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和被认同,于是,就有一些学生,为了引起老师或是某一类人的关注,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偷窃行为。他拿同学的东西,就是想通过偷拿东西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或者是获得一种象征性的满足:你们不能不理我!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2012,(21):25-28
心语故事在军训基地,一年级的军训班长和自己班同学发生了肢体冲突。班主任老师和教导主任正在处理这件事情。作为心理咨询老师,我要与其中一个被打的学生——小李进行沟通。教导主任当着涉事同学的面说明了问题、宣读了处分决定之后,我才见到了小李。在几个被打的同学中间,他是看上去最害怕的一个,从他的脸上能明显看到不安的神情。这一点和班主任老师反映的情况一样——这个孩子在班上有点闷,不爱说话,比较胆小,总想  相似文献   

3.
王玉河 《班主任》2005,(9):39-39
最近,一位小学生讲述了一件事情:数学老师在一次练习中,把班内部分同学原本做对了的一道题判错了.同学提出来,这位老师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我是老师,老师能错吗?"一个同学认死理,据理力争.老师大怒,将这位学生猪爹狗娘地数落了一痛.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充满爱,是每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品格。然而,我们在强调爱的时候,不要忘记“尊重”这两个字,因为尊重是爱的基础,甚至比爱更重要。那天,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老师在提问学生时,一名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的时候却答不上来,引起班内的同学窃笑不已。  相似文献   

5.
高二重点班一名男生被老师和同学怀疑为"多动症",被班主任带到心理咨询室。班主任介绍说,该生上课时常乱翻东西,不断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和同学都挺讨厌他的,怀疑他得了"多动症"。该男生却申辩说:"老师,我没有病,就是闲得慌。一节课老师就讲这么点东西,我一听就会,甚至不用他讲,我就都会了。  相似文献   

6.
班级的故事     
每次走进班里时,总有几个学生向我报告班级又发生了什么事,有些事还挺有意思。时间长了,我发现那些让我不太留意的事,有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因为它往往反映了一些学生的习惯、心理和个性。于是,我决定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事情。 我买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请书法好的老师在上面写上“班级的故事”几个字。我挑选了10名作文好的同学,成立了一个班级故事编辑部,此举赢得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个个不经意的故事,被小编辑们用独特的视角发现并记录下来。隔段时间,我就拿出来在班里读一…  相似文献   

7.
<正>于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现在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周五晚上8点多,我收到学生C的电子邮件,邮件里学生C隐去了姓名,他告诉我:班上的同学A和B不止一次到学校附近某某小超市偷拿吃的东西,他觉得这两位同学的行为非常不妥当。他也是在内心挣扎许久后,才决定把事情说出来,他希望我能阻止A和B的偷窃行为。看完邮件,我立刻意识到了问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月考已经过去了,试卷陆续发到了学生们的手中。对分数一向比较重视的学生们各自都在暗地里紧张地进行着计算。考试结果出来了:叶凡同学四科总分成绩全班第一名。这对于屡次想夺冠的他来说可比过节都高兴啊。我也为他能取得好成绩而感到高兴。可事情并没有因他的成功而圆满结束,接踵而来的是他可怕的骄傲。据我观察和科任老师的反映,叶凡同学最近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很好,上课时故作聪明:要么在做自己的作业,要么故意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辩一些不容争辩的事实。我想,他一定是被这次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啊!学生毕竟是…  相似文献   

9.
“老师,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刘小天(化名)站在我办公桌边,一脸无辜失措的样子! 刘小天是我们初一(9)班的一名学生。开学还不到半个月,就有很多老师和同学不断向我反映他上课乱说乱动,打断老师讲课的事情了。这不,今天体育课刚刚结束,他们组的其他五位组员又来向我诉苦了:老师,刘小天上课不服从老师的安排做操,别的同学做操,他还在旁边嘲笑。我们联名要把刘小天开除本组!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前,刚转来的同学马伟强找到我,谈及班内同学不欢迎他.我的第一反应是:班内同学存在排斥心理.于是就告诉他:班内同学的做法肯定不对.  相似文献   

11.
走近权利     
最近,我看到某中学一位同学写给《广东第二课堂》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的同学徐某因两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罚扫地,但徐某没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动手推徐某,还踢了他一脚,最后又以“明天你不用来上课”向徐某下了“逐客令”。第二天,徐某真的没回校上课了。老师可以随意体罚、驱逐学生吗?徐某拒绝罚被扫地,不理会老师的教训的做法正确吗?各方声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及家长。“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吗?”初二学生李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同学的体罚会多一些。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家。老师是家长,对孩子严厉但不乏疼爱。初三学生陈某: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的,反正就是要听老师的话。现在接触的东西多了,才懂得自己也有权利。初三学生王某:从小爸妈就教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我们总觉得老师是对的,所以对罚站、罚扫地、罚抄书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如果你遇到跟徐某一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会跟老师正面理论吗?”初二学生赵某:我不会。但我也不会把老师‘明天你不用来上课’这句话当真。初二学生王某:我也不会。但我很讨厌和害怕这样的老师。初三学生黎某:如果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12.
彭荣 《班主任》2008,(12):24-24
今年我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刚接这个班,别的老师就私下告诉我张鹏(化名)是个“自私大王”。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我对张鹏就多了一些特别关注: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张鹏学习很用功.成绩很好,经常深钻难题,但也的确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很自私,从来不让别的同学碰他的东西;别人问他题,他从不热心讲解,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渗透责任感"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十来岁的男孩子,安然自得地坐在座位上,而他年老体弱的奶奶却站在一边,手里还拎着装东西的包,身子不免颤颤巍巍的。"老师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道:"你太没礼貌了,应该让老奶奶坐……"对同学的发言,我有意识地说道:"面对这样的事情,你应该怎样去做呀!"有的同学又纷纷举手说道:"我应该拿重的东西,并且让奶奶坐着……"面对同学的发言,我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4.
一次期末考试,我发现一位同学头向后倒歪斜,显然,他想看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位同学是班干部,是任课老师反映挺好的一个学生,未想竟然作弊。作为班主任,我甭说多气愤了!我向他走过去,准备没收试卷,公开“亮相”。但就在一两秒钟之内,我又忽然冷静下来,特别去看到他那张因恐怖而变得热白的脸,我又向他看了一眼,就转回了身子。当天晚上,这位同学到了我家,沉痛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己虚荣心作怪,怕考不上好名次丢脸,才干了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的事情。他表示一定悔改,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件事使我感触颇深。学生有着强烈的上…  相似文献   

15.
开学才一星期,班里便一连发生了几起失窃事件,而这几起事件似乎都跟去年曾偷窃过老师和学生东西的小A有关。据办公室里的同事讲,这个学生比较顽固,去年上半年拿了办公室里很多老师的东西,班内的偷窃行为也都是他所为。后来被老师发现后,他怎么也不肯承认,还是好几位老师共同合作,对他威逼利诱他才不得不拿出所盗之物。难道时过半年,他又故伎重演了?很有可能!不是有可能,种种迹象表明肯定是他!已“金盆洗手”近一学期的他最终还是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重蹈覆辙了!看来,一个人要彻底改好还真难呀!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审问他“。小B被老师没收去…  相似文献   

16.
钱亚丽 《班主任》2014,(11):61-62
进入五年级后,我发现内向、文静的李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时,经常在下面搞小动作,影响邻桌同学听课,老师批评他就跟老师顶嘴。下课时,他常跟邻班一些学习差的同学一起打闹,有好几次放学回家不走校门而是翻墙。放学回家的路上,不跟本班路队走,而是跟一些行为不良的学生打打闹闹,或欺负其他同学,抢低年级同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郑皓亮 《现代教学》2014,(6X):71-71
<正>高一学生小林在家里是个被宠坏的"小皇帝",但是在学校,他的表现却又可圈可点:作业认真,做操到位;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在各种节日来临,小林都会群发祝福短信,但他也很在意同学是否回复。有的同学回了,他就很高兴,觉得沟通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有的同学没有回复,他就会很伤心,觉得自己付出了真心怎么就无法得到同样的回报呢?为此,他感到郁闷,于是找到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安慰了他,也作出了一些解释,事情慢慢也  相似文献   

18.
晓峰同学是从外校转入我班的一名新生,在来三中之前我就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和原来学校的老师闹得很僵。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能教育得了他吗?对此我没有信心。爱人却鼓励我从心开始,没有什么不行的,带着爱人的鼓励我接收了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我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向原班主任王老师了解班级情况时,王老师给我谈及了班内的小高同学,说他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孩子,只要他能坐在课堂上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期望他能有什么转变。去年冬天为一个水仙球把同学大骂一通,简直就是一“班霸”。  相似文献   

20.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讲了三个有关真话的故事:一个是他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带去参观一个苦难展,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大哭,有很多同学都是在装哭,但有位同学没有装.他和一些同学告发了那位同学,致使那位同学被学校处分.多年后,莫言感到很对不住那位同学.第二个故事是他在部队工作时,一位老长官来他办公室,自语道:"噢,没有人."莫言站起来高声道:"难道我不是人吗?"弄得那位老长官尴尬离去.对此莫言很得意,以为自己是斗士.但多年后,他深感内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