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搞好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参加工作多年来,主要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识字教学中的练习和巩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错字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这一方面的训练。在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根据汉字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较好地防止了一些熟字的回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再文 《云南教育》2001,(10):14-15
《小学语文教法研究》是一门研究小学语文教法规律的新兴学科,它具有整体性和探索性两大特点。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重点认识和研究小学语文教法改革的一些根本问题;获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大量知识和信息,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小学语文教法研究》的培训辅导,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教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短期培训 ?笔者结…  相似文献   

4.
陈洪秋 《辽宁教育》2006,(12):34-3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从理论上指出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的关系。根据新课程精神,语文教学开展课外延伸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 ,它必然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感悟、积累和运用规律新《课标》强调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既给学生指明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也给语文教师总结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途径。三者有一定的层次性 ,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感悟是基础 ,积累是条件 ,运用是目的。感悟 ,是指学生接触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这是由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决定的。感悟的学习 ,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 ,认为知识不是…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定义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展开语文教学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呢?不同看法见仁见智。我们认为,问题的出现。跟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的滥情和矫情,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教学的泛化。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与教学有重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先导性和启蒙性的特点,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分支。要想实施好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是首要任务。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教学原则,它是根据学科性质、教学目的和学习规律,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教学的基本法则。小学语文教学原则反映了语文本身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教师教学语文的规律。只有正确掌握反映以上规律的教学原则,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论教哪一部分内容,不论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或组织语文课外活动,都要认真地加以贯彻。所以掌握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上好语文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叶先维 《小学生》2011,(4):46-46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依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来进行。小语教学本身最具特征的规律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文新课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阅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否有效是本阶段语文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于是,怎样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及其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何拓宽学生的识字量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语言中的信息差是普遍存在的,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语言信息差的概念及相关基本问题,科学调控信息差,对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语文教学语言信息差的基本类型、形成原因、调控方法三方面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获得最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以浙教版四年级《笋芽儿》一课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后.我国正展开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活动。如何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呢?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语文教学历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有许多已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理.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它们。如果我们能在继承我国优良的语文教学传统中去求发展.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坚持语文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求创新,我们就会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迈出稳健的步伐。就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学思想贯穿环保意识 语文知识本身是科学的,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离不开科学思想,语文教学过程更包含了许多的环保因素,包括课文内容、教学手段、学习策略等。都具有环保的理念、规律、法则和环保知识介绍,只不过是人们平时认识一般化,没有把它提高到环保教育的高度而已,或者是环保渗透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为小语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到语文阅读教学可分六步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又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组成。《课标》指出:阅读科学是学牛、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总目标为五个方面:积岽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探求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的识字教学途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语文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职高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大纲》的要求差距很大,远远滞后于社会对职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是职业高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提高教学质量又是职…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思路 吃透《教学大纲》精神,了解省《调整意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建议 (一)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准则,纲举才能目张。要吃透教学大纲精神,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