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公德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新闻界的职业规约建立在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约基础之上。因此。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要求是一致的。然而,新闻业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一旦职业要求与道德或伦理之间发生冲突,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出现选择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2.
道德焦虑是描写现代性道德困境的重要范式。“最美现象”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和社会正义的内心认同。“最美现象”体现出一种仁爱、情怀和一种奉献精神。文章通过发挥“最美现象”的心理功能,利用“最美现象”的心理效应,呵护“最美现象”的心理安全来化解社会的道德焦虑。  相似文献   

3.
刘文兴 《大观周刊》2011,(40):27-27,29
对个人和社会而言,核心道德价值取向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正义与仁爱都应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从正义与仁爱的起源、发展及功能来看,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且有相互补充的必要。通过对诚信的多维度性探析,本文试图找到正义与仁爱的共同进路,以期在探索共同推进正义与仁爱的道路上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但要有良好的新蚓职业道德素养.对新闻报道负责,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对人民和社会负责。但是在新闻实践中,往往会产生职业责任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使新闻工作者陷入新闻伦理的困境中。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努力寻求职业责任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为有机的系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而各个方面又构成了道德体系相辅相成的子系统,因此道德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体系建设主要探讨道德体系中的子系统——职业道德体系的反思与建构。一、反思——当前社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3):84-93
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新报的出现,有关伦理观念与道德准则的话语实践成为新闻界的重要议题。在转型期的社会剧变背景下,兼具传统思想熏陶与舶来西学浸润的新闻界知识群体,既以传统家国天下的道德观构筑起以个人道德为主体,圈层式影响于报界、社会与国家的道德思路,又在现代转型中以职业为依托,展开职业道德建构路径。不宁唯是,近代新闻道德建构的两条思路不仅各有其逻辑与归因,而且在思想、建制化条例等方面体现出相当的融合态势,形成中国新闻道德观念的独特面相。而对它的路径考察,既能反映近代西学接受中的民族视野,也可以管窥后发现代国家知识阶层的问题反思意识与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7.
杨泾泾 《大观周刊》2012,(43):66-67
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与精神文明的提升相匹配,而道德时时都体现在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只有从道德的现状中抓住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认识物质与精神的有效统一。通过小悦悦事件引起的对道德的反思和讨论,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来分析阐释突发性事件对道德的影响,并指出国家、公民、媒体等社会主体应当履行自己的责任以促进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涵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除了家庭这种形式外,还有各种职业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各种职业生活要比家庭生活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着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并形成一般的社会道德和多种类型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担负不同社会责任和规范职业人员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通过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本身不仅反映社会道德状况,而且也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新闻工作者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挥新闻的教育、守望功能,才能贡献给读者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在新闻报道中热衷于低级趣味,黄色新闻,势必引起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0.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在行政领域体现出来的行政道德更有核心的作用。自古至今,人们不懈地追求着行政道德,然而在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却时有发生。它在公共行政中的表现,已经严重地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有效治理行政道德失范,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以德治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江珊 《大观周刊》2011,(48):15-15
道德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进度的一种体现,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它有着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没有任何的一种道德它是永恒而不变的。然而在和谐的社会中,公民道德行为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在传统道德中来吸取经验与不足,传统的道德思想经过现代社会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所适合的道德,才可以快速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国民精神及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张辉 《新闻传播》2010,(1):118-118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职业道德亦称行业道德。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随着社会的分工和生产劳动内部的分工而产生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新闻行业的道德,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新闻职业特点体现的。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一些新闻事件、法制事件、道德事件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人们从心底呼唤一个诚信友爱高尚的道德环境,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生活的幸福。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倡导下,一批道德类新闻故事节目高调登场,通过榜样的力量,让人们看到,苏丹红和马加爵们只不过是改革大潮中泛起的沉渣,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和道德传承的中华大地,处处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处处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出版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除了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律之外,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法律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违背它当然是不行的,但是一种违背社会公德的合法出版仍然是不合伦理规范的.  相似文献   

15.
"媒介道德审判"产生于语言的多义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媒体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制度建设的空白,在积极层面,能够维护和促进社会道德发展,坚守社会正义,但背离了新闻职业主义,导致媒介司法审判,误导受众,伤害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国际社会"逆全球化"思潮凸显.然而,世界的连接依然紧密,社会依然需要具备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的新闻媒体.在"逆全球化"潮流中民族主义重新复兴,并不断挑战着新闻公正客观等原则,在此时代背景下,构建全球新闻伦理具有现实价值.构建全球新闻伦理面临着普遍主义理念难以回应道德特殊性、正义理念难以满足民族主义需求、东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赫塔·米勒的确是最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政治色彩最强烈的一位,但与其说米勒女士的获奖是出于政治原因,倒不如说这是对道德与良心的褒扬  相似文献   

18.
重识广告传播伦理。伦理关乎正义与善恶,是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准则,它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对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传播即伦理”观念的确立表明:传播行为必然会伴随产生相应的传播伦理。①广告传播作为一种同时涉及经济、文化和宣传作用的行为,天然渗透着伦理道德的影响。广告传播行为中产生的道德准则,即广告传播伦理。  相似文献   

19.
曹鹏 《新闻记者》2006,(6):18-20
社会转轨变型期往往伴随着道德与法律的变化与调整。最近中央出台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宣传“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因为道德危机久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甚至成为社会痼疾,道德重建势在必行,荣辱观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强化道德建设,而对新闻传播业来说,尤其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和规范社会公德与建设精神文明的强有力手段,正如央视广告部在"广而告之"开播之初所阐明:"通过提醒、批评、规劝,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目的"。以社会利益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