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2.
数和数的运算A 数的概念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1 想一想 ,说一说。( 1)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 ?( 2 )什么叫百分数 ?它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3)什么叫有限小数 ?什么叫循环小数 ?( 4)什么叫做整除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 ?( 5 )什么叫做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 6 )什么叫做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7)什么是偶数、奇数、质数、合数 ?( 8)质数、质因数、互质数有什么区别 ?( 9)能被 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 ?( 10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性质各是什么 ?( 11)小数点位置移动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基…  相似文献   

3.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利用旧知解决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材中通过自学仍未能理解的一些新知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抓好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途径。但学生的预习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预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出示预习提纲:(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怎样的?(2)如何进行通分?(3)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预习思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促使知识内化,实现认知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在复杂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以及运用典型深化主题的写法。二、学习指要: (一)从内容与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文章是怎样穿插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思考线索:写了“包身工”哪些方面的内容?各自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进行穿插的?为什么?……既可以用表解,也可以分条简述。)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一次颇有争议的教研活动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分类,我们已经知道12、34、295、1245能化成有限小数;56、335、73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到底与分母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学生思考。)师:有什么想法?大家交流一下。生: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都能转化成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学生点头。)师:能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母具有怎样的特征?(学生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师话锋一转,又问:分母是2、4、25、125等的分…  相似文献   

6.
1 知识回顾和引入课题(1)什么叫做功?怎样判断力是否做功了?(2)怎样正确测算功?功的单位是什么?问:在建筑工地上,需要把几百块砖全部送到楼顶,你能想出哪些办法?(生:思考讨论。)归纳:可以用人工直接搬,一次搬几块,需要  相似文献   

7.
读书需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古人说过“学则须疑”。他们的做法是“问”可以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问要不离文章中心。“质疑导读法”具体说可以从以下14个方面去质疑。1.从课题处质疑,特别是从题眼处质疑。如《梅花魂》“(国标本”五上)的“魂”是什么意思?(精神、品格。要我们学习梅花不怕磨难,不低头折节,顽强不屈的崇高品质。)文章是写谁的?写他的什么?写他怎样热爱祖国?2.从记叙文的要素处质疑。如《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什么时候?(1941年秋)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河北易县西南部狼牙山地区)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五壮士指哪五位同志?……3…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练习题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五种。1.延展法。即以某一知识为起点,把与其联系着的知识延续伸展开来,使某一方面知识的全部内容分层次、有过陧、系统化的呈现出来。这一系列题目,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提纲挈领地复习数学知识。例如,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上课伊始,要求学生回答问题:(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比的基本性质怎样?(4)怎样化简比?它与求比值有何区别?(5)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怎样?无须提供别的复习材料,学生就能抓住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内容,实现知识的整理、归纳。 2.变换法。所谓变换法,就是扩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交换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复习题组可以帮助学生认清题目结构,把握前后连贯、纵向引伸的知识脉络,达到系统复习之目的。例如,复习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解答基本题:一项工程,甲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定位?(二)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三)本课程目标与以往有什么显著不同?(四)为什么对“内容标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五)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用革命精神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专栏,从本期起转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減轻负担增进健康的问題”进行讨论。根据各地读者的反映,这方面有如下一些问題需要通过讨论来解决:(1)政治挂帅、教学为主、健康第一有沒有矛盾,有沒有主次之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究竟如何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过去处理不好,偏来偏去,是什么原因?(2)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质量,是不是有矛盾?过去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既减轻负担增进健康又提高质量?(3)既要突出政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但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又不能过多,是不是有矛盾?政治教育活动怎样做到少而精,提高教育效果?(4)教学工作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又要使学生学得好些、生动活泼些,有否矛盾?当前突出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是哪些东西?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破除这些东西?(5)农村小学和耕读小学怎样对待减轻负担增进健康的问題?怎样从实际出发,适应农村特点妥善安排课内外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希望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分析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抓住工作中的活思想,就这些问題提出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星期天,有两位同学要到你家去做客。现在家里有8个苹果,4个梨,2根香蕉和一个西瓜(实物展示或多媒体演示)。你如何合理地用这些水果去招待他们呢?生:每人4个苹果、2个梨、1根香蕉和半个西瓜。师:你们都是把它们怎么分的?生:平均分。师:“半边西瓜”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生:不能)可以怎样表示?生:12。(师写12,生齐读。)师:谁知道12是什么数?(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12。师:请大家从小组长那里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把它折成两份,并在折痕处画上横线…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案例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整理与练习》第5题:花果林场有桃园3/8公顷,占果园总面积的1/4,果园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第5题要求果园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举手踊跃。)生:设果园的总面积为x公顷。1/4x=3/8 x=3/2师:同她解法一样的同学有哪些?(大约有5、6人举手)  相似文献   

13.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养成预习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1.课前读课本。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本了解主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了解本课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发展。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踊跃发言,汇报预习情况,教师据此整理成提纲,出示在小黑板上。(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2)为什么要通分?(3)怎样通分母?(4)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5)异…  相似文献   

15.
一、引导自学,抓住要点 教师在布置自学前,可提供学习例话的思考题,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这篇例话的重点,可以设计问题:(1)什么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怎样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3)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6.
<正> 1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选修3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归纳成6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2)什么是动物细胞培养?(3)怎样进行动物细胞培养?(4)动物也能够克隆吗?(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怎样进行的?(6)动物细胞培养与核移植有哪些应用?第3个和第5个问题是本节的重点。本节旨在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师》2021,(1):87-87
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样的计算类单元复习往往比较枯燥,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复习?有哪些注意事项?(微信网友)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复习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法则。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包括加减法的法则,并结合实例让学生说说算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二、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引出新课。提问:(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它是如何推导的?这些知识与今天学的新知识有什么联系?我们能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第九册语文基础训练4的习作题是“写一件和同学或者亲戚、邻居之间发生过的值得回忆的事”。意图是突出本组训练重点项目,培养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能力。这次习作指导,我认为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一) 抓审题,确定条件。先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三层意思,然后提出问题:(1)这个题目是写人还是记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题目要记怎样的一件事?怎样的事才算是值得回忆的?(3)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应是哪些人参加的?可不可以光写自己或专写亲戚或邻居呢?(4)能不能把你和同学、亲戚和邻居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写在一起呢?(5)这个  相似文献   

20.
一、七嘴八舌 ,发现带分数加法法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加法 ,请问等于多少 ?(待学生回答后 ,再进一步追问 )如果把这两个分数分别带上整数部分2与1 ,那么又等于多少 ?怎么计算 ?请大家算算看。 (教师巡视3至4分钟后 ,指名回答 ,并将算式并列板书如下。 )师 :是的 ,两个带分数相加 ,可以运用这3种方法中的任意一个。不过 ,究竟哪一种方法好些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 ,有的说 (1)最好 ,最简单 ;有的说 (1)不好 ,如 ,用化小数来计算就不方便。 )师 :不错 ,(1)的方法的确不具有普遍性 ,那么 (2)和(3)的方法怎样呢 ?生 :(2)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