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但他们又难免会犯错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如果严厉批评与指责,不仅会拉远与孩子间的距离,更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选用怎样的批评方式十分值得老师思考。主要围绕"绿色批评"的含义、"绿色批评"的魅力、如何在平时教育中开展"绿色批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给孩子一个更完美的童年,让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相信不少老师都遇到过不听话的"皮"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他们的"错误"、面对他们小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应该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创造机会,展现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活得更精彩,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重要性,不亚于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育儿本身,就是我们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的一场旅行。育儿,更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走出钢筋水泥的都市和心灵,与自然重归于好。有个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他就成了它,那东西在后来的某一天、某几年或岁月流转中,又成了他的一部分。早先见到的丁香花成了这孩子的一部分,还有羊、红红白白的牵牛花,红红白白的三叶草,还有那鹟鸟的歌声,还有那三月的羔羊、粉红的猪仔、驴崽和牛犊都变成了他。  相似文献   

5.
事实和理论都说明,"聪明的孩子"更容易孤独,更需要关爱。作为师长,对"聪明的孩子"不能故意忽略或刻意回避他们心智发育不平衡的事实,不能只扬其"长"而不补其"短",不能只问他们飞得高不高,而不问他们飞得累不累。当务之急,便是让这些孩子走出大人们刻意营造的封闭孤独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知道生命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外优秀教师,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他们的职业幸福是从学生中获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教师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不要武断。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里,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时候"好"学生比"坏"学生更难处理。针对这种现象,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自己管理有缺陷的好学生的管理机制。首先是找准学生的缺点,对症下药,其次是打开心结,放飞心灵,再次是实时浇水掐叶,让孩子放慢前行速度。一切方法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也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在农村老家没有上过一堂正规的音乐课,大部分学生甚至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都不会唱,更别说认识五线谱和表现音乐了。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音乐老师来说,让美妙的音乐走进农民工孩子的心灵,培养他们音乐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心灵,如初绽的花儿,纯洁、稚嫩,经不起狂风暴雨。然而,有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经济问题……这些都会强烈地刺激幼儿稚嫩的心灵,甚至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该如何为他们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困难,增强抵御"风雨"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父母因离异或一方遭受不幸去世的孩子就成了单亲的孩子。无论孩子跟谁一起生活,都将失去完整的爱。这种爱常常营养不良甚至畸形:或不闻不问放任自由,或集宠一身过度溺爱,或要求严厉期望过高……致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偏差。怎样管理好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本期的“单亲孩子管理”专题,也许会给你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真正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凡教师缺乏爱,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一定是不完美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课余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会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一起参加他们的游戏或  相似文献   

14.
朱晓玲 《考试周刊》2013,(56):188-188
<正>一家长将孩子送来幼儿园,除了希望他们能在学业上有所发展外,更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一颗善良、健康的心灵,拥有一个纯真、美好的童年。因此,家长们都特别积极地与老师沟通,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双方都特别注意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行为一致性问题。针对家长提出的孩子同一行为在家的"差表现"与在园的"优表现"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一)环境变化使行为准则成为突出认知而产生的行为差异。幼儿园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有它自成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特有的。这些规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学习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孩子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有可持续向上和向善的欲望和能力。为此,我总觉得在课堂上,不仅要用数学的真谛来点亮孩子的心灵,用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更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塑造他们!可谁都知道,在孩  相似文献   

16.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为人师时,我们或曾在誓词中说:"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慰藉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引智者,是引导学生心智日趋完善的人生导师。古语也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解决心中的诸多疑惑,做孩子的心灵煲汤师,对于"特异学生"尤要如此。为何要称"特异学生"呢?当代"90后"、"95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往往是自我、叛逆、个性、非主流、不独立……他们个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也许他们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但仍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教师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没有渲染,没有夸饰,更没有拔高,因为我们都知道感动我们的是真实,而不是带着光环的虚伪。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接近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让"真爱"贯穿整个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抓住社会生活事件和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帮助孩子走向"大社会",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感悟体验人间的真情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