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如何确定初中区域地理核心概念林月影(以下简称"林"):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一般性的地理概念,地理核心概念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它们支撑起整个地理学科的基本框架,是学生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进行判断推理、演绎分析、综合应用、正确描述的基础,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孙文革(以下简称"孙"):对于考试而言,理解地理核心概念是读懂题目的必要条件。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看,学生有一部分失分是由于看不懂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2.
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概念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它可以根据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念,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概念地图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林霞 《地理教育》2014,(Z1):67-68
正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  相似文献   

4.
地理课的知识面广量大,天南地北都要涉及。小学地理挂图和地图册表示的内容比较多,使用不够灵活,不能产生直观的表象,特别是不能突出重点,因此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利用幻灯模象进行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纵观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有刊于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中学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基本成因等,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首先是形成概念,而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一、读图分析,列表比较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课本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是分析课本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的重要方法。读懂课本插图内容,并将两者的图形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区别极易混淆之处,以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如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  相似文献   

6.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地理概念的定义和分类1.地理概念的定义。地理概念是把许多地理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而成的,因而反映的是同类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人们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河流,有宽的,有窄的,有长的,有短的,有清澈的,有混沌的,有流入大海的,有中途消失的……。将各种河流的共同特征概括出来,就是河流的本质属性。同一个概念可由不同的词来表示,而同一个词也可表示不同的概念。如“河流”这一地理概念,在中国也有称为江、河、川、涧、溪、水等。2.地理概念的分类。地理概念按其外延范围可分为单独地理概念和普通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8.
谈地理概念教学合肥二中刘纯翠地理概急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另析综自租抽象概括而认识真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急,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为了加强地理概急教学。我认为必须...  相似文献   

9.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通常会因解释肤浅而导致学生认识上的模糊。适当运用类比法,可使学生学会由熟知事物去认识未知事物,用具体事物去理解抽象概念,达到形象、直观、易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郝晓霞 《地理教育》2012,(Z1):108-109
面对地理新课程形势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现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是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的关键。一、自主建构"心理地图",形成空间思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能把文字难以清楚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抽象的地理概念及原理。除教会学生看图,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画图、描图的习惯,如描画重要的经纬线、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图片以其特有的符号手段综合、形象、直观地记录和传输大量地理信息而成为了地理事物与人的认知活动之间的第二语言。它能使学生形成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析图能力也就成了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富学科特色的内容。景观图是众多地理图片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或景象,与其他图片相比,更加直观、形象、感性,表现的事物特征更加突出和鲜明。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教材中常常运用大量的图表来表达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地理高考中要求学生能判读地图比例尺和地形剖面图、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等,对学生的地图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具有语言和文字无法代替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用好地图来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地理兼跨文理学科,地理中的“地”——如地理事物、名称、景观、数据等包罗万象,地理中的“理”——如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规律等复杂抽象。地理教学由于受学生认知基础的限制.许多问题往往不作深入探究.而学生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更是找不到学习地理的突破口。因此。地理教学必须要注重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了解地理,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  相似文献   

15.
地理兼跨文理学科,地理中的"地"——如地理事物、名称、景观、数据等包罗万象,地理中的"理"——如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规律等复杂抽象。地理教学由于受学生认知基础的限制,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地理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部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综观湘教版的地理教材,不难发现与以往教材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许多"活动",它更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索、求证、总结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时会碰到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和知识,自制地理教具和学具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教师自制教具是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自制地理教具和学具的应用对地理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蔡晓莉 《广西教育》2014,(9):122-122
对地理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叫做地理概念。初中地理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非常多,这些地理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将地理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是教学的难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地理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知识,它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的地理事实的一般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实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地理概念是构成地理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20.
高考中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是高频考点,依据《2013年考试大纲说明》,该专题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纲要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在通用语言基础上,能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