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作人的妇女观是在对中国历来女性"不净观"的批判和对封建"贞洁观"的鞭笞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他不遗余力地倡导女性思想的解放、宣扬女性的性独立,确立"女性本位"的妇女观;另一方面,基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日本文化的影响,他又提出了女性解放的渐进性,这无疑具有更长远、更理性的眼光。  相似文献   

2.
从生殖崇拜和原始墓葬的视角考察男女两性之别,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女性社会性别角色衍生的基本脉络。对于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最初定位,由于其原生性和本源性,成为数千年间人们对女性"德美"内涵界定的基石以及人们对女性文化品格的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当代文学女性形象总置于"被看"的位置。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中的女性也渐次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主角,女性形象被女作家观察、思考、打造成"看者"强健的姿态。在放逐男性之后,她们成为体验者,体验生活,体验自己。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不仅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日本社会中还存在着针对女性的大量词汇。从报纸中该类词汇的使用频率,可以体察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真实社会地位。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词汇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章从复合词——"男性""女性"构成的复合词——在日本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分析当今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隋唐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对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在吉尔曼代表作《黄色壁纸》中,黄色壁纸象征着男权禁锢,女性成为受害者。"休息疗法"影射了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柔弱和自我放弃。揭示了女性在男权文化与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男权制社会中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6.
张平 《文教资料》2010,(17):6-7
文学作品多是按照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理解描写女性,女性与男性常呈现"奴性"和"人性"的存在模式,关汉卿笔下的婢女燕燕毫不妥协于封建尊卑等级的社会次序,努力为自己的"人性"抗争终获成功,本文就此形象从"奴性"到"人性"的抗争,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韩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娜拉"们,她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徘徊。这类女性又分为三类,一类是隐藏女性特质,扮演成男性,以优势性别进入社会竞争的花木兰型;一类是女性意识过强,完全颠覆传统道德标准的野蛮女友型;还有一类被女权主义者称为"妖妇",她们是以偏激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坏女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知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中所出现的高知女性"结构性过剩"的失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原因外,本文还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了高知女性对爱情、自我、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从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择偶梯度理论及高知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差序格局强调社会的等级差别,中国女性在这一特殊社会结构中,有其规定的社会角色,语言受到制约,在语言交际中礼貌和面子起指导作用,为维护相应的地位和身份,女性常采用面子管理语用策略、赞扬恭维策略、谦虚策略、同情策略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的人伦与等级观念,"礼"的制约,"父权主义"的文化定型,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等影响了女性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翼 《语文知识》2011,(2):15-16,61
在以《两个家庭》为代表的女性题材小说创作中,冰心通过特殊的"家庭一社会"的途径,以现代经验突破了传统文化将女性隔绝在社会之外,禁锢于家庭之内的规约,同时又以传统文化缓解了女性骤然被现代经验抛向社会时的焦虑与孤独。其女性意识既带有"五四"告别传统的激情,又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对西方现代经验的过分依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俗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社会商业模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企业传承中多为"子承父业"的模式。随着温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加之温州女性勤劳与有智慧,女性不仅可以创业,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的传承人,女性在商业社会中的能力与地位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词语“经济适用男”的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网络上流行着"经济适用男"这么一条反映女性新择偶观的词语."经济适用男"语义所指为特定男性群体,是对"经济适用房"进行仿造而成的新词。"经济适用男"的产生既有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诸如社会环境变化、女性心理变化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当代"新写实"女作家的池莉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关注着女性的生活,从她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深刻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价值取向。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女性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经验表明,男性在选择配偶时更注重女性的外表,而女性则更关注男性的社会地位。心理学家也发现被男性本能地知觉为更美或更有身体吸引力的女性有着更强的生育潜力,而女性知觉那些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男性更有吸引力,这似乎印证了前人提出的"功利主义"美学观。"功利主义"美学观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外表美的根源。美感来自直觉而非功利,功利主义不尽符合审美常识。从进化的角度看,几乎全部的人类行为都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是对环境的适应。对美的追逐点脱离不开其根本点——"性别特征",人类外表美感的根源不在于其"功用价值",而在于其"遗传价值",这个标准是先天的,不受文化、种族、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女作家纷繁绚丽的审美文本背后,潜藏着需要集中透视阐释的审美心理。文章从女性审美心理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女性心理——女性审美心理的基石,女性意识——女性审美意识的核心,文化和社会力量——制约女性深层审美心理的关键,来构建当代女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框架。这可为女性审美活动价值的"重估"和女性文本的"细读"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铁凝的小说显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等封建文化像紧箍咒一样压制着广大女性,以"三从四德""孝悌""贞洁"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女性价值认证标准严重束缚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反映出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的无地位和无价值,主要凸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女性在沿袭而来的社会成见的包围中,既要正视自我和环境,又要扬长避短地运用特定情境中的性别弱化、非特定情境及"角色场"中的性别弱化,以及诸种性别强化的策略与方法,来展示自己的性别优势,以主动融入不利的环境,在适应中予以超越。我们需要正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境况,并按照逻辑顺序推证社会与个体、文化与自然、坚守与权变、本性与策略诸条件的关系。应该鼓励现代女性为了最优化发展,而充分展现女性性别特质的全面强化,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努力做一名有能力、有个性、有魅力的强者。  相似文献   

18.
综观当代影视文化,"以女性为主体"的影视叙事形成了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叙事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欲望叙事,女性独立意识的张扬;情感叙事,女性主体精神的捕捉。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虚拟性叙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象征行为"或一种文化建构,在建构社会性别关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心珏 《文教资料》2010,(18):163-164
明代"四大奇书"男性话语权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中的女性角色定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传统观念之下,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被程式化了,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了这四部小说中,形成了"男人婆"和"红颜祸水"两大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20.
"韩流"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文化认同的原因,更有心理的原因。除了"韩流"自身的魅力外,由于男女心理机能的差异,女性成了"韩流"积极的引导者和表现主体。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绪、从众行为、受暗示行为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树立文化大国的自尊、自信,防止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