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处于社会的不同层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阶级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理论诉求。社会转型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分离及相关理论的缺失,和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下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执政能力包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必然要求我们党把意识形态建设的触角深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当前,西方资产阶级"和平演变"阴谋、"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网络传播带来的复杂环境、物化及消费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都影响了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因此,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时刻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要在理论、政策、实践、方法、主体层面加强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场域.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日常生活化,才能不断增强大众的认同度.但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领域,而忽视日常生活领域的现象,致使出现“官热民冷”的现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需要融入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容易被人民大众认知、认同并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教育问题是当下时代的使命,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突出问题的回应。生活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使认同力量来自价值系统的理性说服力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融构力,核心价值观容易走进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可和支持。本文以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为途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教学模式路径,研究注重隐秘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认同方式,积极探索日常生活化的综合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生照 《教师》2016,(5):23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日常数学知识学习中,会产生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能力。本文主要从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这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实施思路就是要启发小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内容用于处理日常生活问题,通过联想生活化的情境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小学生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信息技术水准。目前针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各个授课环节都要融入生活化的内涵,全面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杨雪 《时代教育》2014,(12):296-297
幼儿的科学就在身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就是可供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兴趣点来充分挖掘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探索活动资源环境、多形式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等途径来开发与利用这些生活化的资源,实践生活化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教育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是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论依据。价值观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是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现实需要。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加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践行价值准则,这是价值观培育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三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造成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地流动。许多学龄儿童随着父母天南地北的跑,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的孩子只能在家留守。由于这几年国家以及各省市对外来人口子女人学问题的关注,大量留守孩子也渐渐随着父母外出;  相似文献   

12.
借鉴西方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分析了消费主义对我国日常生活的影响,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批判,探索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建构路径,将理论关切转化为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关怀,以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消费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对于苏联国家和社会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在苏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在这一体系之中,书报检查乃是最重要的核心机制,在意识形态控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书报检查的严酷程度可以说是与意识形态控制相对应的,研究书报检查制度不仅能令人们了解在出版和其他媒体行业中书报检查具体如何施行,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控制问题更加清楚明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学界对于苏联书报检查制度相关内容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体系,高校加强构建意识形态教育体系意义重大。面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文章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辨识力和抵制力;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教育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为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高校师生;增强阵地意识,不断提高传媒多元化语境下宣传舆论的主导能力;加强传播主体的示范性建设,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等六个方面就加强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思想根基,意识形态与文化是并融共生、密切联系的。在当今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软实力竞技时代,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趋密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新时期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领域问题凸显,文化软实力明显处于弱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如何从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如何通过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统治阶级的统治性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对马尔库塞而言,意识形态就是技术理性,技术在当代工业社会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充当着新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和辩护功能、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马尔库塞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的最高诉求是解放爱欲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特拉西创立以来就争议不断,一直是西方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辩论的焦点。对西方学术界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近几十年关于意识形态社会功能、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的终结、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等问题进行梳理,强调全面、辩证认识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批判“意识形态中心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探讨了中国画蕴含的独特"思政元素"和中国画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的不足,并提出中国画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以期鼓励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中国画课程教学中"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高度敏感的理论课题 ,意识形态往往与“左”的或右的错误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导向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成就十分突出。他试图建立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重新赋予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当代价值。本文从文学和美学两个范畴分析伊格尔顿文艺理论中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