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报纸,天下之公器也。”对于中国近代报人的这一著名论断,我们曾经历过对此大动干戈的年代。既然曾把报纸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那么,报纸是“天下之公器”便大逆不道,真正是所谓“全民国家”、“全民党”的“修正主义谬论”的真实注脚。然而,当历史终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时,我们不能不对把报纸视为“天下之公器”,产生一种敬仰之情。因为,正是这种认识,使我们体味到了其中蕴含着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良知。很明显,把报纸视为“天下之公器”与把报纸当作谋私的工具,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泾渭分明的。“有偿新闻”不属于正直的报人,更不属于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者。“有偿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社会公器”、“社会良心”,必然承担着监督环境、协调社会的重要职能。但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种被人  相似文献   

3.
百度近日成为众矢之的,被指通过人为干预搜索结果,制造虚假排名,成为它赢利的主要模式;更进一步的增值服务则有屏蔽关键词、删除负面新闻等.大家都对这种做法感到愤恨,但是,在由此而引出的一个概念上产生了分歧:百度到底是不是社会公器?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5):14-17
不同研究者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从媒体归属上认为媒体不是社会公器,另一类从媒体功能上认为媒体是社会公器。这两类观点分属不同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不具有比较性。西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知识基础是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本文认为媒体归属的不同并不影响媒体功能的实现,不同属性的媒体均可能发挥服务公众的作用,从而扮演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种新闻制度,媒体普遍被视为一种公共事业,为公众所掌握,为公共利益服务,起到"社会公器"的作用.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媒介应该成为社会公器,为公众利益服务.然而,在我国当今社会形势下,我国的媒介能不能成为社会公器?应该成为怎么样的社会公器?  相似文献   

6.
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百度上以“央视曝光百度”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对百度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和言辞激烈的网友评论。对百度而言,听任“与己不利”的讯息在自家领地上加速蔓延,其间的尴尬和无奈可想而知。试图努力表明一种开放心态的百度所面对的拷问恰恰是:百度竞价排名是否有违网络开放的主旨和技术客观的原则。百度竞价排名引发的争议,将“信息开放”与“议程设置”这一矛盾推向了备受关注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百度上以“央视曝光百度”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对百度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和言辞激烈的网友评论。对百度而言,听任“与己不利”的讯息在自家领地上加速蔓延,其间的尴尬和无奈可想而知。试图努力表明一种开放心态的百度所面对的拷问恰恰是:百度竞价排名是否有违网络开放的圭旨和技术客观的原则。百度竞价排名引发的争议,将“信息开放”与“议程设置”这一矛盾推向了备受关注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
胡瑛 《新闻前哨》2009,(2):87-88
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百度上以“央视曝光百度”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对百度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和言辞激烈的网友评论。对百度而言,听任“与己不利”的讯息在自家领地上加速蔓延,其间的尴尬和无奈可想而知。试图努力表明一种开放心态的百度所面对的拷问恰恰是:百度竞价排名是否有违网络开放的圭旨和技术客观的原则。百度竞价排名引发的争议.将“信息开放”与“议程设置”这一矛盾推向了备受关注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0.
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高级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9日到20日在古城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农村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议题,当今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社会公器”的职能,为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执著     
最近在报章杂志上经常看到把“执著”一词误为“执着”。思之良久,为防止以讹传讹,我认为有必要区分一下。“执著”为佛家语,它的来历是这样的:佛教有两个派别。一派为“大乘”,另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新闻媒体监督和导向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怎样才能更好的传达社情民意,服务社会大众呢?我认为,注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修养是关键。一、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者运用实践能力和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发现、甄别和获取客观世界存在的新闻信息资源的过程,就是新闻信息资源的采集。它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笔者认为,采集过程中所运用的新闻价值判断指标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而“新”又可以分解为时  相似文献   

14.
公器如衡     
读徐铸成、赵超构等老一辈新向工作者的文章,常常可见他们以“公器”喻新闻。公器,顾名思义,大众之工具也。这同我们今日提出的新闻是党、政府和人民大众的耳目、喉舌,是大众之舆论工具,“精神”上是一致的。新闻是用来传布消息的,传布的消息是作用于读者大众的,这种消息,当然要出以公心,要公正公平,否则,它和旧时街头问巷之“包打听”、“长舌妇”之叽叽喳喳何异,它与无耻小人的飞短流长、捕风捉影乃至信口雌黄、无中生有何异?然新闻既为社会一部分,且又居住赫赫(耳目、喉舌这还了得!),便同社会上各种情事一样,有优劣高…  相似文献   

15.
私企业主说:宁要腐败,不要官僚。为什么? 安徽省法学会秘书长俞秀国将肖作新一案,引申为中国私企业主的“政治经济学情结”。 俞常在基层走动。他说:“在不少私企业主的办公室,乃至自家客厅卧室,都能看到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官员的合影。倘若偶遇高官,私企业主往往不惜代价,换取一张合影。”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由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引发了网民的质疑,天涯社区、百度等帖吧一时帖子满天飞,“挺虎派”和“打虎派”展开激战,双方甚至开始彼此的人身攻击和谩骂,网友、专家、官员也都纷纷加入其中。华南虎是否存在的争论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们看到的一场网络上的闹剧。许多狂热网民认为周正龙造假,并对其进行辱骂,其行为已经超越了理洼和民主的精神,显示了一种以群体力量压制个体的“网络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17.
郑美娟 《东南传播》2010,(11):71-73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毋庸置疑,媒介在传递信息、沟通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媒介本身的角色的定位凸显其价值。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程中,媒介的社会角色在渐变中转化。它从工具向公器的趋势嬗变着,试图在新闻自由充分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器”的角色使命。当前在反映与引导舆论的前提下,媒介在日渐趋入“社会公器”的角色扮演,并逐渐完善阶段,并在这个渐变过程中不断充实角色意识,这对于当今的信息社会——自由而开放的畅所欲言的时代,无疑起了推进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然声 《记者摇篮》2004,(4):21-22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新闻舆论是“公共文明之利器“.媒体的社会角色是大众传播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处理社会纠纷、解决社会矛盾的裁决功能.但作为社会公器.它是社会监督有效存在的一种有效形式.有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功能。而公民的知情权是受到宪法保护的。因此.正确处理“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依法行事、客观报道.是新  相似文献   

19.
人常说:"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新闻工作者身上尤为贴切,因为新闻工作者的人生态度、思想境界、政治党性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文者,天下之公器也,非慷慨磊落之士不可为之。”所以在写好文章之前,先做一名慷慨磊落之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尚杰 《网络传播》2010,(9):90-91
“‘百度’绝不挣在‘百度’上搜索信息的‘消费者’一分钱,它赢得的是名气和声望,而后者拥有无形的、潜任的巨大财富潜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这种免费,是网络时代最好的‘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