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国家在2000年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反弹"相当严重,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  相似文献   

2.
一、生本教学的界定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的教育,生本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的教学,它主张教育向学生本体的回归,通过科学的艺术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价值。认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活动,它依据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且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这是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相对立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大核心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这与当前我们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在校园内创建的文化是具有尊重特征的学校文化,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人、尊重学生自身文化的创造。尊重学生自身文化创造的立足点在于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还是培养人,如果是培养某种类型的学生,培养对象是被动的;如果是培养人,培养对象就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使我们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感淡薄。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过于注重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教育目标,二是我们还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政策和制度。轻视教育本质规定和客观规律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基础性的,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偏离了培养高尚的人、道德的人、理智的人、智慧的人和发展及创造社会文明的教育方向。因此,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钱黛蕙 《化学教与学》2011,(4):50-51,6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追求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一切新理念的核心所在。"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使学生的生命意义更加精彩,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受教对象,为他们的发展服务,而服务的方式方法必须遵循青少年教育的规律。具体地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7.
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如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是规律: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而特色发展,这也是教育规律,如此等等。今天基础教育中不缺乏各类先进的教育思想,缺乏的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与坚守。因此,要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发展,就必须理解并认识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并实践教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这涉及到知识观的问题。一、知识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发现真理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总结出来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前人获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后人只要直接吸纳这些包含了人类智慧的认识成果就可以了。这就是传统教育理论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学生获得的是人类探索真理的最终结果,我们无从使学生看到前人是如何…  相似文献   

9.
许瑛 《时代教育》2014,(8):55-56
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学习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正确的鉴赏美和创造美。本文通过两部分内容论述,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第一部分调动学生审美心理体验,第二部分论述诱导学生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宗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创造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在这当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则成为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关键。因而,分析与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创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对有力地推动考试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