌握可控的核聚变技术。月球上还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热能资源。此外,还有一些地球上不存在的矿物值得我们去开采。  相似文献   

6.
给生命以屏蔽46亿年以前,月球就开始与地球相依为伴,当时,地球还只是一个“蛮荒”的星球,毫无生命的气息,经过了多少亿年的漫长演变之后,地球才成为太阳系唯一的生命乐园,这其中,月球功不可没。月球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这个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之下,月亮又是  相似文献   

7.
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都目睹了"日全食"奇观."日全食"的形成,无非是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这场恢弘的"天体游戏"中,太阳和月球是表演者,而地球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8.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一直是人类观察研究的对象。自古以来,月球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类许多哲学观念与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航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对月球开始了直接探测,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月球探测,将是21世纪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主旋律。向月球挺进,在浩瀚的太空,即将耸立中国航  相似文献   

9.
<正>虽然无法像太阳那样发光,但月亮仍比最亮的恒星亮得多。因此,它能在白天的天空中显现。月球在地球上的可见性取决于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月球不到30天绕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它在天空中呈现不同的形状,通常被分为八个月相。在满月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以右图  相似文献   

10.
温室效应     
从太阳到我们所在的地球与到月球的距离基本上相同,阳光照在这两颗行星表面上单位面积年均量是相同的。但是,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是15摄氏度,而月球是-18摄氏度,导致这种差异的关键是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大气层。大气层象一块毽子一样可以收集阳光带来的热量,否则热将会逃逸到太空中: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发明与革新》2013,(4):2-2
2000万公里 截至2月28日10时18分,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公里,标志着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目前,卫星状态良好,各项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嫦娥二号卫星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  相似文献   

12.
科苑集粹     
多个月亮照地球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产生了月球。美国科学家发现,促成月球诞生的那场太空交通事故可能制造出多个地球卫星,这些小月亮曾经在地球上空游荡了数千万年。小月亮甚至可能一度占据了两个地月拉格朗日点。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点位  相似文献   

13.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8,(1):111-111
根据欧洲航天局“SMART-1号”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月球南极点附近、位于夏克顿火山口附近的一座小山是当值无愧的最佳选择。地球自转轴与太阳的倾角为23度,这保证了在南半球的夏天,南极的大部分地区终日可以见到阳光。然而,月轴与太阳的角度仅有15度,即使在夏天。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08-I0009
超级月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6月23日19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7万公里,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当天适逢满月,所以人们在当晚看到全年最大的月亮。  相似文献   

16.
天灾与天象     
在太阳系宇宙中,有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行星(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彼此之间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都遵循着牛顿定律和开普勒定律,互相吸引着、分离着、制约着,以维系整个太阳系的平衡。但是,各个行星公转的半径不同、角速度不等,因而造成彼此之间的距离时远时近,排列时分时合,必然要发生彼此作功,进行能量交换。当地球获得过多能量失去平衡时就要释放多余的能量使自身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引起灾变。 既然很多天灾都源于天象。那么,只要掌握天象的变化规律,就可预知天灾的种类、成灾区域、灾情程度及发灾时间等。  相似文献   

17.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古以来,对于人类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中国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更为它增添了一丝神秘,1969年,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曾在太空中向人们讲述过这个美丽故事。2007年10月24日,现代版"嫦娥奔月"的幕布徐徐拉开。  相似文献   

18.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冰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夜生活也开始了。人们望着美丽的月光,编出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老穿线”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特别是载人卫星升天,人类逐渐看到真实的月球面貌。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1/81,月球地球的平均相距384401千米。月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严格来讲,地球和月亮绕共同的质点在相互旋转。只是质点离地球很近,我们感觉不到相互绕动。月球作用地球最显著的特例便是以反射太阳光——月光照射地球,影响着人类的起居和生活。月球…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12,(7):24-25
2012年1月4日不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也是鲜为人知的月球最近“近地点”100周年。那一天,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月球“近地点”的距离是1400年中最近的。美国科学家相信,这一千年一遇的天文现象导致海洋潮汐异常升高,不断起伏的潮汐导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  相似文献   

20.
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产生了月球。美国科学家发现,促成月球诞生的那场太空交通事故可能制造出多个地球卫星,这些小月亮曾经在地球上空游荡了数千万年。小月亮甚至可能一度占据了两个地月拉格朗日点。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点位置,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彼此抵消,陷入这两个点的天体如果不受到任何干扰的话,它们会永远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