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由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我的新闻生涯》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多层次阅读意义的书,全书共分三册,作者都是近年来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即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辑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共110万字,分三卷出版,第1卷、2卷已先后于1988、1989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第三卷也即将出版。该书文章的作者均是全国首次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中被确认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这些作者中有从战火纷飞和风云变幻年代里走过来的老新闻工作者;有战斗在改指、开放主战场上的斗士;有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知名记者、编辑;也有著名的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探讨新闻策划的书,它是由沧州晚报社会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李建荣所著的《新闻可以这样做》(2007年12月,光明日报出版社)。书中既有新闻策划的丰富实践,又有理论的探索与总结;既有新闻故事的感人述说,更有新闻工作者的爱心与真情。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武汉晚报高级编辑贺捷先生就是一位“点睛人”。 为了留下五十余年新闻生涯的痕迹,他编撰了一部专著《美目盼兮一贺捷新闻标题艺术探胜》已由武汉出版社新近出版,总计21万字。全书共收录了500多个新闻标题。他希望以这些呕心沥血之作来阐明: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学是新闻学的重要分支;新闻标题也是一种作品,应力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编辑做题是一种艺术创造;制作新闻标题是编辑必须苦练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武汉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高级记者杨振兴为《美目盼兮》作序。他评价贺…  相似文献   

5.
田霞 《军事记者》2008,(9):58-58
《新闻编辑论》置于书桌时,我首先被书页上的几行字吸引:他们是新闻稿件的组织者,他们是新闻人才的扶植者,他们是为人作嫁衣的奉献者。当了多少年的编辑及处长,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好好思考过,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这就是作者以多年的记者生涯、编辑实践与对新闻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编辑生涯》,林君雄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林君雄,在他的著作《我的编辑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中总结自己40年编辑生涯时说:“虽然我是一只笨鸟,但是尽力了。”这句话说得很平和,并不崇高,也不会对读者产生很强  相似文献   

8.
当我拿到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工人日报副总编辑俞柏鸿的厚达520页的<柏鸿写新闻>一书时,手上的感觉是沉甸甸的,这也可说是俞柏鸿15年新闻从业生涯的分量吧.  相似文献   

9.
重版感言     
作为一个出版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编辑的图书历久弥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我眼中,《布鲁诺与布茨》就是这样一套书。《布鲁诺与布茨》是一套描写国外少年课余生活的系列小说,21世纪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是我出版生涯中编辑的第一套书。这套书一推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先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章世鸿的新闻作品集《太平洋西岸新曙光》一书即将出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级编辑龚心瀚特为该书写了序言,虽是书评,但对提高记者的理论修养、调查研究基本功等多有阐发。征得龚、章二位的同意,本刊现将这篇题为《提高记者的素质》的序言先予发表。  相似文献   

11.
山西工人报原总编辑、高级编辑党渌,从报社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笔耕不辍,发挥余热,总结和整理了在担任总编辑期间的办报工作情况.编写了《我在山西工人报八年》一书。这里发表的是高级编辑马万程为该书写的序言。  相似文献   

12.
大众日报高级编辑李遵立的《新闻选择学散论》一书,从选择学的角度切入,结合自已多年的新闻实践,对有关新闻选择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总结,有理论观点,有案例评述,可读可学,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专栏开出后,接到了许多朋友的来电。他们或是给予鼓励,或是提供选题,或与我展开讨论。前不久,接到宁波日报高级编辑张登贵的来电,说是在我的《新闻发现力:记者的第一基本功》一文中(刊《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有五十年新闻生涯的《长江日报》记者 夏发,从他千篇文章中,筛选出一百篇,汇成专集,书名为《九进中南海》——夏发的新闻、戏剧作品一百篇》,近日由北京《当代中国》画报社出版。 作者始终处在记者编辑的第一线,为了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完成报社编委会交给的任务,常常出其不意,使出新招。他“九进中南海”,在此书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年届古稀的夏发当过文化记者,搞过理论编辑,长期以来,形成了他一套独特的采访艺术,成为一个在平凡中见传奇的记者。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一是高举旗帜,二是“通天”、“入地”,三是风流…  相似文献   

15.
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我大部分时间在编少年刊物,其间也编过不少图书。近几年责编的《少年报告文学系列丛书》、《台湾少年小说选》和她的姐妹篇《台湾儿童小说选》,在读者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十六岁的思索》一书还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但是说到编辑的体会和甘苦,我觉得最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日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刘勇同志所著《见证与思考》一书,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春节前夕,我到张家口办事顺便到报社探望一下老朋友刘勇。他将已准备好、刚刚出版的并亲笔题写赠言的《见证与思考》一书送给了我。同时,他还赠给了他的老朋友——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斌同志一本书。  相似文献   

17.
书讯     
《中国广播》2006,(3):73-73
《思考为新闻壮行》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高级编辑丁文奎撰写的《思考为新闻壮行》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共38.4万字,分为“社会纵论”、“新闻时评”、“传播漫谈”、“大地观潮”等四部分,汇集了作者的言论和新闻报道等作品。理性思考为本书特色,社会问题、新闻热点、舆论走向、业务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  相似文献   

19.
安策 《军事记者》2010,(2):55-56
读了许多新闻学专著,真的有些“审美疲劳”了。然而。当我看了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军事记者》主编朱金平同志的新著《新闻发现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时。眼前顿感一亮。这是一本充满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实用新闻学专著。它以超广角的视野为读者介绍了新闻发现的一般方法和“旁门左道”.并提出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见解。尤其是书中阐述的“新闻创造论”.令人耳目一新.在新闻资源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打开此书。相信每个读者都会从中发现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接到李频同志寄来的他的新作《龙世辉的编辑生涯》,我的心情特别高兴。这并不是因为我与李频或龙世辉有过什么特殊的交往和情谊,而是因为这样的书满足了我久已萦绕心头的一个愿望。自从读了美国著名的编辑家康明斯·萨克斯的夫人多萝西·康明斯编写的《作者和读者之间——康明斯·萨克斯的编辑艺术》一书以后,我一直希望有一批研究中国编辑家编辑生涯的书早日出版。在我看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是建设编辑学这门学科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试想,要是没有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具有代表性的语法。修辞现象的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怎么可能从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语法规则、修辞格,并由此构建科学的体系,我们的学术殿堂里怎么会有语法学、修辞学这样的学科。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